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福才
摘要:高職院校創新創業工作是職業教育改革的重要內容。文章結合作者在進行創新創業項目實施過程的時候對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的現狀與問題進行了分析,并從課程體系、保障機制體系等方面,針對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人才培養體系的優化提出了系統的措施與建議總結。
Abstract: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reform.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status quo and problems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puts forward systematic 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personnel training system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from the aspects of curriculum system and guarantee mechanism system.
關鍵詞:高職院校;創新創業;現狀分析;問題研究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status analysis;problem research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8)30-0280-02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國辦發〔2015〕36號文件指出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是國家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促進經濟提質增效升級的迫切需要,是推進高等教育綜合改革、促進高校畢業生更高質量創業就業的重要舉措。
十九大報告提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而創新和教育是“新征程”上“重要和關鍵的組成部分”。明確將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和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作出了加快建設創新性國家的戰略部署。建設教育強國是中提出了完善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完善職業教育。其中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加強高職院校的創新創業教育,以適應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戰略部署的需要。學校制定了相對完整的創新創業能力培養計劃。同時采取了多種切實可行有效的舉措,積極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
高職院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主要目標不再是以解決學生的就業為目標,而是注重培養學生的高等技術的應用能力,注重學生的綜合知識的應用,提高高職學生畢業生的競爭力。
從“創新”來講,根據著名經濟學家約瑟夫·熊彼特的觀點,“創新就是生產要素的重新組合,將新機制引入生產體系,建立一種新的生產函數①”。站在“創業”角度,著名管理學家彼得·德魯克曾發表過如下言論,他認為創業是創造新的滿足、新的組織模式,創業是創造,而不是重復,其認為創業本質上是在與要在組織中建立新的生產函數②。”基于此我們發現創業與創新之間是不可分離的關系,兩者一脈相傳。創新創業教育的教育主體是“創新”和“創業”,然而,該教育并不是將創業和創新兩者相加那么簡單,它是在綜合分析上述兩者的基礎上,融合職業教育、素質教育等多種教育理念,合理提出全新教育理念,作為一種公共教育,其更加注重培養的通用性和基礎性。高校創新創業教育開展旨在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包括實踐能力的提升和思維方式的優化等方面,而不僅僅是技能的提升③。也就是說,作為一種新型的教育模式,創新創業教育的打破了傳統教育模式下的培養人才機制,其培養的是以自己崗位為依托,可實現崗位創新的“崗位創業者”,而不僅僅是自主創業者,創新創業教育是一種培養懂創新、能創新以及會創新的人才的教育。
與普通本科院校相比,高職院校尤其特殊性,其為社會培養的是一崗一才的專才,是應用型高技術技能型人才,高職創新創業教育具有創新性、實踐性、開放性、服務性等特點。
第一,創新性。高職是為了培養社會財富的直接創造者,隨著社會不斷的進步,為了能夠創造出更大的為區域經濟發展的價值,所以直接創造者要有創新性。所以在進行教育的同時,要注重教育的創新,這樣才能讓社會財富的直接創造者具有價值創新的思想。
第二,實踐性。高職院校是培養具有生產一線的高技術技能型人才,所以要求創新創業教育培養出來的人才具有實踐性,同時能夠將自己的創新思想轉化到實踐中去。
第三、開放性。創新創業教育既然是鼓勵學生創新可以創業,就要與行業對接,要不斷進行交流合作,要不斷強化開放教育的理念,促進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
第四,服務性。高職教育主要是為區域經濟發展服務的,創新創業教育要與區域經濟發展緊密聯系,我們的創新創業教育的發展可以減輕社會就業壓力。
2.1 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理念有些滯后
