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小敏
摘要: 英語課堂中采用合作學習的教學策略,使學生在與其他同學相互合作的過程中, 培養語言表達的能力以及與他人溝通的技巧,使他們在交流的過程中學會傾聽他人的意見和觀點,并通過合作學習,掌握方法,豐富知識,提高能力。這是一種倡導自主學習及合作探究的新型的教育教學方式。
關鍵詞: 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合作學習
傳統課堂的教學多以教師為中心,學生總被牽著鼻子被動地學習。合作學習的課堂能很好地解決傳統課堂中的弊病。新型的師生關系以生為本,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引導學生掌握有效的學習策略,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品質,為他們后續的學習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本文通過課改例談,闡述合作學習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應用。
一、合作學習,師生共融同發展
新課標倡導下的合作學習,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他們愉快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去,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以PEP教材四年級英語上冊Unit 3 My friends A Lets learn一課為例,教師為我們展示了這樣的一堂課。這堂課的教學目標如下:掌握四會單詞tall,strong,short,thin,friendly,quiet;熟練運用句型 Hes…介紹人物的性格和外貌特征;能夠使用Who is he?詢問和回答,并能熟練運用His/Her name is…進行介紹和描述。
以下是這堂課的幾個教學片斷的分析:
新知呈現,“小老師”站出來,“大老師”隱起來 ---- 師生角色,互換共融
在歡快的Lets do環節的熱身后,師生對話引出了Super teachers time環節。在此環節中,小老師們躍躍欲試,都想大顯身手。如教學“strong”一詞,學生施教如下:
(P1為小老師, Ps為全體同學)
P1:Follow me.
Ps:Follow you.
P1:Strong,strong,/? /,/? /,/? /
Ps: Strong,strong,/? /,/? /,/? /
P1:Who can try?
P2,3,…:Let me try.
P1:Group 1,please.
G1:…
P1:Wonderful!
…
在這樣的環節里學生們像模像樣地扮演著小老師,時而組織,時而示范,時而抽查,時而評價,過足了一把教師癮。站上去的小老師的講授是準確的時候其他同學會一起跟讀,當小老師的教授不準確時,其他同學會隨時站起來進行糾正,讓山外有山,師外有師成氣象。 此時教師“隱”下去的條件充分,因而“隱”而有道。
鞏固操練,“大老師”小起來,“小老師”大起來 ---- 攜手共進,放手前行
教師在課改課堂中的角色該隱時要隱,但該顯時還得隱而不退。
本課中,教師頗有心思地給學生提供了姚明、何炅、謝娜等學生熟悉的公眾人物圖像,引導學生使用目標語言“His name is… Her name is…”來學習和描述;在熟悉的名人效應下,學生學習的興趣早已被激發。順著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不動聲色地走到學生中去,親切的在一位學生旁俯下身子,以微笑和手勢請起,全體同學便默契的用His name is… Her name is…來介紹該同學。在這個教學環節里,教師僅需要一個眼神和一個手勢的示意,就讓全班學生興趣盎然的動了起來,說了起來。全體學生對新句型上口后,教師又分別描述了班里的一位男同學和一位女同學,讓學生猜:Whos he? Whos she?在教師的示范和引領下,各小組都清晰地明了小組活動的任務和做法,并積極地尋找目標人物,設計自己的描述語言。各小組紛紛合力謀劃,分工合作,興致勃勃地準備自己小組的“考題”來亮相全班。教師給各個小組長讓權和讓位,讓各小組長負責組織本組同學開展深度的學習,大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參與度,加大了訓練的密度,從而提高了學習的效率。
展示交流,“大老師”和“小老師”都high起來 ---- 交流發展,合作共贏
在展示交流的環節中,各個小組都盡情地用上目標語言來描述他們心中的同學:We have a good friend.He/Sheis…and….He/She is in Group….Who is he/she?還有的小組不滿足于只描述自己的同學,決定提高挑戰難度,描述他們心中的老師,看看大家是否也能猜得到。在展一展,說一說,猜一猜,笑一笑的展學活動中,學生的情緒高漲,暢所欲言。最后在Lets chant的韻律詩中,大家都滿足地結束了本課的學習----“Tim is my friend.Hes a good, good boy.Hes tall and thin.Hes a good,good boy. Lily is my friend.Shes a cute,cute girl. Shes quiet and friendly.Shes a cute ,cute girl.”
