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調研背景。中等職業院校英語課程建設是職業院校目前工作的薄弱環節,研究混合教育和泛在學習驅動下英語課程建設是有效落實教學計劃、提高教學水平和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保證。引導和指導中等職業學校分析自身存在問題,結合各自辦學特色,制定具有中等職業學校特色的英語學科程建設規劃,在培養高素質技能型和可持續發展人才方面有較高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對各中職院校英語學科建設和教學改革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2.調研目的與任務。通過實地調研與問卷調查相結合的方式,對目前武漢市各中職學校信息化教學現狀、教師使用信息化手段現狀、學生的泛在學習情況、英語教師信息化程度等進行摸底調查并分析,深入了解目前武漢市中職學校英語課程建設的現狀,探索英語課程改革的新途徑。
3.調研范圍與對象。截至2017年12月,調研武漢市國家示范、省級示范共計14所中職校,掌握了武漢市中職學校英語學科建設情況、信息化程度、學情等,設計了三份網絡調查問卷:《混合教育泛在學習驅動下英語課程建設調查問卷——學生卷》《混合教育泛在學習驅動下英語課程建設調查問卷——教師卷》《混合教育泛在學習驅動下英語課程建設調查問卷——學校卷》,共收到了1014份有效學生問卷、44份英語教師有效問卷、4所學校問卷。
4.調研方法。本次調研采取實地調研與問卷調查相結合的方式,開展了問卷調查、座談、綜合調查、訪談多維調研模式。
5.調研時間安排。2017年課題立項之后,課題組成員按照分工,開展了問卷調查、座談、綜合調查、訪談。2017年11月份,將所有數據進行匯總分析。
為高效完成數據收集與分析,課題組得到問卷星公司的數據支持,實現了課題線上問卷調查。問卷對目前武漢市各中職學校信息化教學的現狀、教師使用信息化手段現狀、學生的泛在學習情況、英語教師信息化程度等進行摸底調查并分析。
1.學校卷。此問卷共設計了9個問題,主要針對學校硬件設施、信息化水平進行調研。通過調研數據統計,發現調研的所有學校光纖入校,80%的學校有云機房,所有學校均有現代化教學設備,80%的學校有自己的教學平臺(如圖1所示),學校的教學平臺主要是以專業公司制作為主、學校協助為輔。教學平臺英語在線資源較少,與英語教材配套的數字教學資源只有40%,有20%的學校教學平臺上完全沒有相關的英語教學資源(如圖2所示)。

圖1

圖2
2.教師卷。有40名中職英語教師填寫此問卷調查,其中從事英語教學10年以上的老師占到67.5%。①課程體系情況。調查結果顯示45%的老師對英語課程體系非常熟悉,但是對混合教學流程熟悉的老師只占到15%。②課程資源。根據調查82.5%的老師認為混合教學課程的線上資源包括課程課件、課程內容授課視屏、習題及答案。線下課堂教學主要涉及的內容有:課程新內容占65%,線上學習內容占75%,解惑答疑占77.5%。③學校信息化資源和平臺。通過調查發現,學校教學平臺上英語教學資源主要以教學課件為主,占到82.5%,微課占72.5%,習題占57.5%。在教學工作中,60%的老師使用過武漢市云空間,40%的老師使用微信平臺,37.5%的老師使用其他教學平臺,30%的老師使用“慕課”平臺。其中65%的老師在云空間中上傳過教學資源,45.5%在微信平臺上傳,上傳10個以上的老師占10%,上傳1~5個的占57.5%,有12.5%的老師從來沒上傳過。④對混合教學方式的看法和感受。根據調查,50%的老師對學生參與英語課程的混合式學習一般有信心,30%的老師不太有信心,20%的老師非常有信心。52.5%的老師認為混合式教學模式下的學習效果比傳統授課方式取得的效果要好,25%的老師認為和傳統教學差不多,22.5%的老師不太清楚。其中77.5%的老師認為新型的教學模式的探索和嘗試對提升英語課堂教學效率有一定的效果,15%的老師認為會非常明顯,7.5%的老師認為不太明顯。⑤遇到的問題和建議。87.5%的老師認為在混合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學校的信息化資源缺乏,52.5%的老師認為教師的信息化水平不高,對計算機使用不熟悉。42.5%的老師認為教學效果不佳。在推行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下,87.5%的老師希望學校能加強教師信息化培訓,85%的老師希望學校能完善教學平臺資源,75%的老師希望學校能加強學校硬件設施。參與混合教學改革的老師中,75%的老師希望學校能加強技術支持和校內培訓,72.5%的老師認為學校應該給予相應的經費支持,60%的老師認為學校應加強教師的校外培訓。
3.學生卷。此次問卷調查共收到14所中職校的1014份有效學生問卷。其中升學班的學生占82.45%,就業班學生占17.55%。
(1)自主學習的方式和態度。根據調查,57.89%的學生偶爾利用網絡和現代化設備學習英語,29.98%的學生經常利用網絡和現代化設備學習英語,12.13%的學生從不利用網絡和現代化設備學習英語。其中,51.18%的學生認為覺得有用才利用網絡資源進行自主學習,32.94%的學生完全處于興趣去學,15.88%的學生只是隨便看看。采用混合教學模式學習英語,每周開展課外網上自學時間,47.83%的學生認為1~2小時最合適,38.17%的學生認為1小時以內合適,14%的學生認為2小時以上比較合適。
(2)混合教學模式的態度。38.17%的學生有意嘗試混合教學模式,56.11%的學生覺得可以接受,5.72%的學生覺得沒有影響,不感興趣。(見圖3)60.95%的學生更喜歡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20.71%的學生喜歡線下教學模式,18.34%的學生喜歡單純的網絡教學模式。(見圖4)

