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林玉 陸驥
摘要:ERP(企業資源計劃)是一種現代化的企業管理理念。ERP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支撐,綜合企業發展各模塊的一套信息管理系統體系。它最早是由美國Gartner Group Inc公司提出的概念,是一種先進的現代企業管理模式,主要是在供應鏈管理思想指導下,以業務流程為中心,以信息技術為基礎,將物流、人流、財流、信息流緊密聯系在一起,體現了先進的計劃、控制和決策思想,為企業的運作提供決策支持。文章主要探討ERP的發展歷程,實施ERP的必要性,對未來ERP的發展趨勢進行探究。
關鍵詞:ERP;發展歷程;必要性;發展趨勢
一、ERP的發展歷程
(一)MRP階段
在這一時期,出現的主要狀況是企業對物資的需求量大,按傳統的計算方法只能取得一個時間段內的物料消耗率的平均值,很難得到合理可靠的訂貨量。并且企業對某種物資的消耗通常不是穩定的,而是動態變化的,如果仍然采取傳統的方法,就會造成部件的大量積壓,使得庫存管理費用提高,造成資金周轉緩慢。為了避免產生庫存積壓,減少企業的管理成本,企業開始利用計算機運算能力對企業的產品構成進行控制,這就是MRP系統。
(二)MRPII階段
MRPII是MRP的進一步發展,主要為了解決MRP的缺點和不足。因為MRP主要管理的是物流,而在企業管理中,不只是物流,還有與物流密切相關的資金流和信息流,而在很多企業中,這些都由相關人員另外管理,這就造成了數據的重復錄入和存儲,還有各部門之間的信息流動差。而MRPII系統的出現,統一了與生產計劃相關的各種子系統。將MRP與企業其他部門的信息處理結合起來,建立一個高度集成化、模塊化的綜合生產管理信息系統,該系統以MRP為中心以實現對企業管理活動的全面支援。
(三)ERP階段
ERP系統起始于20世紀90年代。隨著市場競爭的進一步加劇,以計算機為核心的企業管理系統更加成熟,ERP系統在MRPII的基礎上擴展了管理范圍,囊括了包括訂單、采購、計劃、質量控制、運輸、維護與服務等在內的各個環節,形成了一條完整的業務供應鏈,真正徹底地形成了企業信息資源一體化,并且在供應鏈管理思想的指導下,為企業的決策做出很大貢獻。它是半個多世紀以來,人們將企業管理經驗和計算機信息技術相結合的產物,是制造業不斷探索最佳投入產出模式的結果。
(四)ERPII階段
ERPII階段的出現,將ERP產品設計增加了新的特征。首先,企業發展由過去的縱向化、高度集成化、注重企業內部功能模塊的優化轉向注重更靈活、提高核心競爭力的實體化模式發展;其次,由于Internet技術的發展,B2B、B2C的電子商務的廣泛應用,企業也由過去單一的銷售、采購行為向消費者到生產者、從供應商到生產商的協同商務發展。
ERPII是在繼承了ERP管理模式的基礎上,不再局限于企業內部的各種資源的優化,而是把包括供應商、渠道商、分銷商、客戶和股東在內的外部資源作為交易實體進行處理,從而實現客戶和股東價值的最優化。實質上,ERPII的核心是把企業過去強調內部運作轉向企業之間的外部協作,即協同商務。
二、實施ERP的必要性
(一)ERP管理整個企業的供應鏈資源,有利于企業可持續發展
ERP供應鏈整合了企業的基本信息、庫存信息、采購信息、銷售信息、車間信息、財務狀況、人力資源信息、質量管理、經營決策等活動,它能夠實現對企業內外部資源的有效整合和調配,實現資源利用的最優化。ERP可以利用一切市場資源進行快速高效的生產,滿足企業生產的需求。它能有效地安排產、供、銷、存等供應鏈活動,從原材料采購、組織生產、到最終的銷售,可以實現業務流程的一體化、高效化和規范化,幫助企業適應在知識市場競爭下的需求,提高供應鏈的效率和知識整合的能力。將物流、信息流、業務流以及資金流等有機統一,有效提高客戶對產品的總體滿意度。在企業的供應鏈管理過程中,發揮較大的促進作用,為企業今后進行業務與流程的重組工作提供良好的支持與保障。
(二)提升企業的生產工藝和水平
