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榮
【內容摘要】導入是十分重要的一個教學環節,對教學成敗起著關鍵性作用,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有效的導入可以幫助學生瞬間集中注意力,并調動學生數學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學生以飽滿的情緒投入到數學知識學習之中,從而激活課堂教學,對此在本文中筆者將結合自身的實踐教學經驗,提出以下幾種高中數學教學導入方法。
【關鍵詞】多樣導入 激活 高中 數學教學
前言
數學學科存在一定的抽象性,很多學生在高中數學學習中感受不到樂趣,因此也提不起精神,這也使得高中數學課堂氣氛死氣沉沉,毫無生機活力,而導入作為一種重要的教學手段,凝聚著教師的智慧與創造,是調動學生學習激情的有效方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能夠多樣化進行導入設計,可以使課堂教學再次散發活力,從而為教學實效性提供保障。
一、設置懸念導入,帶動學習熱情
“學于思,源于疑”是先人留下的教育哲學,而在現代心理學研究中也證實發現,問題可以引發認知沖突,并激發內心的認知矛盾,在這種矛盾沖突作用下,則可以實現“口欲言而弗能,心求通而未得”的狀態效果,而這就是教學成功的保障。因此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設計懸念的方式進行課堂導入,從而誘使學生對數學知識產生迫切的學習愿望①。例如在學習“橢圓的標準方程”這節課程時,由于課程知識存在一定的抽象性,很難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但若是教師在課程開始之初向學生提出這樣的一個問題,如“宇宙中的行星數不勝數,但為何星體不會掉落也不會相互碰撞呢?”這樣的問題提出對于學生而言無疑是十分具有趣味性,而后教師可以告訴學生,通過“橢圓的標準方程”我們就可以找到問題答案,這勢必可以激發的好奇心,帶動學生對“橢圓的標準方程”知識學習產生熱情。
二、妙用故事導入,激發學習興趣
高中數學知識是抽象枯燥的,但是數學故事卻是動人有趣的,在教學中教師若是可以將數學知識與數學故事巧妙的結合在一起,這樣勢必可以增添數學學習的吸引力,從而使學生在聽故事的最佳狀態下高效的投入到數學知識學習中來。因此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巧妙的運用故事是一種可行的導入方式,有助于激活數學課堂②。如在學習“等差數列”這節課程教學知識時,教師可以向學生講“數學家高斯”的故事,告知學生高斯在很小的時候就利用自己的智慧,另辟蹊徑的解決從1加到100的計算題,因此被人譽為神童,而他所用的方法,正是本節課程中要學習的“等差數列”知識。任何年齡階段的學生都有愛聽故事的習慣,這樣的故事導入法對于學生而言無疑是十分具有吸引力的,因此學生也容易在故事的自然過渡中,實現數學學習動力的正遷移,而這無疑是有助于推動學生數學學習能力進步提升的。
三、聯系生活導入,加深知識理解
數學知識與生活之間存在密切的聯系,可以說數學是來源于生活,但是又服務于生活的,對此我國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曾經說過“生活即教育”,因此在高中數學教學中,聯系生活也是一種可行的導入方式,可以幫助學生拉近與數學知識之間的距離,有助于學生加深數學知識理解。如在學習“概率”這節課程教學知識時,教師就可以將生活中買彩票這一場景引入教學之中,讓學生在課程開始之初,分析彩票中獎的概率,這樣的導入教學方式,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可以讓學生真實的感受到數學知識與生活之間的聯系,體會到數學學習的實用性,因此是有助于幫助學生建立數學學習意識的。為此筆者建議,在今后的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深入的挖掘教材,同時要留心關注生活,找到數學知識與生活的最佳結合點,從而設計出更多的生活導入教學方式。
四、創設情境導入,激活高中數學
情境導入是最常見的一種高中數學導入方法,同時也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導入方式,尤其是在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完全可以使用多媒體等信息技術設備,在課程開始之初為學生創設一個直觀立體的導入情境,從而用全新的方式向學生傳達信息,這樣的課堂導入方式,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加深知識認識,同時也可以調動學生數學學習熱情,這就是數學課堂得到激活的一種表現③。而顯然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很多知識學習都是可以通過情境創設的方式進行導入的,為此在今后的教學中,教師要不斷的提升自身的信息素養,最大限度的將多媒體信息教學設備與高中數學知識有機整合,從而使這些信息設備在教學中更好的發揮作用價值,為學生創設多樣化的導入情境。
總結
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必須要明確“導入有法,但無定法”,只要能夠將學生的注意力與思維集中到課堂知識學習中來,就是成功的導入設計,因此在今后的教學中,教師還需不斷的加強實踐探索,總結出更多的導入教學方法,從而使高中數學得到活力的激活與釋放,以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調動學生數學學習的積極性,實現學生數學學習不斷的進步。
【注釋】
① 揭可厚. 多樣導入,激活高中數學教學[J]. 數理化解題研究,2017(15):35.
② 馮伶俐. 多樣導入,激活高中數學課堂教學[J]. 考試與評價,2017(05):49.
③ 那慧欣. 淺談高中數學教學中的幾種課堂導入[J]. 新課程(中),2016(10):193.
(作者單位:甘肅省臨潭縣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