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海岳
摘要:復述課文是語文學習的一種非常有效的方法,通過復述可以將短時記憶轉變為長時間記憶。復述課文不是簡單的、機械的背誦,而是在理解文章的基礎上,將材料進行整理,并運用自己的語言對文章的內容進行敘述。在敘述的過程中因為加入了學生主觀的理解,其中并蘊含著創造性的思維,這種創造性的復述方式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果。本論文以創造性復述課文為研究對象,對其具體的開展途徑進行了詳細的研究和論述。
關鍵詞:復述課文;創造性;創新
創造性地復述課文不同于機械地課文背誦,是要求學生在理解原文、并遵循原文的前提下,結合自己對文章的理解,并在此基礎上展現合理的想象,對原來的課文內容進行充實。這符合創新性語文學習的特點,也可以讓學生在創造性復述課文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想象能力。
一、采用課文補白的方式,對課文進行擴展復述
在學習的教材當中,一部分課文在細節上的描述過于簡單,教師在進行創造性復述的過程中,可以針對這一點,采用補白的方式,讓學生根據文章的情節,“添油加醋”進行合理的想象,并在此基礎上進行文章的補白復述。
例如,在講述《金色的腳印》的時候,文章中有幾處清潔比較適合補白,即:在老狐貍的努力下,被鎖住的小狐貍終于得救了。那么,老狐貍是如何營救小狐貍的呢?教師可以讓學生對其進行補白復述;還有正太郎掉下了懸崖,老狐貍也救醒了他,但是關于如何救醒的?書本中并沒有描述,教師也可以將此處作為補白點;狐貍一家與正太郎告別后,跑向樹林深處開啟了狐貍一家的幸福生活,那么,狐貍一家的幸福生活是什么樣子的呢?教師同樣可利用這一點作為補白點,讓學生對狐貍一家的美好生活進行想象,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復述。
二、改變文章原來的結構,引導學生進行創新性復述
每一篇文章都有自己的結構,通常我們所學習的課文主要有兩種,即:順序和倒敘。所謂的順序結構主要是按照事情發生的時間順序等,將事件的來龍去脈解釋清除。倒敘不同于順序,就是現交代事情的結果,給學生形成一種懸念,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在此基礎上進行文章的敘述。針對不同的課文結構,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創新性復述課文的時候,可以對文章的結構進行改變,將順序的課文改變為倒敘復述,將倒敘的課文采用順序的復述方式進行。
例如《錢學森》課文,采用了倒敘的方式,現講述了錢學森回國的航程,并在此基礎上介紹了錢學森回國的艱難歷程。對此,教師可以改變文章的結構,采用順序的方式,讓學生進行創新性復述。
三、改變文章的體裁,進行創造性復述
在進行創新性復述課文的時候,教師可對文章的體裁進行改變。通常這種創新性的復述方式,最適合詩歌的體裁的復述。教師在對詩歌體裁進行創新復述的時候,可以引導學生將其改變為記敘體裁。
例如,在進行《春夜喜雨》古詩的教學過程中,使人敏銳地抓住了春雨的特點,并且從各個方面對春雨進行了詳細的描寫。教師在講述完這一古詩之后,讓學生結合生活中對春雨的見聞,并展開充分的想象,以第一人稱對春雨的樣子、春雨過程中大地、花草樹木的變化,并在文章中表達出對春雨的喜悅之情,進行記敘性的創新性復述。
四、采用表演的方法,對課本進行創新性復述
在對課文進行創新性復述的過程中,針對課文中的某些文章可采用學生表演的方式,以演繹性的方式進行。通常,該創新性復述方式比較適應故事性的文章,尤其是對于一些篇幅較長的課文,讓學生在熟讀并理解課文的基礎上,采用分角色扮演的方式,引導學生對課文進行演繹。據筆者在教學過程中的實踐,這種創新性的復述方式深受學生的喜歡、
例如,《草船借箭》這一篇文章中,情節生動、非常適合學生表演的方式進行復述。對此,教師可讓學生分組進行角色扮演的方式,讓學生分別扮演諸葛亮、魯肅和周瑜,讓學生用表演的方式對文章進行演繹。在演繹的過程中,要求學生必須要結合文章中人物的特點,并配合肢體動作、神態、自己的想象力,對文章進行淋漓盡致的演繹。
五、改變文章的人稱,進行文章創新性復述
在所學的文章中,大多數記敘文是采用第三人稱的方式進行的,在進行創新性復述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對文章記敘的人稱進行改變,以實現創新性課文復述。例如,在進行《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進行創新性復述的時候,課文原來是用第三人稱的方式進行記敘的,在復述的時候,可以讓學生將第三人稱改變為“我”,以第一人稱“我”的口吻,對整個文章進行創新性復述。同時,這種創新性復述的方式,也使用于科普文章的復述,利用在進行《海洋-21世紀的希望》這篇文章進行復述的過程中,可讓學生以“海洋”的口吻進行。
結束語:
總而言之,創造性復述課文不同于機械的背誦,以及其他的復述形式,要求學生必須要在具體的課文復述過程中,采用更多的創新性思維、想象思維。同時要求教師必須要在鉆研教材的基礎上,對教材進行深層挖掘,并采取多種有效的措施,不斷推進創造性復述課文的進行。
參考文獻:
[1]夏瑛.創造性復述課文 ——在復述中創新[J].速讀旬刊,2016(9).
[2]諶瑋瑜.創造性復述課文──在復述中創新[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