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梅
[摘要]血液凈化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稱它為透析。它確保血液凈化的順利進行,防止體外循環凝血從而引起的血液缺損。在凈化過程中,把患者體內的血引流出來,引到凈化裝置中,經過技術處理,把其中的病變物質去掉,凈化血液,把疾病治療好。血液凈化防止血栓性疾病,預防炎癥,提高血液凈化的生物相互容解,提高血液凈化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關鍵詞]血液;凈化;抗凝;治療
[中圖分類號]R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05.38.02
血液凈化要考慮患者是否有遺傳性出血性疾病,以前是否患有腦血栓、靜脈血栓、心肌梗死、動脈栓塞、等血栓性疾病。病患者是否長期使用抗血小板藥物和抗凝血藥物。對處于血壓透析狀態的患者,要學會自我調理,完善自身身體功能,能充分吸收營養,補充必要的元素,讓身體各種器官正常運行。
1篩查患者治療前的凝血狀態
凝血應篩查纖維蛋白原和凝血酶時間,了解凝血共同途徑狀態,如果篩查患者上述各項指標均延長,則提示患者的凝血共同途徑血中存在抗凝物質及異常。血液高凝狀態、凝血、出血、止血,是臨床最常遇到的情況。對抗凝藥物要正確的使用,以及考慮使用后將出現的結果,結合患者本身情況,作出準確的判斷,讓患者盡快的恢復。
2抗凝劑選擇的合理性
對那些以高血壓性腎損害、糖尿病腎病疾病為原發疾病,患者在透析過程中,不要吃大量的降壓藥物,快速降壓影響治療效果。高血壓嚴重的患者可以使用小劑量、作用溫和的降壓藥,定期檢查血壓是否正常,要進行監測,間隔在15分鐘到25分鐘,如果出現血壓偏低,要及時處理,讓血壓恢復正常。
對那些骨代謝正常,沒有明顯的脂代謝,也沒有出血性疾病的發生。凝血酶原時間正常、血小板計數符合標準、國際標準化比值正常、血漿部分凝血活酶時間正常,可以選擇普通肝素作為抗凝藥物進行治療。
對那些有明顯出血的患者或者出血反復出現的患者,或者凝血時間過長和國際標準化比值明顯延長的患者,可以選擇阿加曲班,或采用無抗凝劑的方式實施血液凈化治療。
對那些臨床上血小板數量基本正常,沒有活動性出血性疾病,但是凝血酶原時間不正常,骨代謝和脂代謝的病變程度比較重,國際標準化比值輕度延長,血漿部分凝血活酶時間異常,有潛在出血風險的病人,選擇低分子肝素作為抗凝藥物是正確的。
3如何進行抗凝治療
根據患者的不同情況,確定抗凝治療。每個患者都有自己的生活習慣,工作差異,還有年齡上的區別,性別不同,病人本身的凝血功能不一樣,每個患者發病的情況不一樣,需要醫生制定具體方案,對癥治療,應實施凝血狀態監測。
考慮患者的凝血狀態,篩查非常重要,在血液凈化過程中,體外抗凝一定要充分,考慮是否容易出血,不要讓血液凈化抗凝治療受太大的影響。所以,不僅要監測患者全身的凝血狀態,而且還要監測體外循環管路中的凝血狀態。采集血液凈化管路靜脈端的樣本,疏通患者血液體外循環管路,因此,注重觀察凝血指標的檢測,體外循環的凝血狀態是否達標。同時采集血液凈化管路動,要把兩者結合才能客觀地判斷血液透析過程中的凝血狀態。
血液凈化術后觀察,監測患者在進行抗凝治療后凝血狀態是否正常,對于沒有恢復正常的,要盡快治療。同時考慮出血量是否很大,如果效果不佳,重新考慮血液凈化過程中抗凝劑的種類和劑量選擇,所以,血液凈化前和結束后凝血狀態的評估是全身凝血狀態的監測。
4抗凝治療的并發癥與對應處理辦法
4.1抗凝不足引起的并發癥主要包括
透析過程中或結束后發生血栓栓塞性疾病,透析器和管路凝血。
(1)原因分析
①透析過程中抗凝劑劑量不足。②因患者存在出血傾向而沒有應用抗凝劑。③患者如果有蛋白尿,而且量很大,有些患者是先天性引起的,抗凝血酶缺乏或不足,在選擇抗凝藥物的時候,可以考慮用低分子肝素或普通肝素進行治療。
(2)預防與治療
①認真觀察患者血液凈化前后的變化,檢測凝血狀態,確保血液凈化抗凝治療成功,對凝血狀態充分篩查、確定對患者的抗凝治療方案。②在治療過程中,患者有可能出血量大,有條件的單位應盡可能選擇枸櫞酸鈉或阿加曲班作為抗凝藥物。采用無抗凝劑時應加強管路的監測和濾器,適當的用生理鹽水的沖洗,確保通暢。③出現血栓栓塞性并發癥的患者應給予適當的抗凝、促纖溶治療,發生濾器凝血后應及時更換濾器。
4.2出血癥狀
(1)常見原因
①抗凝劑劑量使用時不要過量,根據患者具體情況選擇劑量。②出血量比較大,并伴隨其它疾病。
(2)預防與治療
①患者凝血功能是否完備,通過篩查,制定抗凝治療方案。②血液凈化實施前應評估患者的出血風險。③在治療過程中出血少量屬于正常。如果是出血量大,而且止不了,應重新評估患者的凝血狀態,先是考慮減少藥物劑量,如果還沒有止血,可以考慮停止抗凝藥物劑量,甚至重新選擇抗凝藥物。
4.3抗凝劑本身的藥物不良反應
因肝素誘發的血小板減少,診斷使用肝素類制劑治療后,在一周內血小板下降60%以上,合并血栓、栓塞性疾病以及HIT抗體陽性可以臨床確診HIT,停止使用肝素一周后,血小板數可恢復至正常,可以確定病因,即產生抗肝素血小板因子復合物抗體。
因此,在血液凈化的抗凝治療過程中,一定能減少血液凈化過程中的交叉感染。避免將血液凈化窗口期的病人擴大化了,這樣也許會造成血液凈化成本的增加,減少血液透析中心傳染病的爆發,讓病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療。
本文編輯:李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