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晟其
摘要: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經濟進入了快速發展區,城鄉一體化建設腳步加快,現今農村金融受到關注,只有構建良好的金融體系才能更好的發展農村經濟,進而發揮金融與經濟相結合,達到和諧共榮的局面。然而,現階段我國農村的金融和經濟發展并不協調,兩者出現了供求不平衡的現象,共同繁榮發展的情況還沒有完全發揮。尤其農村與城市相比,農村出現了極為嚴重的區域矛盾和供求失衡現象。所以研究如何能夠使二者發展協調,進而對現有的經濟形勢進行改革,對我國農村的經濟發展是很有幫助的,文章重點研究了農村金融發展與農村經濟發展的關系,并針對性提出了農村經濟發展的新思路,以供參考。
關鍵詞:農村金融;農村經濟;相關性
我國是發展中國家,更是屬于農業大國,農業經濟占據GDP的大部分內容,農村人口也占據我國人口的大部分。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重視對貧困地區和農村地區的發展,特色小鎮不斷建設,重點修建農村道路,并已經實現了村村通,雖然現在農村有了一定的發展,但是農村的經濟還是比較落后,因此,加大對農村金融和農村經相關性的研究很具社會意義。眾所周知,農村的金融體系對經濟發展起促進作用,尤其是農村金融制度的建設能夠促進農村經濟是否能夠穩健發展。在此強調,農村金融體系不僅是我國金融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還是農村金融可持續發展的安全保障。經濟發展促進我國城鎮化的發展,城鄉經濟不平衡發展現象明顯,貧富差距增加,不利于共同富裕的目標的實現。所以構建良好的農村金融體系不僅有利于農村經濟的發展,而且還有利于我國農民經濟收入的增長。
1. 提高農村資金的利用效率
農村的金融制度可以增加農村對資金的使用效率,確保對資金的利用發揮促進作用。例如:農村金融中對農村的貸款業務,能夠針對農村的發展有目的的設置金融制度,并制定針對性的貸款項目,提升資金利用的價值,而且還提高了資金的回收率。同時能夠讓農村經濟穩定發展。
2. 對農村金融市場起到支撐和保障作用
要實現農村經濟穩定增長的目標,必須按照農村金融市場的發展規律,依托農村經濟的現代化發展,讓資金能夠全部利用到農村的發展中去。目前的農村的金融體系中有很多金融政策,這些政策不僅提高了對資金積累,而且還能優化對資本的配置,對解決農村資金短缺的問題非常有效。
3. 拓寬了農村的投資和融資渠道
對農村金融政策的設定,一方面防止了涉農資金出現外流現象,采取了能夠增加收益的、符合農民投資心理的農村理財產品,增加了農村資金對農業建設的利用程度。另一方面,促進了外來資金對農業建設的投資,農村的金融化發展吸引了外來資金對農業建設的投資方式,拓展了城鎮資金對農業化發展的融資渠道,使得農村能夠增加對資金的利用,融資方式更加全面,促進我國農村經濟的穩定發展。
1. 農村經濟發展存在的困難
我國的農村發展現狀相對滯后無可厚非,不僅體現在比較傳統的生產機制上,而且農產品缺乏特色和創新。尤其農民的小農思想比較嚴重,對比較流行的農作物非常熱衷,經常造成供過于求的現象。這樣的農民經濟發展不僅使農產品不能形成競爭力,而且不能保證產品的質量,讓消費者對產品怨聲載道,從而失去市場的消費需求。農民的投資資金一般較為短缺,在投資增長緩慢的情況下,若出現農作物回收較少的情況下,會出現對市場資金的吸引力下降,進而形成惡性循環,讓農民失去對農業經濟發展的信心,阻礙農村經濟發展。
2. 農村金融發展存在的困難
農業金融在制度上受到商業銀行改革制度的影響,農業金融發展受到削弱,同時農業發展銀行對農業方面的資助比較有限,且商業貸款對農民經濟發展并不有利,這些政策阻礙農業的發展。另一方面,農業金融的發展環境和基礎并不牢固,農民對金融的抵押和擔保制度并不健全,所以真正用于農村經濟發展的貸款資金比例較少。此外,農民的經營多以家庭為主,這種經營模式下,農民對貸款的需求與金融制度存在差異,因此對農村金融供需尚需有效配置。
