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華英
摘要:信息時代的來臨和信息技術的一日千里及其對各個領域的沖擊,各國都把發展教育信息化作為新世紀教育發展的一項重大戰略目標,加快信息技術在各學科教學中應用,使本國的教育在世界教育改革競爭中保持領先地位。如何將現代信息技術有效地應用于小學綜合實踐教學當中,發揮現代信息技術的優勢,使之服務于學科教學,改變教師的教育觀念、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提高學生的各種能力,真正實施素質教育,本文作了一些初步的探討。
關鍵詞:現代信息技;小學綜合實踐;教學;應用
21世紀是一個以信息為主導的世紀,如何將現代信息技術有效地應用于小學綜合實踐教學當中,發揮現代信息技術的優勢,使之服務于學科教學,改變教師的教育觀念、教學方式,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提高學生的各種能力,真正實施素質教育,是筆者一直思考和嘗試實踐的問題。
一、現代信息技術在小學綜合實踐教學中應用的意義
素質教育很關鍵的一個方面就是要對傳統的教育結構、教育方法和教育模式進行變革,運用現代教育理論和現代信息技術,能通過對教學過程和教學資源的設計、開發、利用、評價和管理,實現教學優化的理論和時間。信息技術在教學中應用的優勢是:多媒體展示的集成性、大容量存儲的豐富性、高速傳輸的便捷性、人機交互的操作性、超時空交流的共享性。其教學的特殊功能表現為動態模擬戰士,信息資料查詢,模擬操作、協作交流,反饋練習,多媒體情景創設等。正因為現代教育技術能充分體現教學的規律和特點,可以很好地突破過去那種“一本書、一張嘴、一支粉筆、一塊黑板”的傳統教學模式,形成以學生為主體,形象化、主體化和實體感為主要特征的交互教學模式,使學生身臨其境,深入淺出,在有限的時間內極大地提高教學效果,真正實現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變。
“新課程標準”的實施,以及區“研學后教”課堂改革以來,利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改革,并使之與綜合實踐課程有效整合,培養學生獲取信息、傳輸信息、處理信息、運用信息的能力,提高學習效率,使之成為21世紀知識與能力并進的創新人才,這是教育現代化所要求的探討。
二、現代信息技術在小學綜合實踐教學中應用的時間探索
下面我將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就信息技術在小學綜合實踐教學中的應用作一些初步的探討。
“綜合實踐探究是綜合實踐學習的核心”,綜合實踐課程是以提高學生綜合實踐素養為宗旨,以探究綜合實踐問題的過程為中心,以主動參與、親歷過程、協同合作、發展個性為基本特征的綜合性、實踐性、開放性的綜合實踐課程。利用網絡環境,給學生提出學習任務,通過上網查詢、人機交互等方式,讓學生在不斷克服困難中完成任務,并培養學生通過網絡搜集信息和整理信息的能力。這種探究性學習是最能體現網絡特性和最有利于21世紀二三十年代新型人材能力素質培養的另一種重要教學模式。
對《垃圾分類從我做起》這一主題活動的教學,我改變了另外一種方法就是嘗試讓學生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采用合作式的方法來開展本主題教學活動。在講到紙做的物品、紙的發明及節約用紙方面,讓學生自由組成6人小組,采用信息網絡搜索查找資料的方法,使學生學習到了很多課本知識學習不到的東西,我把同學們分成兩大組,一組是家里有電腦的應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網絡學習及學生的合作學習,另一組是家里沒有電腦的進行常規教學,最后通過問卷、學生收集的資料發現,小組的反應各不相同,常規的教學的小組答案幾乎相同,收集的資料相差無幾,都是平時范圍內的基本的常識,對于垃圾分類的內涵還不夠清楚。通過信息網絡學習及合作學習的小組資料來看,樣式各有不同,有很多小組收集的垃圾分類的資料有很多老師不知道的,他們可能通過網絡查找出正確的名稱,(常規教學是無法做到的)有些小組還收集到垃圾分類的意義,國家頒發的相關的文件等。而且他們對垃圾分類的認識的視野較開闊,不會處于一個較狹小的范圍之內。進行網絡學習的小組可以提出大量節約措施,常規教學的學生有時誤解成不要亂丟垃圾。這一課的教學中學生們的興趣盎然,積極參與,課后還設計了一個有關垃圾分類的研究專題網站。現代信息技術能激發學生們的探究興趣,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實踐證明將現代信息技術應用于小學綜合實踐教學,確實能有效地推動綜合實踐探究學習活動的深入發展,在探究課程開發建設上開辟了新天地,找到新的增長點。
三、現代信息技術在小學綜合實踐教學中應用需要注意的問題
現代信息在小學綜合實踐中的應用實踐當中,我們感到需要注意以下問題:
信息技術應用于小學綜合實踐的教學,其中計算機、網絡只是作為輔助手段引入課堂教學。而且計算機基本知識與技能的掌握需要一個較長的循序漸進的過程,教師和學生掌握信息技術的基本知識與技能還欠熟練,尤其是小學生,往往因相關同步知識不具備而使輔助教學本身遇到障礙。
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并不等于放棄教師的主導作用,而是教師主導作用的側重點發生了變化。然而,有些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把主體回歸的課堂變成了主體放任自流的課堂,過度弱化了教師的作用。在教學中出現了放手讓學生在網絡中自學而不進行監控,在討論區中自由發言而不圍繞主題的現象。這樣,在網絡環境下學習的優勢不但沒有發揮出來,而且連傳統教學的任務也沒有完成。
教師應在實際教學中系統考慮教學活動諸要素和諸環節的相互作用,在教學過程中運用多種方式優化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激發學生積極參與。學生通過信息技術、多種學習策略和多種活動形式主動學習的同時,不斷地將反饋信息傳遞給教師,教師根據學生的反饋,不斷地對教學過程實施隨機調控,達到和諧共振的狀態。
信息技術在小學綜合實踐中的廣泛應用以及信息技術和綜合實踐課程整合的深入,對傳統的課程理念、課程內容以及教學方法正在產生深刻地變革,從以教師為中心的講解傳授的進程轉變為探索發展、自主學習、協商討論、意義建構等以學生為主體的進程。我們一定要積極將信息技術應用于小學綜合實踐教學,努力探索信息技術與綜合實踐課程整合的方式方法,為加快實現現代教育信息化做出努力。
參考文獻:
[1] 《中小學教育技術應用叢書》上海科學普及出版社, 2002
[2] 《小學教育基礎理論知識/現代教育技術基礎分冊》作者 徐龍海 編者 陶秀英 中國檔案出版社,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