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海容
摘 要: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課程整合,能夠充分體現數學知識的邏輯性、連續性、實踐性,使其教學方式更加直觀化、多樣化,這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還能夠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從而全面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效率與質量。
關鍵詞:小學數學;信息技術;整合
信息技術日新月異,在社會各個領域都有很廣的涉及。信息技術在資源搜索、整合、分析等方面具有很強的優越性,與小學數學課程進行整合,已成為教學改革的重要方向。通過對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夠改變課堂教學手段,使其教學內容、教學形式以及探究方式能夠得到極大的改善。那么,如何將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課堂進行整合,更好地踐行素質教育呢?我結合自身教學經驗,提出以下見解:
一、信息技術與教學內容整合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提出:數學要貼近生活,數學問題應該生活化。事實上,數學與生活結合,對于學生來說更加容易理解,因為學生都具備了一定的生活經驗與知識,而且對這些內容非常感興趣。因此,將信息技術與教學內容進行整合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從學生所熟悉的生活中尋求一些數學知識的“原型”,通過對這些內容的整合,激發學生的興趣。例如,《元角分的認識》是小學數學教材中學生比較難掌握的學習內容。在教學中,運用模擬教學課件,創設一個超市情境?!俺小崩锷唐妨宅槤M目,學生可充當售貨員,點擊食品到秤上去稱,然后根據單價算出金額;也可以充當顧客自由去花錢購物,將手中的錢計劃著去用,這些都讓學生興奮不已,激發了他們強烈的參與欲望,學習熱情高漲。在教學《軸對稱圖形》時,教師先用計算機展示一幅圖像清晰、色彩鮮艷的秋天風景,并聲情并茂地說:現在是秋天,你們看,秋天多美啊,火紅的楓葉,美麗的蝴蝶,青翠的松樹……來到秋天的大自然中,你會發現很多美景。同時,電腦一一抽出楓葉、蝴蝶、松樹的圖案,接著讓學生找出它們的特點。其間,學生主動參與互動,得以充分展示,每個學生自然地把所學的知識與生活實際,通過信息技術緊密地整合在一起,縮短了教材內容和生活經驗之間的距離,既提高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又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二、信息技術與教學形式的整合
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形式將更加靈活,更加符合小學生的認知特點,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主動投入到教學活動中來,讓課堂氛圍更加輕松、愉悅。多媒體課件有著動聽的聲音、豐富的圖片、形象的視頻,其綜合表現能力能夠改善傳統教學存在的弊端。利用信息技術與教學形式的整合,能夠為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教學情境,比如借助多媒體課件能夠將數學問題更加生動形象地表達出來,雖然也是提問,但是能夠讓學生感受到這種提問方式不同尋常。例如,在教學《平面圖形的認識》,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為學生創設這樣的教學情境:同學們,老師給大家帶來了許多朋友,大家想不想認識它們?接著,課件配以輕快的音樂將各種不同類型、大小、顏色的圖形展示出來,有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形等。學生很快就被這種絢麗多彩的畫面所吸引,在問題的引導下,非常踴躍地回答這些問題,很多學生還根據自己的理解給這些圖形取名字并分類。將信息技術與教學形式整合,改變了傳統的提問方式,以這種“不同尋常”的提問方式,加之生動形象的多媒體課件,很快將學生的吸引力集中,讓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來,從而有序地開展后續教學。
三、信息技術與探究方式的整合
信息技術與探究方式的整合,這里主要是如何加強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自主探究是促進小學生獨立自主學習能力良好發展的教學方式,通過激發學生內心的學習熱情,讓他們主動積極地投入到數學問題的研究中來。要達到這一目標,需要廣大教學者繼續深化素質教育的改革與創新,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將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出來,讓學生養成敢于主動探索未知世界的良好習慣。現階段,互聯網技術已經全面普及,使得我們在信息獲取方面變得更加容易,而且信息技術的不斷更新,其實已經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與學習方式。
因此,我們應該善用信息技術,尤其是互聯網技術。比如,當學生遇到一些難題時,根據實際情況需求,完全可以求助于互聯網進行解決。比如在《圓的面積》教學中,可利用互聯網上微課的演示——將一個圓分割成兩個半圓,然后把每個半圓分割成相等的份數,從而更加直觀、形象地展示,原來的圓形跟所拼接的圖形相似,而圓的面積沒有變化,從而幫助學生理解圓的面積可通過長方形面積進行推導。
綜上所述,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的整合,已然是小學數學教學改革的重要方向。善用信息技術,通過信息技術的融合,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改善課堂的氛圍,這不僅能夠提升課堂教學效率,還能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使其小學數學教學能夠真正實現與時俱進,從而推進教學改革。
參考文獻:
尹龍健.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信息化應用[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