圖3

圖4
(3)平臺資源使用情況。根據調查顯示,79.49%的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遇到問題向同學或老師當面尋求幫助,54.54%的學生會在教學平臺上尋求幫助,49.61%的學生通過電話、郵件或即時聊天工具向老師或同學詢問。70.61%的學生認為教學平臺上教學課件對英語學習有幫助,64.1%的學生認為微課或視屏對英語學習有幫助,56.41%的學生認為作業練習對英語學習有幫助。其中,有近70%的學生認為微課或視頻能幫助了解學習目標的重難點、激發學習興趣,50.79%的學生認為微課或視頻能支持自主和合作學習,只有12.33%的學生認為沒有什么幫助。在線學習的過程中87.67%的學生認為教師輔導到位,能及時輔導和溝通。
(4)英語課程改進意見。通過調研表的統計,59.86%的學生希望以后的英語課程在活動形式方面進行改進,34.52%的學生希望在學習資源和硬件配置進行改進,5.62%的學生希望在評價方式上進行改進。
(5)混合教學模式的感受。通過調查發現,大多數學生認為混合教育模式能讓老師和學生、同學之間的交流更方便。認為混合教育能促使自己能更好地掌握英語知識和技能的學生占到92.11%,能夠提高自己自主學習能力的占89.74%。認為提升了自己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占90.24%。(見圖5)大多數學生認為混合教學模式讓他們掌握了知識、提升了計算機技能、提高了與人協作的能力、提高了探究學習的能力(見圖6)。

圖5

圖6
4.實地走訪調研。實地調研武漢市交通學校和武漢市財貿學校的英語課程信息化建設情況。通過與交通學校基礎部部長林玉嬌座談,我們獲悉,作為武漢市最好的中職學校之一,基礎課程建設信息化總體投入120萬,共建課程7門,英語課程投入約20萬,信息化建設與投入都不大。主要用于網絡課程購買,而缺乏自主知識產權研發。在武漢市財貿學校與教研主任韋紅進行座談,咨詢課題建設推進、課題管理過程實施系列問題,了解他們學校的信息化程度。另外,通過與武漢市14所中職學校教師座談,發現78.5%武漢市中職英語課程信息化建設還未啟動,14.2%的學校英語課程信息化建設已經啟動,但還在框架搭建之中,所有走訪、調研的學校均沒有英語課程標準。
通過實地調研與問卷調查相結合的方式,對目前武漢市各中職學校信息化教學現狀、教師使用信息化手段現狀、學生的泛在學習情況、英語教師信息化程度等進行摸底調查并分析,根據調研的實際情況,提出建議:
1.加大宣傳力度,增強課程意識。部分學校的相關領導和教師對英語程與專業課程之間的關系認識不足,對于學生今后繼續學習深造的重要性認識不足。為全面有效推進課改,端正認知是關鍵,要加大宣傳和培訓力度,提高師資水平,切實轉變觀念。
2.更新教師教育觀念,強化教師的意識。傳統教育觀念下形成的教學模式是根深蒂固的,即使教師有意識地去改變,在教學中也會自覺不自覺地回到原先的教學模式和方法上去。因此,教師應通過學習培訓來轉變教育觀念,通過轉變教育觀念轉變教學行為。應該不斷學習,將課程改革的理念、課程標準、教學指導綱要的精神轉變成自己的教學觀念,進一步將教學觀念轉化成課堂教學的自覺行為。
3.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提升教師信息化水平。把教師隊伍建設作為推進課程改革的關鍵要素,堅持在改革進程中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在課程改革中,把教師培訓和教師專業發展作為課程改革的重中之重。充分利用現代遠程教育手段,開展教師培訓,共享優質教育資源。
4.學校應加強對混合式教學的重視程度和支持力度。學校應靈活轉變教學管理方式,提高教師進行混合式教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鼓勵教師進行混合式教學改革,就要從多方面為教師提供便利、實惠,鼓勵教師積極主動地進行混合式教學改革。
5.完善在線教學平臺和在線資源。目前,部分學校已有自己的學習平臺,但是平臺上的資源并不能完全適應學校和學生的需求。教師要精心進行教學設計,突出學生(學習者)的主體地位,平臺的設計要關注學生的特點,了解學生的需求。平臺的教學資源要多樣化,多種形式的學習資源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平臺的設計要讓學生(學習者)與平臺進行信息的相互反饋,利用平臺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定期評價,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6.加強網絡等硬件設施建設。對于大多學校來說,網絡設施建設相對滯后,還無法實現Wifi全校范圍覆蓋,學生上網學習不便利的問題依然存在。學校應加大硬件設施建設,為學生線上線下學習提供支持。
綜上所述,重構中職英語傳統面授教學,融合創新英語學科數字化教學,創新英語課程教學新模式、人才培養新方式、學校組織新形態。通過研究強化學生的學習能力,提升學生的就業力、適應力和創造力,通過信息化提升中職英語教育教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