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輝
摘要:在國家密集出臺中央財政科研項目經費管理改革文件,提出一系列給科研人員“松綁+激勵”具體政策措施的新形勢下,高校就如何在給科研人員提供良好科研財務環境的同時,加強科研項目經費監管,尤其是對關鍵風險點(擴大勞務費發放范圍、預算調劑權限下放、關聯交易、假發票、虛假業務等)控制,成為一個急需探討的話題。本文就此提出個人意見和建議,希望對高校科研研經費管理有所幫助。
關鍵詞:高校 科研經費管理 關鍵風險點 控制
近些年,國家為激發廣大科研人員創新創造活力,持續推進科技領域“放管服”改革、逐步完善財政科研項目資金管理,印發各類政策文件。國務院要求各部委貫徹落實,教育部各直屬高校財務部門隨即加快制度建設,紛紛提出創新服務方式,但在給科研人員提供良好科研財務環境的同時,一些新政所帶來的高危風險點也隨之產生:譬如在預算調劑權限下放后,預算調整事項的開支與課題研究相關性、必要性的審核把關;擴大勞務費發放范疇所引起的亂發勞務費風險以及隱蔽的多形式關聯交易所帶來的風險等等。因此,各高校財務部門加強對新政后高危風險點的控制研究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它將直接影響國家科研財政資金的安全,同時也關系到各高校聲譽和法人責任的落實。
高危風險點一:預算調劑權限下放,有可能導致預算缺乏嚴肅性,亂調預算的情況有可能發生,最終導致預算調整未予以確認。
政策賦予課題承擔單位更大的預算調整權限,直接費用中絕大部分預算科目,課題負責人可以根據科研實際需求向課題承擔單位提出申請進行預算調整,課題在中期檢查或財務驗收時專家予以確認。該政策有可能導致課題負責人將原始預算拋在腦后,完全按照自己開支方便的思想進行預算調整,從而導致不相關不必要的費用開支,雖然有中期檢查和財務驗收環節進行最終把關,但是中期檢查和財務驗收時間緊、任務重且絕大部分依賴財務專家,由于專業限制,對某些預算調整事項的確認有難度,最終導致不符預算調整的卻被認可了,而應該被認可的預算調整卻未被認可。
風險控制建議措施:要真正落實國家預算調整權限下放的重中之重在于課題承擔單位預算調整制度的有效建立和實施。第一、高校進行科研項目經費預算調整應由各院系管理部門、科研主管部門和財務部門協同管理,各院系管理部門作為最直接接觸科研人員的管理人員,對相關預算調整事項最為清楚和最易判斷,在整個預算調整環節中應起到最積極的審批作用;科研主管部門應對預算調整的相關性和必要性再次進行審核確認,確保預算調整事項確實科研所需;財務部門應對調整科目進行判斷,是否屬于調整政策范圍并進行預算調整處理;第二、對于預算調整幅度較大的事項,高校應積極引入第三方專家論證機制,由多名課題組外專家組成論證小組,對較大預算調整事項進行集體討論,形成專家組論證意見表,科研主管部門根據專家組意見,再結合實際情況,進行預算調整的審批,從而增加財務驗收確認該事項的砝碼,降低預算調整未被認可的風險。
高危風險點二:勞務費發放范疇的擴大,有可能導致勞務費亂發現象的發生。
新政將訪問學者,項目聘用的研究人員、科研輔助人員等相關人員的費用納入科研勞務費預算中,較原來只能給學生和臨時聘用人員發放極大地擴大范圍,從而有可能導致發放人員較為混亂和亂發的情況發生。
風險控制建議措施:要保證科研勞務費發放的規范性關鍵在于高校科研項目勞務費發放規定的建立和有效實施。第一、人事部門、院系主管部門、科研主管部門和財務部門應協同加強管理,人事部門應建立訪問學者、項目聘用、科研輔助人員等用工制度,明確該類人員資金來源;院系主管部門、科研主管部門在開支以上人員勞務費用時,要加強監管和抽查,確保該人員從事該課題科研工作,杜絕與該課題無關人員的冒領勞務費的現象發生;財務部門對勞務費開支要密切關注標準是否合理,一旦發現畸高的情況,應協同院系、科研主管部門及時進行調查詢問。
高校管理部門除對以上關鍵風險控制點加強管理以外,本人認為最為重要的莫過于對項目負責人思想領域的教育,科研人員財務法律意識亟待增強。不少課題負責人主觀上認為科研經費是自己爭取的,想怎么用就怎么用。防腐意識薄弱,對被檢查、被審計的概率存在僥幸心理,從而助長了其作假造假行為的產生。因此,本人認為第一、高校應強化科研項目負責人責任制度。強化科研項目負責人意識,由責任人對項目負總責,除了對項目實施進展情況進行監督以外,還應對項目科研項目經費使用的合法性、合理性負責。第二、高校紀檢、審計、財務等部門應不定期開展各類國家法律法規、財經規章制度的培訓和宣傳,防微杜漸,讓課題研究相關人員真正從思想源頭上改變觀念,所有科研經費均納入學校賬戶,并不是其個人財產,都要自覺遵守國家相關的法律法規以及高校的相關財務規定,杜絕一切套取科研經費的不良行為發生,將經費真真正正地用到科研任務研究上;第三、高校應建立科研經費使用獎懲、財務信息公開及個人信用評價機制,從而更好地激勵和督促項目負責人合理、合規使用經費。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全國中央財政科研項目經費 “放管服”的改革的大背景下,高校要想把新政接的住,經費管的好,各職能部門必須協同配合,查漏補缺、建立完善的規章制度并加以落實到位,尤其對新形勢下產生的高危風險點要有相應的防范應急處理措施,把違法違規的苗頭扼殺在萌芽狀態,其次最為重要的就是科研人員自身法律法規、財務意識的培養和加強,高校應該從多種渠道做好這方面的培訓和宣傳。
參考文獻:
【1】《關于進一步完善中央財政科研項目資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見》(中辦發【2016】5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