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忠明
摘要:孔子曾說:"師者,人之模范也。“教師師德、言談舉止等都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是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保障。尤其是班主任,擁有多重身份,既是教書育人的教師,又是培養學生品德的領路人,還是生活中無微不至的朋友,再加上由于高中學生剛剛步入青春期,心理和生理都在發生著變化,青春萌動,再加上叛逆期,因此在新形勢的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如何做好本職工作是一件值得思考的問題。
關鍵詞:新形勢;高中班主任;管理;實踐與思考
引言:
隨著教育體制的改革,教育需要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和促進科技進步的需要,改變傳統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從傳統的面向考試教育的素質教育,轉變到注重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發展的綜合協調。所以說在新的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在此情況下高中班主任的觀念有所轉變,適應新課程改革,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探討一下新形勢下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
一 建立科學的課堂管理制度,讓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
有效的課堂管理制度應該是學生能接受的,尊重學生的身心發展,益于學生今后的學習,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還應是在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上建立的管理制度。建立一個完善的管理制度,并讓學生接受認可是班主任要考慮的,因為一個良好的課堂管理制度有利于約束學生的不良行為,有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讓他們知道什么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以便于形成對自己的約束力。
同時建立良好的課堂管理制度也有利于班級凝聚力的養成。所以說班主任要從思想政治方面對學生進行科[1]學的教育,讓學生對所建立的課堂管理制度自覺遵守。
二 精心組織課堂教學,多種活動滲透德育
教育家赫爾巴特說:“如果沒有道德教育不是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沒有教學,損失的目的和手段。”在教學中,應該積極采用一切有利條件,在授課過程中采取不同形式,多種德育方式并用的方法。在課堂中,同學們合作學習,不僅要向別人學習,還要為自己學習。這也是德育的重要形式之一。1.舉辦比賽以合作的方式有利于激發每個學生的競爭意識。為了達到共同的目標,都會全力以赴去努力,學生們都會為集體的榮譽而戰,大家努力完善自己,強烈的集體榮譽感在一舉一動就會展現出來。2.分小組練習,在課程開展的過程中,學習程度差的學生也應該得到尊重,能夠與程度較好的學生組隊合作,并很快把學生效率提高。有利于培養學生的上進心,養成持續鍛煉的好習慣。3.階段總結,老師要每周記錄學生課堂表現,并每周做總結,分析一周以來的不足和進步,為下一次上課吸取更多的經驗,從而更好的去進行課堂活動。培養學生的自我反思習慣,從而促進個體更好的發展。
三 利用溝通機制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一個良好的課堂氛圍和溝通機制是必不可少的。學生是有很多的需求的,他們需要精神上的財富,這一點需要由老師來給予,營造的良好氛圍能真正給學生一種家的感覺,讓學生在課堂學習時心滿意足。在建立這個和諧氛圍的同時,需要尋求廣大學生的意見,以人為本,尊重學生,廢除掉壞的建立好的,完善和優化并行,并尋求更優。尤其在現代班主任工作的策略之中,師生之間的溝通機制一定要有效并且是高效率的,還有要保證這種交流的渠道積極拓展。在完善課程管理機制的同時要懂得促進大家的交流,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高中生相對于初中生價值觀和世界觀都相對成熟,但比較于大學生稍顯青澀,看待事情不夠全面,且容易沖動,因此只有尊重學生的人格,建立平等、相互尊重和融洽的師生關系,學生才會在輕松、和諧、愉悅的氛圍中學習,才會對培養完善的人格起到促進作用。不僅需要被尊重利益,而且還要實現“充分的尊重,要求不越位”的教育本質。
四 加強自身建設,轉變工作理念
教學是教與學的雙向互動。班主任在教學過程中起著主導作用,是課堂教學的風向標。首先,要加強自身的思想建設,樹立育人的觀念。此外,必須有一個正確認識班主任地位的意識,負責任的開展班級工作,并起到育人的作用,必須利用教學的特點,傳播先進理念,正確認識教育中的局限性,但同時也要認清教育的重要作用,不妄自菲薄。堅持以學生為主體,重視學生的身心需要,逐步引導學生掌握科學知識,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在教育的各個方面踐行育人理念。其次,要加強個人知識儲備。掌握教學內容、難度和學生的地位,要有扎實的專業知識、技能,還要具備相關學科的基礎知識,能夠采取多種工作管理方式。最后,堅持自我學習、自我提升。時代在進步,隨著新課程標準的頒布和實施,要不斷錘煉自己,加強與其他教師的溝通,相互學習優勢,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這樣,才能把最先進、最全面的知識傳授給學生。
五 結語
在經濟和科技快速發展的時代,信息變得更加多元化,學生的思想每天都在接受著各種各樣的信息沖擊,給教育工作帶來了層出不窮的挑戰,班主任作為集體的管理者需要根據現階段高中學生心理發育程度和對世界認知的特點,從實際出發制定適當的策略,做好班主任工作的用時,建設良好的班級,還可以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教育水平,從道德、智力、體育、美、勞動幾個方面培養現代化的綜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李如密.新世紀教師教學藝術策略[M].中國青年出版社,2001:120.
[2]黃賢.新形勢下如何有效開展班主任工作[J].教育教學論壇,2010,(26)
[3]梁興斌.試論新課程背景下高中班主任的工作藝術[J].教育革新,2008,(01).
[4]任利.淺談如何做好高中班主任工作[J].中學教學參考,20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