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逸
摘要:到二0二0年確保在現行貧困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這是舉全黨之力領導全體人民進行的精準扶貧脫貧攻堅行動。精準扶貧的主體是政府、企業、社會、貧困戶,各主體之間由于物質根源問題、隱性貧困問題、扶貧常態化問題的未解決,終將影響全局的扶貧,產生貧困數字下去但是貧困依然潛在的矛盾?;诖耍仨毺接懨芸赡墚a生的根源,使矛盾朝著有利于扶貧開發的方向發展。
關鍵詞:精準扶貧;政府;企業;社會;貧困戶;矛盾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確保到二0二0年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做到脫真貧、真脫貧。”相信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必將通過我們未來兩年的努力成為現實,全體人民的全面小康必將實現。
現階段,參與扶貧的主體有四類:政府、企業、社會、貧困戶。政府、貧困戶是精準扶貧過程中的主要實踐主體,政府精準扶貧過程中政策制定與執行主體責任落實的到位,貧困戶主體參與到脫貧致富責任行使的到位對打贏精準扶貧起決定性作用。企業是市場的主體,是以盈利為目的經濟組織,它們在精準扶貧與自身利益、社會利益之間找到的平衡點對精準扶貧的進程以及精準扶貧成果長效鞏固起支撐作用。社會是精準扶貧的另一支參與主體,他們的精準參與是對上述三方遺留問題的很好補充,同時強化社會效應,能有效督促上述三方主體落實責任,起到促進、監督、補充落實精準扶貧的作用。
政府、企業、社會主體、三方主體在精準扶貧過程中互為依托,互相合作,共同致力于貧困戶這一主體的脫貧。但是,扶貧之后仍然存在返貧問題,造成精準扶貧工作完成但是又返貧之間的矛盾。這對矛盾的根源突出的表現為隱性貧困、扶貧思路常態化、扶貧物質根源問題下貧困主體和三方之間的矛盾未解決。
(一)貧困與物質根源問題
當前的扶貧工作進入攻堅期,針對千貧千困的原因,無論是政府還是社會主體,都在挨戶尋找貧困原因對照解決辦法。千貧千困對照解決的扶貧思路無異于是對精準扶貧“精準”的最佳方式,是絕對可以擺脫貧困的。但是脫貧之后,收入與發展仍然落后于發達地區或者同類地區,依然會產生新的貧困線之上的貧困問題,即發展的不平衡之間的矛盾。這一問題產生的根源在于政府和社會在扶貧政策和幫扶上一定程度忽視了貧困的本質原因——物質原因;土地作為農村的根本的物質生產資料,不走改良土地增加土地肥力增加土地的產出的路子就不是根本的解決貧困問題。
解決貧困問題,不僅僅是貧困線之上的達標,更應該是貧困線上的發展問題?,F在的扶貧工作著力點在于解決貧困線下的人群達到貧困線標準,為此,政府、社會、企業做了很多努力,于西部山區而言制約發展的就是道路問題,修路架橋是被納入扶貧開發的。但是,問題的重點在于農民是土地的主人,在扶貧各項措施無效的時候一般是異地搬遷扶貧、政府兜底扶貧,換言之這不是自力更生的扶貧。換一個思路,有尊嚴的扶貧是扶貧最好的思路,能讓“土里刨食”的農民兄弟至少可以依靠土地養家糊口這樣的扶貧會不會更好呢?
