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秋蘭
摘要:班級工作是幼兒園全部工作的縮影,班級工作的好壞不僅影響到整個幼兒園的辦園質量而且是關系到幼兒身心能否得以健康發展,家長能否安心工作的大問題,能否做好班級工作的關鍵在于教師,只有提高自身素質,樹立“以幼兒為本,以幼兒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采用先進的管理策略才能創建新型的班級集體,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
關鍵詞:幼兒;班主任;能力;健康
幼兒園是幼兒學習生活的啟蒙地方,幼兒教育也正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和重視。作為幼兒教育第一線的教育工作者---幼兒園班主任這個重要角色的工作內容也發生著相應的變化。幼兒園班主任是幼兒園各項工作順利開展和實施的重要角色,不僅僅要關心幼兒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還要用高度負責任的態度帶領配班老師共同培養整個班級幼兒的安全意識、生活衛生等養成習慣,并注重幼兒身心健康、社會交往能力、語言表達、審美意識,啟發幼兒的想象力,培養幼兒的創造性思維和實際動手操作能力。順利開展幼兒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保障之一,就是幼兒園的班主任們。這是幼兒教育能夠順利進行的根本立足點,通過班主任在教學活動中對幼兒加以適當指導和管理,不僅可以提高幼兒教育教學的工作質量、還能幫助幼兒培養和形成良好正確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為幼兒的終身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1.提高自身管理水平
專業的幼兒園班主任是做實做好幼兒教學管理工作的基本條件。因此幼兒園班主任則要求自身身體素質良好、有強大責任心和耐心、有多年幼兒管理教育經驗。與此同時,幼兒園班主任要重視班級管理工作,要定期參加幼兒園班主任管理方面的專業培訓和知識講座。每周一次班主任會議,在會議上班主任要匯報總結本班級近期的管理工作情況,班主任之間就如何做好特色班級文化、如何開展班級活動、成為一名優秀班主任的方法等等進行深入討論和交流,在聽取學習和借鑒其他優秀班主任的管理方法的同時意識到自身在管理工作上的不足,并且及時加以調整和完善。讓幼兒班主任通過不斷學習和總結來提升自身的業務水平和管理能力。
2.了解和關愛孩子
孩子是班級工作的主體,我們的一切工作都是為了孩子的成長與發展。我們管理孩子不是為了限制孩子,而是在于給孩子更大的空間,掌握必要的規則,更好地去適應社會。個性是在一定的社會環境和教育模式下形成的相對穩定的個人品格,是一個人區別于他人的獨特之處。良好的個性意識和個性特征強烈地影響個人創造力的發展,是人才成功的要害素質之一。對于一個班級的每個孩子又各具有自己的特點和需要,他們有自主性、獨立性、有自己獨立的人格,他們是發展著的,能動的個體。因此,作為教師,我們應該注重幼兒的個性發展特點,多角度地去評價每一位幼兒。同時,我們在日常的教學治理中,應該加強對個性化的教育。這樣才能使我們的孩子各種能力得到更好地發展。當然幼兒的個性形成是一個長期而艱苦的過程,這就需要每個教師有教書之熱情和育人之愛心,有耐心,有奉獻精神,因勢利導,因材施教。
3.創設育人環境
環境無聲但人有心,和諧自然的環境可以讓有心的人感受到快樂、寧靜。隨地吐痰、亂扔垃圾,是不和諧的;刻板的教育是無趣的。寬松、愉悅、溫馨的活動氛圍,讓孩子樂在其中,學在其中。校園的環境體現著校園的文化,美好的校園環境應該是適合孩子年齡特征的,哪怕一個小小的角落,也能體現教育者的教育理念。對幼兒園的孩子來說,墻上的標語會讓他們停止腳步去看一看,讀一讀,一幅畫、一個迷宮圖、一堵攀巖墻,會讓他們樂而忘返。因此,校園的環境衛生,教師要做好榜樣,使孩子在不知不覺中,養成愛護環境的好習慣。精神環境看不到,但能感覺得到。沒有訓斥聲,沒有摔玩具聲,只有輕輕的耳語聲,稚嫩甜美的兒歌聲,悠揚流暢的鋼琴聲……這樣的環境,會是一個快樂的兒童樂園。
4.完善班主任管理機制
班主任的各項管理規章制度必須加強完善。班主任堅持每個學期都要寫學期管理總結,每個月都就班主任管理工作召開例會。班主任在每個學期前都要根據本學期幼兒園和幼兒保教活動制定相應的工作計劃,另外,幼兒班主任要對每天的幼兒管理工作進行總結和反思,明確在管理工作中的進步和不足,并且針對存在的不足提出相應的有效解決措施,使得幼兒管理工作能夠在不斷調整中得到進步與提升。在此基礎上,幼兒園要建立健全對幼兒園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核查制度。定期深入展開幼兒園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檢查活動,比如幼兒園可以在園區的各個位置安裝監控設備,對幼兒園班主任的管理工作進行監督。讓幼兒園班主任能夠正確認識自己的工作,這樣他們就會在工作中展示自己的能力,創新管理辦法 。
5.家校聯合,共同管理
在家長實際工作中,我們了解到:許多家長都認為幼兒的身心和諧發展是幼兒園的事、是教師的事;另外,現在都是獨生子女,孩子在家都是嬌生慣養,因此有些工作開展的不是很好。為了保證班級治理的順利進行,取得最佳的效果,我們在學期初召開了家長會,在家長會上向家長介紹我們將要開展的一些工作、幼兒開學來的一些情況、家長將要配合的一些事情、提出家園合作的重要性等,當然對于大班,主要是幼小銜接工作,這樣就提醒到了家長,讓家長共同投入到孩子的入學準備中,還讓家長了解到,只有家長切實地參與,才能促使幼兒身心和諧地發展,才能使我們的班級管理得更好。教師對家長每天的接待工作,也是一種家園交流方式,這直接關系到幼兒園的聲譽和形象。因此,對家長的要做到熱情周到。要真誠接待每位家長,笑迎家長,笑送家長,做到手勤、口勤。
總之,教師要有一顆敏銳而細致的心,處理好每一件事情,切實為幼兒,為家長營造一個寬松、和諧、安全、衛生、舒適的精神環境和物質環境,使教師、幼兒、家長之間始終處于一種協調平衡的狀態。班級工作既要務實,又要創新,要與時俱進。既要做好教師的組織者、協調者,又要做好幼兒的教育者,管理者。既要互相合作,又要明確職責。這樣,班級工作才能在和中求穩,穩中求勝,從而把班級工作做得有聲有色。
參考文獻:
[1]申志榮.幼兒園班主任管理工作藝術探微[J].亞太教育,2016,0(17):147-147.
[2]程月菊[1].淺談幼兒園班主任管理工作藝術[J].中國校外教育:中旬,2012,(10):146-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