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青梅
摘 要:數學教育是培養學生思維能力、激發學生創新意識的重要途徑,在小學階段數學學科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視的。但是當前的小學數學教學中還存在一定問題,需要教師直面傳統教學的不足,創新教學策略,促進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以學定教的教學策略體現了對學生的主體地位的尊重,是一種具有科學性和高效性的教學方法,將其應用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有利于教學設計的合理性提升,是構建高效小學數學教學課堂的重要手段。本文集中分析了以學定教教學策略在小學數學活動中的應用,旨在為我國小學數學教育注入新的活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以學定教;策略;應用途徑
引言:
新課改背景下,學生在教學活動中作用逐漸突顯出來,由此可見,課堂教學策略也應該基于學生的主體地位進行相應的調整。以學定教的教學策略強調在教師的教學指導作用發揮的前提下,基于學生的學習需求,教師給學生一定的自主學習空間,學生能夠主動參與到每個教學環節中,在師生配合下,實現對高效課堂的構建。
一、鼓勵學生發現并探究問題
基于學生的主體性,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鼓勵學生主動發現和探究問題,提升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引導學生在教學活動中鍛煉自身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具體來說,教師可以設置一定的問題教學情景,例如,引導學生利用“乘除法”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結合多媒體為學生展示有關“拔蘿卜”的圖片,然后輔助圖片進行相應的文字說明,“小白兔和小黑兔一起拔蘿卜,小白兔拔了7筐,小黑兔也拔了7筐。每筐都有18個蘿卜,小兔子們一共拔了多少個蘿卜?”,學生在帶有趣味性的應用題型中能夠鍛煉他們的思維能力,并且在相互討論中能夠提升語言表達能力。
二、教師要注重適時發揮教學指導作用
盡管以學定教模式下學生是教學活動中的主體,但是小學生在自主意識上還有所欠缺,依然需要教師有針對性的發揮教學指導作用,起到“點撥”的作用。例如,對 “間隔排列”知識學習過程中,學生通過觀察主題情境圖很容易發現小兔與蘑菇、木樁和籬笆以及夾子和手帕之間一一間隔排列的現象,同時也能通過數一數并填寫書上的表格發現每組的兩個物體在數量上總是存在相差“1”的規律。至此,似乎“規律”已經找到,教學是否就止步于此呢?[2]很顯然,教學核心內容并不僅僅是這樣,因此需要教師結合教學目標進一步引導學生展開探究,“為什么每排兩種物體的數量都相差 1 呢?”“怎樣排兩種物體數量就相等了呢?”[3],教師需要聚焦教學重點,讓學生通過實際計算和觀察找出兩種數量之間的對應關系,教師幫助學生理清教學重點,課堂教學效率顯著提升。
三、引導學生反思,提煉升華效果
在課程教學結束后,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經驗,幫助學生提升課堂學習效果,促進學生知識能力的提高。例如,在教學《三角形的面積》的時候,在課堂教學結束后,教師需要引學生對整節課的教學內容進行反思和回顧。學生對三角形面積的推導公式有不同見解,教師對學生發表的看法進行補充,繼續展開反思和追問:推導三角形面積和平行四邊形面積都運用了哪些方法呢?學生在教師的引導基礎上回答問題,“割補或者拼圖法”,使用已經學會的圖形面積計算方法和新的圖形建立聯系,將新圖形進行轉化,進而推導出面積公式[3]。
四、延伸數學課堂教學內容
為優化小學數學教學效果,教師需要針對性進行課堂教學內容的延伸和擴展,在以學定教的教學理念指導下,教師應該讓課堂教學形式和內容都展現出多元化的特征,基于學生的生活經驗開展教學活動。教師不僅要將學生看作知識的接受者,更應該將學生看作是知識的主動學習者,進一步結合生活實際為學生帶來不同的學習體驗,提升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實現數學教學目標。例如在 “時 、分 、秒”的知識內容教學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認識時間的意義,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通過網絡進行時間概念的查找,為課堂教學內容的延伸做準備,同時提升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教師也可以結合教學內容進行創新教學設計,收集一些名人珍惜時間的故事和學生分享,使學生逐步理解時間的概念,樹立起珍惜時間的意識,這對學生的現實生活是具有積極意義的。將數學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生相聯系能夠實現對內容的多元化呈現,是提升課堂趣味性的重要途徑,學生在教學內容延伸的過程中親身參與到教學活動中,達到了學以致用的教學效果[4]。
結束語:
綜上所述,以學定教的教學模式下,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顯著提升,教師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為學生的主體作用發揮奠定了良好基礎。盡管以學定教的教學模式具有很大的應用優勢,但是在實際教學活動中,很多教師對于高中教學模式的應用水平不高,需要教師進一步開展教學研究,基于學生的特點展開教學策略應用,充分尊重學生的差異性,強化和學生之間的有效交流,讓學生在相互幫助中提升自身的知識能力。教師也應該積極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
參考文獻:
[1] 焦嬌 . 淺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策略 [J]. 學周刊 ,2014,12(02):205-206.
[2] 陳星學 . 小學數學課堂師生有效互動策略的研究與體會[J]. 教育教學論壇 ,2014,32(03):199-200.
[3] 蔣敏杰 . 小學數學高質量的課堂交往互動探究 [J]. 江蘇教育研究 ,2015,23(03):95-100.
[4]宋博.淺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5,21(12):178-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