土地是財富之母,這是古典政治經濟學的觀點,也是歷史上重農學派的觀點。解決土地肥力問題,解決土地沙化問題,解決土壤流失問題,解決土地效益問題,使依靠土地保證不貧,再配合其他措施,這應該是長效保證精準扶貧成果的關鍵。這一問題的忽視必然埋下貧困戶與參與扶貧各方主體之間的矛盾。
(二)貧困解決與隱性貧困忽視
現行的扶貧政策制定忽視非連片的城市貧困人口和隱性貧困人口。在貧困線的標準下,我們的扶貧工作主要在大部處于貧困線之下的集中連片貧困的農村地區,而城市的貧困群體問題的解決力度相對而言就少一些,同時,貧困線之上的扶貧在農村和城市現階段是容易被忽略的,基于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和地區間的發展差異問題,略高于貧困線之上的人群是屬于隱性貧困群體。
對于城市貧困人口而言,解決力度遠遠低于農村,由于地理分散的原因,主要由社區進行幫扶。城市發展到今天,基本解決了零就業家庭就業問題,但是,對于沒有穩定工作的,打零工的,這一部分的群體必然是隱性的失業群體,一但失業,收入沒有保障。零就業家庭更為甚,必然造成隱性貧困問題。
現階段扶貧工作的中心在于農村集中連片地區,但是農村有基本的物質生產資料,對于貧困問題的嚴峻性在這一點上小于城市貧困人口。缺乏物質生產資料的城市貧困人口和隱性貧困人口的貧困問題解決是精準扶貧過程中不可忽視的。
(三)扶貧模式電商常態化
伴隨著阿里系、京東系的巨大成功,適應現代快節奏生活的互聯網購物越來越流行,大到家具用品,小到水果,一個訂單就可以送上門。特別是在國家2016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提出了“互聯網+現代農業”后,“互聯網+”儼然成為當今最熱的概念之一。參與到貧困地區創業的企業或者社會人士,首要想到的產品銷路問題一定有低成本營銷的“互聯網”。同時,伴隨“褚橙”在貧困山區的巨大成功,價格與銷量遠遠領先于全國同類產品,互聯網上賣產品似乎成了貧困縣域的不二選擇。淘寶天貓搜索“大學生返鄉創業”、“山貨”、“扶貧”、“愛心助農”等關鍵詞,每一項都可以出來百頁產品,且不論銷量如何,按照人的習慣會逛足所有頁面嗎?筆者做了個調查,隨機在商場門口和大學校園里選取了各100份的有效問卷,針對購物習慣選擇86.5%的消費者選擇直奔主題與銷量,速戰速決。僅僅9.2%的人群會逛10頁以上頁面。分析顯而易見,互聯網下的創業是潮流但是不應該作為“萬金油”使用。
偏遠縣域的各家企業不顧物流的瓶頸進行互聯網創業,進行大宗農產品外輸,在同質之下顯難獲利。以物流成本為例,西部省份主要城市一個10公斤內的包裹可以做到5元的成本,但是在偏遠縣域15元也難以辦到。處于物流劣勢區域的企業要生存必然壓低收購價,必然引發農戶利益的受損,必然引發企業和農戶之間的矛盾。同時,互聯網上產品同質化嚴重問題也需解決。另一個角度,即使這條互聯網的道路走得順利,也會引發因利益在不同人群間分配的矛盾。
總的來說,精準扶貧過程中返貧的矛盾產生是在一定范圍內可能產生的。認清這些潛在的矛盾有利于扶貧的長效解決,更好的控制返貧問題。物質根源問題的解決有利于政群之間因扶貧是否真實到位產生的二者矛盾的解決;貧困問題與隱性貧困問題的解決,有利于化解隱性人群與政府、社會因人群、地域問題所產生的幫扶問題差異化之間的矛盾;扶貧電商常態化矛盾的解決有利于合理利用資源。
當然,市場經濟條件下,精準扶貧的矛盾還有很多,諸如:信息的對稱性問題,政府的非市場性行為問題,各方的保姆式幫扶問題。但是矛盾的解決在于抓重點,抓關鍵,上述三隊根源性問題的解決有利于矛盾朝著有利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宇,孟捷,盧荻.高級政治經濟學——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最新發展[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
[2]王信領.農業辯證法[M].山東人民出版社,2009.
[3]陳晏清,王南湜,李淑梅.馬克思主義哲學高級教程[M].南開大學出版社,2001.
[4]習近平.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斗[R].中國共產黨第19次全國代表大會,2017.
[5]習近平.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公報[R].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2013.
(作者單位:昆明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