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瑤 黃瑞 張博
摘 要 隨著近年來新媒體的更新發展,自媒體的應用越來越廣泛,自媒體本身的性質使得其作者的權益更易被侵犯。本文通過文獻研究和實際調查并借鑒我國既有研究成果,對保護網絡自媒體中著作權利的保護提出了可行性措施。建議通過完善立法和設立相應行政機構建立著作權保護體系、健全自媒體平臺的權限設置、著作權人以及民眾提高著作權保護意識等系列綜合方案,達到保護網絡自媒體中著作權的保護目的。網絡自媒體的健康運營,尤其需要多方共同參與,明確責任構成,嚴厲而可持續地打擊侵犯著作權問題,以期長期維護著作權人的合法權益。
關鍵詞 自媒體 著作權 保護 侵權責任 認定
作者簡介:馬瑤,哈爾濱工程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法學專業2015級本科生,研究方向:知識產權;黃瑞,哈爾濱工程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法學專業2014級本科生,研究方向:知識產權;張博,哈爾濱工程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法學專業2014級本科生,研究方向:法學理論。
中圖分類號:D923.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04.339
隨著科技的發展,近年來媒體也在不斷更新發展,新媒體平臺的出現激發了自媒體的產生。自媒體是一種較為平民化、普通化的媒體形式,非專業媒體人士可以通過各種新媒體應用平臺上傳自己的言論看法從而成為媒體評論人,由于每個人的觀點都是獨一無二的,這樣就容易造成一些平臺的認證人員為了博得更大的流量而盜用媒體人們的觀點,一旦這種觀點被大量轉發評論并獲得流量和熱度,這些平臺就會獲得一定的收益,而這些收益都會歸屬于盜用平臺而非原作者。這樣原作者的合法權益就會遭受極大損害。其實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就會遇到關于維權的問題,這些問題在新媒體時代距離我們并不遙遠,相反,它就發生在我們身邊,許多人會在運用新媒體的過程中不經意侵犯他人權益,這已經成為一種普遍現象。在信息時代每個人都是新聞的傳播者,伴隨著網絡的迅速發展,傳統的著作權法已經不再適用于當今社會生活,很多媒體傳播人士的基本權利得不到有效保護,他們的言論和作品被他人肆意傳播以獲取不正當利益。盡管我國現在已經有相關的法律法規,但并不完善,很多時候并不能很好的保證著作人的權益,面對這些問題我國相關部門正在積極修訂法案,力求保證公民的合法著作權利。其次,在政府努力的同時我們的新一代媒體人也要學會拿起法律的武器進行自我維權,在網絡世界中合理合法的保護自己的應有權益。
在信息時代網絡占據人們的生活時間越來越長,由于每個網民對各種消息的理解程度不同,每個人的生長環境與觀念也不盡相同,相應就會出現不同的看法和評論,對同一件事情會出現不同的判斷,這些判斷往往會形成作者的獨特觀點,而自媒體平臺就是個人將自己的觀點發出的媒介。自媒體又區別于傳統主流媒體,它在信息時代產生,讓每一個民眾有機會向外界表達自己的觀點,他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想法和判斷在新媒體平臺上上傳自己對于某件事的看法,也可以在社交網站上發表自己的評論。彼此意見相同或相悖的人通過關鍵詞自動匯集在一起將評論和看法進行傳播。其實“自媒體”一詞與上個世紀“媒介即訊息”的理論相類似,大家通過各種社交活動將信息進行交流和傳遞,讓傳播的信息變得更有意義、有價值。當下這種自媒體形式為社會帶來極大變革,其中既有對社會主流價值觀的宣傳也存在一些值得我們注意的問題。