這是一堂師生圓融和諧的合作課堂。課堂中老師以恰到好處的“隱”,讓學生美美地過足教師“癮”。課堂中師生角色時而互換互融,時而互幫互補。最終,互融合作的課堂,讓師生在愉悅的氣氛中共同收獲,共同提升。
二、合作學習,四主課堂共提升
新課改的課堂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和學生自主學習的價值,使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發展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提高人文素養。以PEP六年級上冊Unit 2 Ways to go to school B Lets learn. 為例,本課的教學目標為:能聽說讀寫三個traffic lights的詞組及wait,slow down;能用以上詞表達交通規則;能熟用句型:…must…。這是一堂以談論交通規則為話題的讓學生在合作學習中“主動質疑、主動交流、主動展示、主動評價”的四主課堂。課堂教學體現以下特點:
(一)積極思維,主動質疑
教師本課設計的思路清晰,教學環節合理,尤其善于創設情境,并緊扣單元主題和本課重點開展教學。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并積極思考,積極參與師生與生生互動的活動。在“小老師”教授單詞的過程中,“小老師”的教授并不是權威,時刻會受到全班同學的質疑。當“小老師”問:“Any questions?”大家都認真判斷,如若其教授的單詞讀音無誤,全體同學便齊說:“Go on,please.”表示通過;假如有學生有疑問,會主動站起質疑,并進行禮貌的糾錯: “Excuse me. Not…., but… Follow me ,please.” 通過這樣的訓練,能有效克服學生的惰性思維,培養他們善于傾聽與善于發現的習慣,同時有效推動學生課前預習,從而提高教學實效。
(二)合作探究,主動交流
本課中師生、生生的合作都很默契。教師既導也演,在教的環節里,教師在示范教“Go at a green light.”后,鼓勵學生主動到講臺上充當“小老師”來教后面的新詞句。“小老師”教的單詞發音有問題時,其他同學可以有禮地自主站起糾錯;當遇到的問題大家都無法解決時,老師才挺身而出,“撥亂反正”。隱而不退的教師角色既留給了學生充足的學習時間,又隨時在學生需要時給他們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幫助。師生、生生之間的合作,促進了學生的主動探究,主動學習和主動交流。
(三)快樂自信,主動展示
本課通過交通燈與交通規則的學習,讓學生了解并遵守交通規則。教師很善于通過師生、生生間的互動語言,培養學生聽與說的學習習慣及得體的語言表達方式。展示活動中既有學生的個人展示,也有小組展示,學生落落大方,訓練有素。有一位第十二小組的孩子開始時單詞都不會講,需要同學幫助他好幾次才學會,在后來的小組展示中卻十分主動積極,還當小老師去教別人。學生從不會到會,從需要幫到幫別人到主動展示,看到了學生的不斷進步。上進好學、快樂自信的良好品質在這樣的平臺中鍛煉和培養出來了。
(四)綜合發展,主動評價
本課雖然是單詞教學的課堂,但單詞的教學及運用卻一直在語境中完成。學生在愉悅的環境中學習和體驗,在學習和運用語言中發展綜合語言的運用能力,并享受學習的樂趣。而學生能保持積極的學習狀態,有賴于有效的課堂的評價機制。教師的課堂評價豐富而不濫用。其“豐富“在于所有孩子都能使用“Good”, “Super”, “Wonderful”, “Welldone”, “Good job”, “Super”, “Not bad”等的評價用語并對其他學生的學習進行恰當的評價;“不濫用”在于其評價的梯度,真正加到小組的分數是綜合表演的得分。綜合表演的難度是最大的,但沒有前面環節的良好基礎,最后的綜合運用環節就難以有效果。
在本課例中,教師吃透教材,關注學情,讓學生在愉悅中主動參與,主動學習,從而掌握知識,提高能力。
從以上兩個課例中,我們不難發現,合作學習給課堂教學帶來了新的活力,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求上進,樂參與,高達成,達到教與學的最佳組合,形成教與學互動的最佳境界。讓我們的課堂都成為師生向往的善教樂學的合作學習的課堂。
參考文獻:
[1] 張京. 小組合作學習策略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 英語廣場. 2017(09)
[2] 譚夢竹. 英語課堂合作學習實施策略[J].亞太教育(高等教育)2016(01)
[3] 李鐵安. 高品質課堂的塑造
https://wenku.baidu.com/view/b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