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琴
【內容摘要】在信息技術迅猛發展的大環境下,教育信息化水平逐步提升,其中的一個重要成果云平臺開始在不同階段的教學實踐當中廣泛應用開來。云平臺當中包含著豐富多樣的教學資源,同時也具備開放性的優勢特征,可以成為教學改革的一個著力點。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也要加強對云平臺的合理應用,以此為突破口改革傳統教學模式,增強課堂教學質量。下面將重點就如何運用云平臺開展初中數學課堂教學進行探討。
【關鍵詞】云平臺 初中 數學 課堂教學
在云平臺的輔助支持之下,能夠讓網絡查詢、資源管理、信息交互等廣泛應用到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當中,并憑借網絡和信息技術的優勢,讓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得到提升。云平臺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沖擊著傳統教學模式,所以,數學教師要做到與時俱進,大膽創新,加強對云平臺技術的應用力度,并根據數學教學的要求以及學生的學習特征改進云平臺技術應用的方法。
一、運用云平臺擬定數學教學內容
當前初中數學學科教育面臨的一個重大問題就是數學學習內容過于抽象,但是初中生的思維能力不夠完善,影響到學生對數學學習內容的理解和掌握,難以確保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也讓教師和師生之間的隔閡逐步加深。數學學科本身就有著抽象性特征,單一依靠課堂教學的有限時間完成復雜內容的教學以及讓學生完成整個課程的學習的話,必然會影響到知識的消化吸收質量,也難以達成全面理解吸收的目標。在有了云平臺的支持后,可以在云平臺技術的運用之下翻轉數學課堂教學將課堂內容進行延伸,讓學生在家中、在課余時間都可以深入的學習數學內容。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在課下就可以完成對數學內容的學習,明確數學學習的重點和難點,而課堂教學時間可以用于師生交流和解疑答惑,讓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更加的深刻,而學生的學習時間和空間也可以得到拓展。為了讓學生學習到更加豐富的教學內容,教師可以從云平臺當中挑選優質的教學視頻資料以及數學學習課件,并根據學生的學習需求進行內容的篩選,最終選擇囊括數學知識重難點、學生感興趣,并且貼近學生生活體驗的內容充實到數學教學內容當中,更加全面深刻的詮釋教學重難點。比方說,在學習勾股定理時,教師就可以在云平臺當中篩選勾股定理在生活當中應用的實際例子,降低學生的學習和理解難度,提高學生學習質量。
二、運用云平臺實現交流分享互動
運用云平臺開展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特點以及優勢就是可以實現資源的分享和師生之間的積極互動溝通,有效消除數學知識以及師生交流當中的障礙,開拓學生數學學習的廣闊空間。初中數學教師要注重提高自身的信息素養,提高對云平臺技術的運用水平,并找到云平臺技術和數學教學的切入點,讓數學課堂的交流分享和師生互動更加科學高效。第一,初中數學教師可以借助云平臺對全國各地優秀數學教師的教學資源內容進行整合分析和全面篩選,借鑒其中的優秀內容,并將其充實到數學課堂教學當中。教師可以把云平臺獲得的資源用微課、課件等方式呈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可以突破時空障礙的完成數學學習。第二,教師可以借助云平臺對學生進行數學知識測試,并在平臺上及時公布學生的成績,使得學生可以及時評估和合理把握學習進度,增強學生的學習熱情,激發學生的進取心。第三,教師可以借助云平臺的師生互動溝通渠道加強與學生的交流互動,解答學生的疑惑。第四,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借助云平臺當中的競技游戲環節展開數學學習對抗賽,讓學生通過比賽的方式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并找到自己在數學學習當中的短板。
三、運用云平臺滿足個性學習要求
初中生在數學學習方面有著較為突出的差別,這是由于學生的學習經歷、學習能力和認知能力等方面都有著十分明顯的差異,而要想確保數學教學的質量,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就必須要考慮到學生差異化的學習需求,實現因材施教。但是傳統教學模式之下,對學生進行個性化的數學教學和輔導是不現實的,也是不能實現,即使耗費了大量時間,也難以保障教學效果。但是在有了云平臺技術的支持后,教師就可以積極推進數學翻轉課堂模式的實施,對學生進行數學學習分層,讓不同層次能力的學生都可以得到針對性的指導。初中數學教師可以充分發揮云平臺的輔助作用,制定個性化的教學內容,為學生打造個性化學習方案。具體而言,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分層之后,還要對數學內容進行分層,將數學教學內容劃分成基礎知識、數學應用和能力拔高三個層次,實現一對一輔導,也讓各個學習層次的學生可以更加客觀的了解自身的優勢與不足。除此以外,教師還可以利用云平臺為初中生構建個性化學習檔案,記錄學生在數學學習當中的綜合表現信息以及學習成果,為教師針對性教學策略的提出給出依據。
云平臺技術作為一種先進的教育科技能夠作為初中數學教學改革的有力工具和巨大輔助,同時也可以提高數學教學的科學性和開放性,讓學生得到更加豐富多元的學習資源,進而為學生視野的開闊和數學思維能力的鍛煉奠定堅實的基礎。在全面推進數學教育改革的環境下,初中數學教師要提高對云平臺的重視,并注重將其運用到數學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滿足學生個性化的學習要求,促進學生綜合學習能力的發展。
(作者單位:江蘇省淮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