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恒華
北京市第二十中學基于為學生幸福人生奠基的教育理念,積極探索實踐“脊梁教育”,把學校建設成為具有現代教育理念、專家型教師隊伍、學術性課程體系、發展式育人模式的首都示范學校。
1.樹立“做中國脊梁”的育人目標
二十中倡導用五彩繽紛的校園生活引導學生樹立積極的人生態度,成長為綜合素質全面、個性凸顯、學有專長,具備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敢于承擔社會和國家責任的未來棟梁。我們把“中國脊梁”的優秀品質概括為“民族精神、科學素養、人文氣質、健康體魄”四大方面,其核心是敢擔當、有作為。學校圍繞這四個方面積極開展教育教學實踐。這種價值觀以“勤奮、求實、向上”的校訓精神代代傳承,以“優質、和諧、創新”的學校發展目標激勵著每一個二十中人勇擔使命,奮發有為。
2.建設“讓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發展”的課程體系
二十中探索建設了符合學生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核心素養要求的五彩課程體系。該課程體系包括:三級課程平臺,即共同基礎類課程、拓展類課程、創新發展類課程;五大課程領域,即品德與修為、人文與社會、科學與技術、身心與健康、藝術與審美。第一,這些課程首先通過“必修+選課”的方式讓學生掌握扎實的科學文化知識基礎。第二,通過建設一整套主題課程,讓學生在理想信念、健全人格和行為養成方面都得到較好的發展,從而形成積極的價值觀念和理想目標。如高一開展志愿服務兒童社會福利院、祭掃李大釗烈士陵園、走進汶川心靈之旅等活動,高二參觀革命圣地西柏坡、參加農業勞動實踐,高三考察長城文化,等等。第三,大力提高學生的科技和信息素養。通過電子技術、遙感化學與環境、化學與食品、植物組織培養、地球與宇宙、電腦平面設計、算法與程序設計、氣象觀測等幾十門科技選修課,提升學生的現代科技素養。第四,通過“必修+選修”和“社團+實踐”的模式來普及和提高藝術素質。我們開設了聲樂、器樂、舞蹈、戲劇、中西方繪畫、手工藝術、動漫等7大門類共22門藝術選修課程,還成立了“三團兩社”,即管樂團、合唱團、舞蹈團和書畫社、戲劇社,形成了普及和提高相互促進的課程體系。第五,通過“課堂+活動”和“訓練+比賽”的課程結構來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和體育技能。開設了籃球、足球、排球、橄欖球、乒乓球、羽毛球、武術、瑜伽、健美操、跆拳道、國標舞等選修課程。通過定期舉辦運動會、廣播操比賽、冬季長跑比賽、籃球足球聯賽、跳繩和拔河比賽等可以廣泛參與的體育活動,豐富學生的校園生活。第六,開設了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指導學生解決成長中遇到的普遍性的問題,增強學生適應生活的能力,培育學生健全人格。
3.創設和美凈雅的育人環境
二十中的校園環境采用中國庭院式布局,初中教學樓、圖書館、實驗樓、科技綜合樓和籃球場構成前院,高中教學樓、田徑場、學生宿舍樓為主構成中院,藝術樓、文化長廊和植物園構成后花園。主要建筑青額白壁、釉瓦瓷磚,民族建筑風格傳遞著傳統文化的魅力。從校史長廊、多媒體櫥窗,再到每一樓層的圖書角布置,甚至校園垃圾桶的設置,無不彰顯著傳統文化特色。學校還修建了一些具有教育意義的人文景觀,如:尊師閣、軍民友誼亭、校訓碑、校友亭、脊梁人物塑像等,傳遞著尊師重道的理念和“誠、勤、善、正”的人格品質。學生每天在長廊里、涼亭旁、水池邊讀書、談心,構成了“于無聲處浴心靈”的校園景致。走廊文化在學校的每一樓層處處可見,有名篇詩句,也有做人做事的格言,擺滿書籍的書架則傳遞著勤奮、求實、向上的校風。
4.打造“勇擔當、有作為”的學校文化
我們重視學生理想信念教育、人格教育和良好行為習慣培養,積極打造擔當文化,建立了以“做中國脊梁”為主題的德育體系。我們以愛國主義為主線,以人格教育為重點,以養成教育為基礎,以法制教育為底線,著力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心理品質和創新能力,努力培養具有“民族精神、科學素養、人文氣質、健康體魄”的人。
樹立追求卓越的思想文化。每天的一分鐘小論壇介紹身邊的道德楷模、學生榜樣;組織學習“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開展“青春榜樣進校園”活動;評選各種標兵,讓學生學習身邊榜樣。學生會、團委會按照組織規定定期召開代表大會,讓學生大膽參與學校管理,樹立主人翁意識。
培育張揚個性的興趣文化。開展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培育學生的個性愛好和特長。如模聯社、跳格子愛心社團、足球社、街舞社、動漫社、天文社、《艾拾》??纭V播站、德語社、籃球社、跆拳道社、話劇社等。這些社團活動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展現了學生的才能,鍛煉了學生的領導力,增強了學生的自信。
樹立服務大眾的管理文化。開展值周育人活動。每個班負責一周校園環境的打掃、管理食堂秩序、維護校風等。學生在此過程中既是服務者,又是管理者。此外,學校還設立了“向日葵愛心資助水站”,該項活動既提高學生的誠信意識,也培育他們關注特殊群體的愛心。
5.形成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育方法
幸福的教育是尊重個性、因材施教的。每一個學生都是獨特的、靈動的生命個體,教育是給予每一個生命充分的理解和關懷,而不是把學生當作生產線上的一個產品。我們積極探索構建科學的人才選拔和評價機制,圍繞理想信念、道德品質、公民素養、學習水平和能力、合作溝通能力、藝術素養和健康素質等方面的內容,建立起德智體美相結合的科學評價機制,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學有所長。
“脊梁教育”是勇擔當、有作為的教育。只有具有擔當精神的人才能面向未來,才能成就理想,才能擁有幸福人生。做脊梁教育是每一個二十中人的教育追求,也是時代寄予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我們將砥礪前行,努力用智慧和汗水為每個學生的幸福人生奠基,為國家培育未來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