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子瑩
摘要:作為一名即將邁入師范學院的學生我能深切體會到教師為提高教學質量,推動教育事業蓬勃發展所作出的不懈努力,本文通過對師范學院地理教學的出路進行研究,以期為提高我們學生學習效率提供依據。
關鍵詞:師范學院;地理教學;
師范學院是向當今社會培育優質教育人才重要教學場所,為此教師在新課改指引下極為關注我們學生的課堂表現,探析我們從業能力及核心素養所處層級,然而當前師范學院地理教學仍存在課時較少、教學方法滯后、實踐課程少等問題,影響師范學院地理教學成效,為此我們學生作為助力師范院校教育事業穩健發展的核心人物之一,結合實況研究其教學出路顯得尤為重要。
一、師范學院地理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當前師范學院地理教學課時較少。我們師范專業的學生需要學習較多的內容,這與課時緊張形成一對顯著矛盾,為在有限時間內落實更多教學內容,教師根本無暇估計我們學生地理知識學習實況,師生互動無法發揮積極效用,徒增我們學生地理學習壓力。除既有課時較少引起教學矛盾外,教學內容重疊、交叉,缺乏體系性,浪費大量課時,降低我們學生地理學習效率。例如,有關政治地理的內容被規設在人文地理教育模塊中,中國地理授課比重明顯少于世界地理,影響師范學院地理教學綜合質量,提高我們學生地理學習效率的教育目標淪為空談。
2.當前師范學院地理教學方法相對滯后。有些師范學院教師認識到以我們作為課堂教學主體的重要性,并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向我們反復重申“以人為本”教育思想,引導我們樹立生本教育意識,然而當前師范學院地理教學方法相對滯后,無法有效落實該教育思想,我們學生雖得到了最為基本的關注,也能得到教師的指導,但教學方法相對滯后的現象仍然存在,影響我們學生地理學習成效。
3.當前師范學院地理教學缺失實踐課程。通過實踐我們學生能更好的鞏固所學知識,在實踐中累積經驗,明晰自身學習缺陷,為建設符合我們學生學習需求的自主學習體系奠定基礎。然而,當前師范學院地理教學實踐課程相對較少,僅有的野外實習也無法落實地理教學目標,同時許多學生反映師范院校地理教學實習期較短,通常情況下僅為“一過性”,培養我們學生核心素養的教育目標淪為空談[1]。
二、師范學院地理教學出路
通過對師范學院地理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可知,當前地理教學課時少、缺失實踐課程、教學方法滯后,已經成為阻滯師范學院地理教學事業蓬勃發展的重要因素,為此我們學生應積極向教師反饋自身學習心得,向教師發出我們期待優化該教學體系的心聲,為師范學院地理教學探尋出路。
1.優化師范學院地理教學課時比率。師范學院應傾聽我們學生對地理學習的心聲,調整地理教學課時,適當追加授課時間,教師則應從教學實況出發,從我們學生學習訴求出發,從地理教學內容出發,合理分化教學模塊,避免出現教學內容交叉,教學目標模糊,擾亂我們學生學習節奏消極現象,提高我們學生地理學習效率。
2.轉變師范學院地理教學方法。師范學院作為培養教師的搖籃,我們學生將受到教師教學風格、教學方法極大影響,為此我們學生需要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掌握先進教育方法,拓展教學思路,掌握教育內容,提升教學能力。例如,為突出我們學生教學主體地位,我們可在“小組合作學習法”加持下,展開協作探究,分享自主學習成果,培養我們學生互幫互助、研究分析、口語表達等核心素養,同時合作學習還能放大我們質疑的聲音,這些“質疑”均是我們學生思維的“閃光點”,也是教師課堂教學“立足點”,使我們學生自主學習與教師教學形成交互關系,為構建高效課堂奠定基礎。再如,我們學生可在現代教育技術,如互聯網、遠程教學等方法支持下進行自主學習,提高我們學生地理思維活性,用圖片、聲頻、文學著作、視頻等資源轉變并充實原有教育內容,滿足我們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同時教師與我們學生可借助互聯網進行實時溝通,針對地理學習問題進行探討,突出我們學生教學主體地位。
3.追加實踐課程。實踐是夯實基礎知識的必由之路,實踐是檢驗學習成果的重要標準,實踐是鍛造我們學生核心素養的主要手段,為此師范院校應適當追加實踐課程,重視實踐課程,我們學生會通過實踐向教師反饋最真實的學習體悟,繼而引導教師優化教學體系。例如,學校可為我們提供穩定、高效的實習場所,通過頂崗實習感受自身在學習過程中的缺陷與優勢,以此為由完善學習體系,為提高自身職業素養、地理教學實力奠定基礎[2]。
結束語:
綜上所述,師范學院作為培養優質教育人才的教學場所,需要我們學生秉持自省精神,在教學過程中感受教學實況與自身學習成長的矛盾之處,將其反饋給教師,使其成為優化師范學院地理教學體系的重要依據,同時提升我們學生教育思維活性,使地理課程通過優化課時比率,豐富師范學院地理教學方法,追加地理實踐課程,提高其教學質量,達到培養我們學生核心素養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鐘順清,瞿揚.版圖版畫在中學地理教學中的應用[J].教學與管理(理論版),2018(4):91-93.
[2] 白明英,史彥雍,沈欣婷.高中地理教師微課教學行為的偏差及其矯正[J].教學與管理(理論版),2018(3):109-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