我國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發展滯后于本科院校,大多高職院校的學生對于創新創業教育還沒有一個清晰的概念,對于它的含義認識還不到位,導致創新創業教育理念滯后現狀的原因主要包括:一是很多學生認為盡管學校對創新創業教育給予了高度重視,但具體到開設的創新創業課程上還存在諸多亟待完善的地方,突出體現在對師生綜合素質的提升缺乏足夠重視,將教育的重點放在了理論知識的講授方面,創新創業相關的實踐活動舉辦較少,導致創新創業教育流于形式,無法真正發揮自身提升學生綜合能力的作用,使得其教育目的大打折扣;二是多數師生對于創新創業教育的概念和理念存在誤解,并未真正理解和掌握創新創業教育的含義和積極意義,簡單的認為創新創業教育就是教會學生如何“推翻傳統”或者如何創建“公司”,忽視了創新創業教育對人才的要求,本末倒置;三是部分人甚至認為創新創業教育存在的意義不大,認為創業活動只是在畢業后找不到工作的人才需要接受的教育,該觀點完全曲解了創新創業教育的理念。綜上所述我們發現,創新創業教育之路是一項任重而道遠的道路,當前社會對其的認可程度并不高,多數學生并不愿承擔風險,甚至不愿嘗試創業,社會上對具有創業想法的學生的支持和理解也不夠,尤其是家長對學生創業的想法多數持反對意見。
2.2 創新創業教育體系不完善
現階段高職院校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面向全校學生開設基礎課創新創業基礎,提供多個實踐課程供學生選擇一門必修,可供選擇的課程有創業投資項目分析、創業基礎、職業經理、創新創業實訓等實踐課程;二是面向全校學生開設通識選修課供學生選修,可供選修的課程主要有大學生創業基礎、創業精神與實踐、網絡課程創業理論與實踐、創新意識與創新思維等。針對工商管理學院學生,還可開設創業學雙語課程等。創新創業教育經過多年發展,相關課程的設置也得到了極大重視和豐富,但不可否認,在課程設置方面,創新創業教育仍存在極大的弊端,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截至目前,創新創業教育并未建立一套完善的教育教學體系,相關的規范制度也不夠完善,缺乏健全的教學課程體系;當前高職院校開設的創新創業課程數量較少,在整個教學結構中所占比例較小,且開設的課程中理論課占多數,實踐課程設置較少,如此無法真正發揮出創新創業教育的作用和優勢。另一方面,相關的教材不規范也是一個重要的問題,比如該校的必修課程創新創業基礎,教材是由任課教師自由選定,部分老師仍使用職業生涯規劃一類的教材,教材滯后且不規范。到目前為止教育部還沒有出版統一的創新創業教學教材,大多數高校授課所用的教材都是學校自行編撰的,這帶來的后果便是創新創業課程授課效果不規范統一,效果不見得理想。因此,要進一步發展創新創業教育,必須對該課程設置結構進行完善,將創新創業教育安排到日常教學中,在校園中營造濃厚的創新創業教育氣氛,這既能提高學生的創新理論基礎又能提升創新創業實踐能力,激發學生對創業的熱情。
2.3 創新創業環境支撐不夠
政府主導沒有高度重視創新創業環境,尤其高職教育的創新創業環境,部分高職院校也沒有重視創新創業教育;企業參與創新創業教育的熱情和積極性也不高,大部分企業和學校關于創新創業的合作就只停留在表面,缺少激勵機制。
2.4 創新創業教育師資力量不強
對于一些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師隊伍有待于加強建設。高職院校教師缺少創新意識,只停留在完成教育教學工作,完成實踐教學工作,不知道如何利用現有知識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同時加強對創新創業教育。
3.1 明確樹立創新創業教育理念,創新創業教育貫穿于人才培養全過程
各高職院校應該轉變創新創業教育理念。各高職院校在學生就業的時候還有著找穩定工作、鐵飯碗的思想,隨著社會的發展,學生的就業已經不僅僅局限于短期的工作目標,而是畢業生要在一定時間內有升遷能力,自主創新創業能力和職業素養,所以要求創新創業貫穿開人才培養全過程。
3.2 構建完整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
高職院校應當把創新創業教育融入到課程體系中,明確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體系的目標;為學生提供便利的創新創業環境,建設創新創業產業園;建設優秀的專兼結合的創新創業師資團隊,利用優秀的網絡平臺資源建設創新創業資源;完善創新創業教育的質量評價體系。
3.3 職業院校高度重視優化創新創業教育環境
學校加強產教融合,樹立企業在創新創業教育中的主導位置;加強學校之間的創新創業教育平臺的搭建,給學生創新創業的良好的環境,提升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
3.4 政策扶持創新創業教育開展
各級地方政府要出臺相關政策,指導各高職院校加強創新創業教育,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提高政策的操作性,根據不同地區創新創業環境不同,加大支持力度。
注釋:
①李如鵬:《關于熊彼特的經濟創新理論》載《經濟研究參考》,2002年37期,第16-22頁。
②施冠群,劉林青,陳曉霞:《創新創業教育與創業型大學的創業網絡構建——以斯坦福大學為例》載《外國教育研究》,2009年06期,79-83頁。
③石朋飛:《內涵式發展視域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探索與實踐》載《實驗技術與管理》,2016年33卷9期,第204-207頁。
參考文獻:
[1]陳東生,張金寶,魏晶.濟南市高等職業教育現狀分析與發展對策的思考[J].當代教育科學,2003(17).
[2]李青萍,郭瓛.論高職創業教育現狀分析及其改革探析[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7(07).
[3]王濤.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模式探索——以成都創業學院為例[J].職業技術教育,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