ERP將精益生產、同步工程、敏捷制造三個要素作為企業生產計劃的核心要素。企業將客戶、銷售代理商、供應商、協作單位納入生產體系,同他們建立利益共同體,進而組成一個企業供應鏈,運用同步工程組織生產,力求在最短的時間內將產品打入市場,并且保持產品的多樣性、高質量、靈活性。所以,ERP實現了從用戶需求到產品研發再到市場的快速反應過程。同時ERP可以有效地實現事先計劃和事中控制,整合企業生產的三大流,資金流、物流和信息流。從市場訂單反饋到市場需求,從市場需求反饋到銷售,進而帶動資金鏈和物流,同時保證了信息流在整個過程中的傳播。
(三)有利于改善企業的財務狀況
ERP與MRPII最大的區別是,ERP將財務作為核心。傳統的企業財務方面都采用人工填制報單,過程繁瑣冗雜,尤其是對于大型企業來說,財務管理涉及到企業運營的方方面面,各部門財務對接時會出現很多錯誤。而企業的財務狀況又決定了企業生產經營能力,直接關系著企業的發展。所以ERP的實施,完善了MRPII的缺點,將采取管理與企業的其他管理模塊相結合,有效地對財務數據進行實施管理。
三、 ERP的未來發展趨勢
互聯網絡和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改變了企業經營管理模式。全球經濟環境不斷發展和變化,競爭環境復雜多變,企業的管理思想,管理方法不斷創新,促成企業管理信息系統ERP不斷發展。
(一)基于大數據的云ERP的必然趨勢
21世紀無疑是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技術的元年,爆炸式的海量數據促進了大數據技術的蓬勃發展。云計算具有動態性和易擴充性,它實現了用戶和底層環境的隔離。云ERP提升了用戶使用的自由度,讓開源ERP在互聯網時代更加有意義。
企業面對著上百萬的客戶,每天都要產生著大量的數據信息,為了讓數據更有價值,云ERP可以將這些數據存儲在云空間中,然后通過計算和分析提供數據支持。借助云計算,企業能夠快速地掌握客戶訂單信息,并對訂單進行流程化、自動化的處理,并將財務信息、銷售信息、倉庫信息集中在一個系統中,實現數據的集中化處理。
(二) ERP從大型企業轉向微小企業
在中國引進ERP系統的幾十年里,獲益最多的就是大型企業,如蘇寧信息化過程、宇通客車信息化等。然而中國大部分經濟都是以中小型企業為主,適應中小型企業的ERP顯得更加重要。然而由于ERP實施成本過高,技術支撐要求更高,所以中小型企業很難成功實施ERP系統并很難獲益。所以將來,ERP系統將走向微小型、低成本、簡操作,更多地為中小型企業服務。
(三) ERP將進一步整合客戶關系管理、供應鏈管理等應用系統
ERP與客戶關系管理CRM的進一步整合。客戶關系管理的價值在于突出客戶服務的重要性,對客戶訂單、產品銷售、物流配送、售后服務等一系列流程的精確化管理,屬于ERP的一部分。未來ERP系統將進一步面向市場和客戶,通過知識分析、市場預測、生產調度、財務處理、客戶服務等提供企業在市場競爭下的更優化能力,實現前臺和后臺的無縫閉合。ERP與電子商務、供應鏈SCM、協同商務的進一步整合。ERP的管理思想中體現了供應鏈的協同管理思想,ERP的核心理念就是供應鏈的管理。現代ERP系統在信息數據技術的支持下,將進一步增強供應鏈管理能力。ERP將支持企業面向全球化市場環境,建立供應商、制造商與分銷商間基于價值鏈共享的新伙伴關系,并使企業在協同商務中做到過程優化、計劃準確、管理協調。
四、總結
在新的時代,ERP的發展絕對不是明日黃花,在新的思想、新的潮流、新的技術、新的創新下,ERP的發展將會呈現出新的面貌和新的活力,會向著更先進的理念發展。相信在未來的日子里,我國ERP將會得到更長遠的發展,會讓更多的企業受益。
參考文獻:
[1]馬寶英.ERP發展過程、特點及發展趨勢研究[J].物流科技,2011(07).
[2]佚名.ERP的發展歷程[J].軟件世界,2002(04).
[3]楊彥.系統發展歷程的啟示[J].開放論壇,2004(02).
[4]于曉江.探討ERP 管理系統在企業管理中的重要性[J].企業研究,2012(22).
(作者單位:南京郵電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