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亞蕾 趙文青
摘 要 近年來,隨著我國國際地位的不斷提高,經濟建設迅速發展,有效推動了城市化的進程。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覺醒,建設生態城市成了社會重點關注的話題。只有做好生態規劃的工作,才能改善城市日益嚴重的生態問題,以便進一步建設生態城市,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本文在此基礎上,分析了生態城市建設過程中存在的一些不合理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案,以供讀者參考。
關鍵詞 生態城市 生態規劃 優化方案
我國的經濟發展水平在21世紀已經達到一個新的高度,這有效地推動了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因此,制定科學合理的城市規劃方案不僅可以降低建設成本,還能有效提高建設效率和建設質量。建設生態城市是必要的選擇,只要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除此之外,生態城市還起著為城市樹立良好形象的作用。
一、生態城市的規劃內容
第一,深入分析自然環境。首先應該全面分析城市周圍的自然環境情況,確定其生態屬性以及城市所在地區的氣候特征和地形特征。
第二,調查社會環境。之后深入調查社會上生產、生活類別,了解城市的主要經濟類型,確定經濟屬性和社會屬性,以便能夠和自然環境的規劃有效結合起來。
第三,了解歷史傳承。我們現在所看到的任何一個城市都經歷了其獨特的發展過程,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城市文化,對當地居民來說,這種城市文化已經深入骨髓。所以在建設規劃中,一定要考慮這方面的影響,做到將歷史傳承、經濟建設、生態規劃有機融合在一起,打造出具有鮮明特點的生態城市。
第四,優化資源配置。全面分析城市各區域的經濟組成成分,了解城市規模和城市容量(包括社會容量和環境容量),優化資源配置,有效完善城市功能設施和提高各行業的生產力。重視規劃工作,完善規劃管理制度,提高生態城市的建設效率和建設質量。
二、規劃建設生態城市存在的問題
第一,城市規劃布局欠佳,綠地較少,我國許多城市都存在這個問題,尤其是一些北方城市。城市布局缺乏合理的規劃,綠地資源明顯不足,多數綠地資源星星點點分布在公園、植物園等地區,且以草坪居多,植被覆蓋率太低。
第二,綠色植物種類單調,缺乏多樣性。許多城市在建設過程中,容易忽略自然環境的作用,而過分注重建筑本身。因此為了使建筑群更美觀,就有了自然環境可以被肆意變換。比如在小區中,往往把某一物種的植物孤立種植,因為這樣可以讓小區看起來更整齊,美觀。城市建設對生態環境在空間結構的設計缺乏層次,導致城市像一個由鋼筋水泥筑成的牢籠,不但毫無生機,而且千篇一律。
第三,生態城市規劃建設缺乏科學指導。在建設生態城市的過程中,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許多城市在選擇樹種時,傾向于選擇外來物種,而很少選擇本地樹種,即便是優良樹種。有些外來樹種并不能很好地適應當地環境,最終導致枯萎甚至死亡。有的外來物種生命力頑強,大量擠占了本地物種的生態空間,導致本地生物多樣性銳減。所以在選擇樹種方面,一定要經過科學,合理的規劃,結合城市情況和地區文化構建出一個生態城市。
第四,其他問題。城市建設中還存在一些其他問題,比如在綠色植被方面,城市選擇的樹種裝飾作用大于生態作用,導致一些樹種生命力弱,抵抗自然災害的能力較差,容易受到病蟲害的威脅,大大增加生態城市建設成本。此外,城市綠化風格一成不變,對于有歷史底蘊的舊城區的改造也傾向于經濟效益,導致一些老建筑被迫拆除,一些古樹被摧毀。
三、優化生態城市建設的措施
第一,科學編制生態規劃。城市規劃是城市建設和持續發展的前提和保障。改善城市生態環境,促進城市的長遠發展都離不開對城市規劃的科學編制。生態環境作為評價一個城市建設水平的重要標準,在新時期的城市建設中,應該堅持以生態環境的保護為基本前提,實現生態城市的建設。城市作為人類長期生產和生活活動的重要場所,人們需要的不僅是一個經濟城市,更是一個賴以生存的家園。所以,城市建設一定要將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結合起來,有效實現城市的可持續發展。
第二,保證城市建筑和生態量度的規劃。隨著國際環保組織的影響以及人們生態意識的覺醒,越來越多的建筑師意識到建設生態城市的重要性,建筑師和工程師在設計城市建筑時也融合了生態保護的思想。完整的城市功能其實應該包括生態環境的作用。增加城市的綠地面積和植被覆蓋率不僅可以增強建筑的使用功能,還能有效緩解城市的空氣污染問題,降低地球表面的溫度,形成鮮明獨特的城市風格。目前,生態建設的作用和意義在城市建筑工程中日益凸顯,所以設計師在規劃生態城市建設過程中,首先要做好調查工作,確定城市的綠色容積率以此來確定生態量度。
第三,精心設計生態城市規劃。建設生態城市中最重要的部分是規劃工作,設計師要精心規劃好城市建筑和綠地的分配情況,優化資源配置,綜合考慮城市的自然環境特點、文化特點、風格特點,充分發揮各部分的優勢,增加城市的綜合效益,實現城市的可持續發展。
四、結語
在城市規劃工作中,要認清生態建設的重要性,做到建筑和自然的完美融合。科學編制生態規劃,提高城市的綜合效益。合理設計生態城市規劃,確保生態容量在城市空間的允許范圍之內,促進二者的有機結合,實現城市的可持續發展。
(作者單位為菏澤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
參考文獻
[1] 于嘉琛,劉納升.生態城市規劃設計在我國城市建設中的應用 [J].民營科技,2016(2):227.
[2] 王琨.探討現代城市規劃設計中的生態城市規劃[J].建筑·建材·裝飾,2015(19):54.
[3] 張蕾.淺談城市規劃設計中的生態城市規劃[J].科學中國人,2015(1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