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幸平
摘要:閱讀教學是中學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很多老師的閱讀教學方法陳舊,導致學生閱讀興趣不高,在中考閱讀題中失分較多,現筆者從教學引入、教學重點、閱讀補充等方面入手,對閱讀教學進行簡要分析。
關鍵詞:閱讀教學;存在問題;解決方法
在閱讀教學中,有的教師教學方法陳舊,教學效果欠佳;有的教師在閱讀課上感到無從下手,閱讀教學成為令教師頭疼的問題。另外,學生在閱讀課堂上,因為沒有教師必要的、有效的教學指導,缺乏探索、概括、歸納信息的能力,逐漸失去閱讀興趣,害怕做閱讀題,造成在中考閱讀理解題中失分較多。
一、傳統閱讀教學方法的弊端
1、有的老師特“喜歡”閱讀部分的教學,認為這樣老師可以在講臺上淋漓盡致的講語法、逐字翻譯。殊不知,這種教學,嚴重抹殺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只能盲目地去接受,不會去認真地思考,更談不上新課改提倡的去實踐、去參與、和師生進行合作與交流。這樣學生會逐漸失去閱讀興趣,討厭上閱讀課,害怕做閱讀題。
2、有的老師認為閱讀就是多讀文章,于是隨便找些文章讓學生去讀、去寫,從不考慮學生的閱讀理解水平,讓學生去讀,導致有時文章太難,嚴重挫傷了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從而逐漸形成依賴教師告知答案的一種不良習慣,這樣,雖然學生文章讀的不少,在閱讀上花費的時間也不少,碰到同篇文章可能會得分,但閱讀能力不會得到實質性的提高。
二、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閱讀教學方法
1、教師首先要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
在閱讀課上,教師要從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出發,充分了解、運用學生的英語水平。在閱讀課上,讓學生通過不同的任務與活動,多參與、多實踐,提高學生閱讀理解、歸納文章信息的能力。把平時的閱讀教學當作培養學生閱讀興趣、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練兵場”。
2、每單元閱讀教學導入要新穎、多樣,讓學生有興趣去讀
教師可借助幻燈片、影音資料來展示跟閱讀文章有關的圖片或聲音。讓學生由體驗栩栩如生的圖片或聲音,自然地過渡到體驗文章,激起學生的閱讀興趣。如人教版九年級Unit 2 Reading 部分:He used to cause a lot of trouble ,可先找跟文章主人公有相似經歷的著名科學家愛迪生的一些資料來引入,引入時可讓學生暢談對他的了解。同時有意識地引入一些文章中出現的詞或短語:a problem child ,cause a lot of trouble ,give up,feel good about himself,etc。這樣,學生會感覺文章閱讀起來很有趣,可緩解、消除學生害怕上閱讀課的心理,學生記憶文章的字、詞、句也就較快。
3、結合單元知識重點,在閱讀教學中突出重點,達到鞏固知識與提高閱讀能力的雙重功效。如人教版九年級英語Unit 6單元重點是定語從句,講Section A 3a 時,可讓學生先通讀短文,然后教師可引導學生用定語從句歸納文章的主要信息,學生補充定語從句的后半句。如Yellow River Fisherman is a movie that is too long/does have a few good features/is made by Hong Tao ……學生說錯也無妨,這樣可讓學生在閱讀中主動思維,大膽實踐,提高學生理解、歸納信息的能力,為學生做閱讀題做很好的鋪墊。
4、以課本閱讀內容為基礎,抓住時機,確立單元主題,有針對性地找相關文章作補充,增加學生閱讀的廣度和深度,做好課本閱讀的延伸。如人教版九年級英語Unit 12主要講一些風俗習慣、餐桌禮儀等,教師可準備一些其他國家的禮儀的圖片或文章,如不同國家對時間、約會的態度、怎樣到朋友家做客、怎樣正確使用刀叉等,訓練學生閱讀、概括信息的能力,進一步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拓展學生視野。如人教版九年級英語Unit 1 Reading 部分 How do we deal with our problems?可找些承受挫折、挑戰自我的人物故事。通過閱讀讓學生學習更多處理問題的方法,提高學生承受挫折的能力,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使閱讀學習過程成為學生形成積極的情感態度的過程。
5、閱讀中,抓住文章的來龍去脈,教師給出關鍵詞,巧設問題,整體回顧文章內容或形象表演內容或分組討論。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訓練學生捕捉信息、歸納概括的能力,還可培養學生說的能力。如人教版九年級Unit 9 Reading 部分,給學生展示有關籃球的圖片后,給出幾個關鍵詞:basketball,equipment→history→development→,讓學生通過閱讀,理解短文大意,從中獲取并歸納與關鍵詞有關的信息,并用自己的語言或原文復述;也可進行比賽,說最多者,就是勝利者。
6、在閱讀教學中,以辯論課為形式,以課本內容為辯論內容,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在辯論課上,教師要把學生分成兩組代表正反兩方,然后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觀點去閱讀,去理解、歸納信息,然后教師以主持人的身份讓學生去陳述自己的觀點,在這樣的閱讀課上,可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競爭意識,適合采取此方法的有人教版九年級英語Unit 13 Section A 3a和Unit 15 Section A 3a、3b 部分。
7、課下,教師要找不同體裁的閱讀材料,讓學生去讀,如科普文章、說明文、記敘文、議論文等。教師要防止閱讀體裁的單一性,并針對自己學生的特點、知識水平,有針對性地多讀、多練。如自己的學生害怕讀議論文,教師可在了解學生閱讀水平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找議論文,并對文章進行適當的增加或刪減或改編,以降低文章的難度,提高學生閱讀的積極性。
總之,閱讀教學是中學英語教學中的重要部分,教師如能在閱讀教學中,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充分發揮自己的主導作用,做到形象引入,方法豐富,有效延伸,讓學生變“厭讀”為“悅讀”,從“要我讀”變為“我要讀”,學生的閱讀能力將會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博興縣樂安實驗中學 賈立英;初中英語寫作教學實踐[N];學知報;2010年
[2]河北省武強縣豆村中學 李佳毅;淺談初中英語寫作教學[N];學知報;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