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經濟和社會的飛速發展,建設創業型社會和創業型經濟已成為我國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因此,高校教育中的“雙創”教育變得尤為重要,也是近年來我國高校的重要研究課題。目前,高校的“雙創”教育研究主要是“雙創”教育的教學模式、教學體系等方面,并沒有針對不同專業進行“雙創”教育研究,而關于園林類專業的“雙創”教育研究更為少見。本文通過對我國高校“雙創”教育的發展現狀進行分析,結合一些實際的教學經驗,以唐山職業技術學院園林技術專業為例,對“雙創”教育進行研究。
關鍵詞:創新;“創業”;雙創教育;園林專業
基金項目:高職院校園林技術專業“雙創”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2017年河北省教育廳:人文-教育科學規劃,項目編號:GH172036
中圖分類號: G642; TU986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j.cnki.jlny.2018.18.053
1 我國高校大學生“雙創”教育現狀
2015年,李克強總理在夏季達沃斯論壇上提出“雙創”,并強調“雙創”是擴大就業的有力支撐。自“雙創”提出后,各級政府部門、各高校加快了創新創業工作的推進和開展,創業教育和培訓相繼成為各高校的常設課程或選修課程。昆明理工大學構建了獨具特色的“培土、播種、育苗、護果”的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生態鏈,對我國高校“雙創”教育的發展具有指導意義。清華大學認為培養創新創業人才,教育要先行。大學教育要著重引導學生強化創新意識、培育創業精神、訓練創造能力,要打造可持續、多樣化的創新創業教育平臺,在開放環境中培養創新創業人才。我國高校大學生雙創教育自提出以來,各高校也針對“雙創”教育進行了研究與實踐,但目前還缺少對高校不同專業“雙創”教育的研究,并且有些研究只是停留在研究階段,并沒有實踐。本文以唐山職業技術學院園林技術專業為研究對象,對園林技術專業“雙創”教育進行研究。
2 “雙創”教育的教學模式研究
以學生為中心是高校進行創新創業教育的宗旨,學生作為創新創業教育的主體,通過確立創新創業的科學理念、探索適合高校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教學方法,努力構建創新創業人才體系。根據每一位學生自身的條件及其就業需求,進行創新創業知識教育的差異化和分層次供給,實現對所有學生進行創新創業教育。針對不同專業的學生,建立不同創新創業的教學模式,采取相應的教學方法與手段,而不是千篇一律的去談創新創業教育。
3 “理實合一”的推動高校“雙創”教育
建立完整的創新創業理論教學體系,是保證創新創業教育順利進行的理論基礎。將 《創業教育》《職業生涯規劃》《就業指導》等課程貫穿到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和知識儲備。同時增加相關創新創業類選修課程,如《創業思維》《市場營銷》等,定期開展創新創業類的學術報告會、建立“雙創”教育論壇、聘請相關專家或者成功創業的企業帶頭人進行講座等,幫助學生擴大視野,促使其掌握較為系統和深層的創新創業知識。
同時為學生提供真實的創新創業平臺,由教師和企業共同指導學生,完成其創新創業計劃,并實施。實現高校和企業“二幫一”式的雙創教育。
唐山職業技術學院園林技術專業,將《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就業指導》《市場營銷》等課程作為園林專業學生的必修課程,增加了學生創新創業的理論基礎,培養學生創新創業意識與能力。建立“啟航工作室”,由專業教師帶領,同時聘請相關企業指導,打造園林專業學生創新創業平臺,鼓勵學生自主創業,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思維,幫助成立了“花言草語”公司,并且參加了大學生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獲得了優異的成績,入駐了學校的創客空間,得到了學校的大力支持。為增加學生創新創業的能力,與10個園林相關企業建立了校企合作委員會,實現了企業——高校的融合,共同指導學生的創新創業活動,實現了理實合一的雙創教育。
4 結語
創新創業教育的開展,是近年來高校教育的一項重要改革,從傳統的畢業分配式就業,到學生和企業的雙選就業,再到學生的自主創業,逐漸實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就業。創新創業教育,是高校學生完成自主創業的基礎與保障。通過建立健全完整雙創教育的理論和實踐課程體系,培養學生的創業意識與熱情,提高相關企業的參與度,為學生創新創業活動作出指導,培養學生的創業能力。
參考文獻
[1]謝和平.以創新創業教育為引導 全面深化教育教學改革[J].中國高教研究,2017(03):1-5.
[2]匡瑛、石偉平.職業院校“雙創”教育辨析:基于現實審視與理性思考[J].教育研究,2017(02):97-103.
[3]趙繼.以“雙創”教育理念引領本科教育改革[J].中國大學教學,2016(08):7-11.
[4]馬永斌、柏.大學創新創業教育的實踐模式研究與探索[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15(06):99-103.
作者簡介:張英,碩士,講師,研究方向:園林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