(一)自媒體的表現渠道
自媒體與傳統大眾媒體不同,它突出了“自”是個人媒體平臺。因此自媒體大部分是憑借新興的大型門戶網站和視頻網站進行傳播。這種門戶網站方便注冊賬號,可以讓人們自由發表各種言論,并對事件或他人言論進行轉發評價,我國自媒體多集中于博客、微博、微信公眾號平臺以及論壇和其他視頻網站中,它們可以迅速建立一個較大的信息網,讓用戶可以通過關鍵詞檢索查找自己感興趣的事件或者言論一致的人,或者無需關鍵詞,只需隨機瀏覽即可對某一件事進行判斷做出評論。這些個人門戶類網站也因此成為網絡自媒體的新興載體。
(二)門戶網站對自媒體的影響
傳統大眾媒體借助公眾平臺公開發表利于社會的觀點,但自媒體則是運用新興門戶網站發表個人看法,通過這些門戶網站可能會使輿論出現一面倒的情況,同時也將加強個人之間的聯系以及讓受眾之間更好的傳播各種消息。首先,這些網站媒體可以將不同人的觀點進行整合歸納,精準進行信息獲取,增加受眾評論和轉發,讓信息可以更加快速的進行傳播;其次,這種門戶網站能夠實現消息整合,根據公眾最近的評論以及關注的熱點問題進行推送,讓受眾樂于接受這些信息,從而進行新聞的傳播和傳遞,將信息推薦給其他人,讓感興趣的用戶可以按照消息熱度進行查看;最后,這種門戶網站的形式也使用戶之間的聯系更加緊密,受眾對于每個信息形成了固定的觀看群,這種現象在微博里叫做粉絲。自媒體擁有的粉絲數量越多便會越方便的將信息傳遞出去,甚至可以有更多的獲利,這群忠實的粉絲也是自媒體可以發展壯大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自媒體的特點
正是由于自媒體有區別于傳統媒體的特殊性質才會發展如此迅猛,他對傳統媒體來說也有極大的威脅,其主要原因是自媒體可以突破傳統媒體的形式,有更多的解讀方式,更加親近民眾,在公眾中不是高高在上的存在,而是可以讓大家共同參與進來。
1.自媒體具有多樣化的特點
自媒體從業人員與傳統媒體從業人員相比是非媒體專業人士,所以其涉及面更為廣泛。在不同知識領域的人進行媒體從業工作能夠從自己專業的角度對一個事件或者問題進行專業的解析,甚至有時候能比專業的媒體從業人員更加準確、清晰地分析一件事情的始末,更加透徹和完善的論證事件結果和影響,相較于專業媒體人士來講非專業人士有時可以利用更加專業的相關知識,在技術和學術方面進行論證,加深事件的真實性。
2.自媒體具有平民化的特點
由于自媒體的傳播者都是非專業的普通民眾,所以他們可以從自身角度出發,對某件事表達自己的看法。他們與專業人員相比功利性減少了,更加接近底層民眾的看法和觀點,可以更好的貼近現實生活的方方面面,但這樣也存在一些缺點,比如非專業傳媒群體往往會對一個事件產生偏見,即從自己的觀點出發,產生一些狹隘的觀點,甚至是一些對社會來說有害的問題進行評論,有時做出不符合社會的主流價值觀的評論,需要人們及時刪改。
3.自媒體具有普泛化的特點
自媒體的不專業性導致其從業人員都是非專業的普通民眾,這種媒體形式就注定讓其可以表達自我的聲音,并且與傳統專業媒體形成鮮明的對比。非專業甚至成為自媒體的一個特點,其可以在平臺上抒發自我觀點用以尋找共鳴,因此尋找自我的聲音越來越成為一種流行的趨勢,大家憑借著這種媒體形式在社會上尋找發聲的機會來表達自己的言論自由,并且在當下,這種“自由表達”形式的出現給越來越多人帶來了抒發心聲的機會,這種機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用來解決一些當下的社會問題,但不排除其有時也會造成矛盾和問題。
