董永彬
摘 要 情景教學法也稱視聽法,是20世紀初從英國發展起來的。情景教學法認為“語言結構”和使用語言的“時空情景”有密切的關聯性,具體的語言都是在一定的情景下使用的,離開了一定的情景,人們便無法理解和表達語言。
關鍵詞 小學英語 情境教學 探索 研究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21-0033-02
對于把英語當作第二語言學習的中國學生來說,要培養用英語交流信息的能力,主要問題是缺乏語言環境,加之教學方法和手段的落后,許多學生感到英語學習枯燥無味,從而失去興趣,產生畏難情緒,導致整體英語水平不高。這種情況在我校同樣存在。我校是農村小學,大部分學生來自農民家庭,所以在自身語言素質和家庭英語氛圍方面都與城區的學生有很大的距離。為解決這一問題,為學生創設情景,讓學生身臨其境,在情景學習中鍛煉運用英語的能力,提高口語交際能力及英語語言綜合運用能力就顯得至關重要了。
情景教學法在小學英語課堂中的運用,指的是教師在英語課堂中,根據教材,用語言、教具及各種教輔設備,創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具體的場景(concrete settings),為學生營造一個融視、聽、說于一體的語言環境,使學生身臨其境,調動他們的非智力因素,從而引導學生從整體上理解和運用語言的一種教學方法。它充分體現語言的實踐性和交際性,使學生能夠“學以致用”,同時有利于語言的記憶和鞏固。
那怎樣使情景教學法在教學中產生更好的效果呢,我做了如下思考。
一、從小學生的心理特征考慮
小學生聽覺靈敏,善于模仿,具體形象思維好,活潑、好動,有意注意持續的時間較短,在課堂教學中,如以傳統的單一的教學模式教學,就不能很好地根據學生的心理特征發揮作用。重情趣是情境教學法的一大特點,在課堂教學中借助各種方式創設各種情境,使教學內容形象、具體、生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心理學家皮亞杰說過:“一切有效的工作必須以某些興趣為先決條件?!睂W生對學習產生了興趣,就會主動地去學習,情感上愿意交流,愿意表達,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氣氛中進行綜合語言訓練,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從教材的編排上考慮
人教版小學英語教材均采用了結構與功能相結合的體系,以結構為主體,輔以情景,將交際功能的訓練貫穿始終。教材內容的選擇符合小學生日常生活和學習的交際情景,如公園、學校、商店等。語言教材也較多地采用日常用語,如問候、道謝等。那么我們就應該依據于此讓學生更多的在真實的語言環境中學習英語,既有利于提高他們的語言知識水平,又有利于培養他們運用語言的能力和交際能力。
三、從英語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上考慮
英語課程改革的重點是要改變英語課程過分重視語法和詞匯知識的講解與傳授,忽視對學生實際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的傾向,強調課程從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出發,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和任務型的教學途徑,發展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使語言學習的過程成為學生形成積極的情感態度、主動思維和大膽實踐,提高跨文化意識和形成自己學習能力的過程。在英語教學的課堂上,著重讓學生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來獲取和領悟英語,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聽、說、讀、寫技能,形成一定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培養學生的觀察、記憶、思維、想象能力和創新精神。
經過以上考慮,我大膽探索實踐:
首先我積極創設語言環境,讓學生身臨其境,激起用英語表達的欲望,達到交際目的。我校大部分學生來自農民家庭,針對這種即使學生學會了英語語言知識,卻不會在實際生活中運用的情況我更多的為學生創設生動逼真的交際情景,讓學生走進具有濃濃生活氣息的情境中,并在輕松的氛圍中習得英語。讓學生產生強烈的交際興趣,萌動想說的欲望,產生敢說的膽量,達到會說的目的。
其次,我讓學生獲得很多感性材料,把知識與生活聯系起來。教材對于學生來說,是一個未知的領域。情境教學法通過再現教材內容的相關情境,作用于學生的感官,強化了感受,縮短了教材與學生之間的心理距離使他們對教材由“近”感到“真”,由“真”感到“親”,從而引起共鳴。
還有,我努力調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在語言學習中,興趣、注意力、心理因素等非智力因素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非智力因素是語言學習者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不可缺少的補充,在某些學生中,甚至起著決定作用。教師在教學中應充分調動學生潛在的非智力因素。情景教學正是運用了將視、聽、說融為一體的這一手段,充分利用學生在學習中的這些非智力因素,把學生注意力、興趣引導到學習對象上,進而使學生對學習對象感興趣,并獲得深刻、完整的理解,易于鞏固。
再來就是要有效激發、保持、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的參與教學活動,提高教學質量。要大面積提高英語教學質量,就必須善于運用多種形式、多種媒體為學生的英語實踐創設良好的語言環境和教學情境。創設教學情境的目的在于通過引起學生的驚奇、困惑等心理狀態促進學生積極思考,通過研究學生的學習心理,通過對學生學情恰如其分的全面把握,再創設的教學情景就符合 了學生認知發展規律,促使學生參與到了教學活動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