3. 對農村的金融服務體系有待加強
農村金融體系是對農業現代化發展的催化劑,但是我國多數農村地區還存在金融體系不健全的情況。一方面,針對農村金融服務的網點分布零散,尤其對偏遠地區,網點分布更加少,農民經常為了辦理貸款需要跑很遠的地方去到網點。另一方面,農村信用社的針對農民貸款的種類不多,有待進一步加強,滿足農民對經濟發展的需求。
1. 優化信貸管理
政府需要針對農村經濟發展特點,重點推廣農村金融的城鄉統籌協調,在這個基礎上,合理定位農村金融,確保朝著農村金融和農村經濟協調發展的目標前進。另外,農村金融要加大對農村企業的扶持力度,尤其在制定貸款政策方面,應該逐步完善相關規章制度。例如,要考慮農民經濟發展規律來建設農民信貸模式,并且注重提高農村貸款的效率。
2. 推進貨幣金融政策
在農村經濟中金融市場占據重要地位,城鄉企業發展的基礎是有一個穩定的金融市場,所以金融和經濟協調發展很有必要??梢酝ㄟ^金融貨幣政策的創新和推進,擺脫傳統農村經濟的發展缺陷,還可以有效增進農村信貸項目的健康發展。
3. 引入多元化的金融機構
以前我國的金融機構結構單一、效率低下,同時具有創新性的金融平臺難以進入已有結構,給農民帶來了一系列的信貸問服務題。所以政府應該針對性的增加對信貸機構政策的引導,加強對信貸機構運行的監督和質量檢查,確保能夠為創新性農業經濟生態環境提供高質量、高服務效率的金融信貸平臺。此外,還應該加強財政監管,優惠政策和監管政策同時實施,提高農業經濟的新格局。
4. 加快農村金融與農村經濟協調發展
在確保農村經濟健康穩定增長的基礎上,加大對農村金融有效供給,健全農村信貸保險制度,建設促進農民創新企業發展制度。另外,增加對農村經濟發展中的企業創新促進制度體系,對高科技技術開展務實的引進政策,增加對創新性金融政策宣傳力度,完善農村金融體系。
5. 建設良好的農村金融環境
增加針對農村經濟發展的維護政策,確保農民企業健康穩定發展。對銀行的信用體系提出要降低農民信貸風險的要求,盡量將有限的資金利用到農村經濟發展中去。將放貸權盡量放到鄉鎮支行中,讓更了解鄉鎮情況的支行做信貸,有利于對農戶信貸的掌握,更精準下發貸款。
綜上所述,農村經濟在我國經濟發展過程中起到支撐和原動力的作用,農村金融和農村經濟的協調發展對農村的現代化建設以及削減我國的城鄉差距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根據以上分析可知,二者在實施過程中存在一定摩擦,這正是突出了研究二者關系對構建和諧農村建設的重要性。政府要對金融機構鼓勵加監管,增加對科學農業經濟金融制度的建設,加大對信貸政策的監管,重點扶持農村當地企業,從金融政策上加大對先進技術幫助農村經濟發展的優惠力度,引進先進技術投入農村現代化建設。因此協調好農村金融和農村經濟的關系對發展農民經濟,縮小城鄉差距,提高農村經濟繁榮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于斐.農村金融發展與農村經濟增長相關性分析探究[D].山東大學,2013.
[2]陳文俊.農村金融發展與農村經濟增長相關性實證研究[J].系統工程,2011(03).
[3]王銳琪.我國農村金融中介發展與農村經濟增長的關系研究[D].中南林業科技大學,2013.
[4]楊國松.我國農村金融發展與農村經濟增長相關性研究:理論與實證分析[J].山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24).
[5]李敬,熊德平.農村金融與農村經濟發展不協調的原因:發展戰略與思想認識[J].開發研究,2007(01).
[6]田福.農村經濟發展與農村金融發展關系的實證分析——基于安徽省1990 ~2006年區間數據[J].安徽農業科學,2012(06).
[7]高勇標,褚鳳楠,藍元生.我國農村金融發展與農村經濟增長——基于狀態空間模型的實證分析[J].現代經濟(現代物業下半月刊),2011(11).
(作者單位:河北衡水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