自媒體維權問題十分廣泛,主要原因是大家的維權意識還十分薄弱,對于著作權限方面的了解十分模糊,作者用自身腦力勞動創造出的智慧結晶被非筆者的人在筆者不知情的情況下發表并且謀取了利益所形成的一系列事件就侵犯了筆者和媒體人的權益。在自媒體傳播過程中國家立法對傳媒人言論的保護比較少,讓一些新媒體平臺鉆了空子,導致其作品在作者不知情的情況下進行傳播和擴散,違反了作者的權益,那么該如何解決筆者的這一系列的問題,就對國家和新媒體工作者都提出了要求。
(一)提高自媒體人員自我版權意識
現今大多數自媒體人士都是非專業人員,他們對于自己所享有的權利并不十分了解,也不能深刻的認識到著作權的重要性,因此在網絡這個十分龐大又復雜的環境中,自媒體人員最好在自己的作品下對原創作品進行集中標識,使經過同意的平臺才可以進行轉發和分享,而未經過作者認同的平臺自媒體人員就可以根據相關的法律法規對其違法行為進行整改和查抄。分享作品是好事,可以讓不同的人對知識進行集中的學習和分享,但是要通過正確的方式對知識進行吸收。所以自媒體人士要提高自己的維權意識,在網絡發展中養成維權的良好習慣,促進自媒體行業有序、良性發展。
(二)建立針對自媒體著作權限的一系列法律
由于我國已經進入了網絡時代,自媒體平臺不斷發展,甚至有泛濫傾向,越來越多的人進入到自媒體的圈子,但是又有很多運營商濫用自媒體來規避法律責任,所以法律更要增加對其的管束。相對于傳統的《著作權法》來說自媒體維權在其中并沒有細節上的明確規定,因此要想跟上時代的步伐就要不斷地對法律進行完善。對一些逃避法律的自媒體平臺也要進行及時整改,規避法律責任的態度是不可取的,要想對網絡環境進行凈化就要求法律及時進行完善。以上要求法律針對自媒體進行一系列立法完善,保障自媒體的發展,維護其發展空間,讓其有更好的發展環境。
(三)建立專門的行政機構對自媒體在網絡中的傳播機制進行保護
由于網絡發展中一些侵權事件屢屢發生,這些問題嚴重威脅到了著作權人的利益,著作權人想要依靠自己去維權得到的效果微乎甚微,所以在維權道路上也需要政府對其進行保障和維護。在處理這些糾紛上政府可以設立一個專門的機構對其進行負責,尤其是在當今網絡盛行的時代,這樣的案件數不勝數,所以政府要采取相對應的政策機制來保證筆者的利益,用相對高效、無害的方法解決這種特殊問題,在政府保障的范圍內盡量維護公共的利益。
(四)自媒體在平臺中對著作設置權限
網絡自媒體維權問題就存在于我們生活當中,但維權標準時常缺失,即侵權標準十分不明確,經常無法確定對于各個平臺的素材是否可以直接引用。所以自媒體要對自己的著作進行標注,尤其是在平臺上發表的時候最好在結尾贅述上自己的姓名并且注名“禁止轉載”字樣,以此來確立侵權標準,可以更加明確侵權行為及主體,更好的保護維權主體著作權利。
由此,建議我國出臺更加具有操作性的侵權責任認定制度。尤其對于侵犯自媒體著作權的行為,一經核實就要依法警示及至懲治,因為對于危害嚴重的自媒體平臺來說,復制發布別人的勞動成果還不給予支付稿酬,已經不同程度地侵犯了作者權益。同時建議國家對侵犯網絡自媒體著作權的行為,依法采取更加嚴厲的防控和綜合治理措施,以期激勵可持續的文化創新,強化數字時代普通公民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
參考文獻:
[1]李香慧.共享經濟條件下網絡自媒體著作權保護問題研究.廣西大學.2017.
[2]李月紅.自媒體著作權保護的困境與對策.出版發行研究.2015(10).
[3]王曉彤.自媒體當中的著作權保護探析.法制博覽.2015(26).
[4]虞佳臻.論自媒體著作權的保護.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17(3).
[5]梁詩偲.論自媒體環境下著作權保護.暨南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