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琴
摘要:作文是人們運用語言文字使自我的主體意識外化的創造過程,小學作文教學除了必要的知識教學外,主要是激發學生進入創作的興奮態,形成有感而發的行為習慣。設計一些小學作文教育的創新活動的主要目的正是促進和培養小學生自主性學習作文的能力。小學階段的寫作教學應主要著力引導學生學會關注現實生活,培養學生善于觀察,易于動筆寫真事,樂于動筆表真情。作文是語文基本功集中的體現,是孩子心靈世界的外現,也是衡量和體現學生其他語文技能的重要標志。
關鍵詞:小學語文 作文教學 閱讀
一般地說,小學生寫作文的最大困難是無從下筆,沒話可說。而教師在作文指導時,要么是越俎代庖,事前先給學生提供寫作提綱和詞語,要么是草率從事、蜻蜓點水地給學生說出主題內容和中心要點,導致學生下筆時,不是生搬硬套教師提供的要綱,照抄教師板出的詞語拼湊成文,就是三言兩語把人的大致情況,或事的經過概況,或物的表面狀態等流水帳地瞎編亂湊,每次作文全班都沒有一個學生能寫得一篇好文章。這樣,為使每個學生都盡可能地寫得一篇好文章,教師必須更少地向學生講述選材要嚴格、精當和語言表達要準確、周密等系列的空泛理論,要更多地指導學生進行習作實踐,即通過形式多樣的各種途徑,因勢利導學生對人、事、物的會看、懂問、深思、摘記。
一、在平時教學和閱讀中有意讓學生積累好詞佳句,為寫作做準備
詞句是語言運用的基礎,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豐富的詞句積累,很難寫好作文。所以,在一二年級或平時的教學中,老師就應該引導學生分類積累一些好詞佳句,如:描寫人物外貌的、語言的、神態的、心理的、動作的;描寫春天、夏天、秋天、冬天的;描寫景物的、動物的等等。讓它在無形之中變成自己的語言,再寫作文,這樣不就可以心有所屬,胸有成竹,水到渠成了嗎!老師還經常列出幾個詞或句子讓學生進行寫話練習,為三年級的寫相對完整的作文打下基礎。
二、引導學生養成廣泛閱讀的好習慣,在書中找到快樂的源頭
孩子們的生活閱歷是很有限的,引導他們養成廣泛閱讀的好習慣,能讓它成為快樂的源頭。現實生活中的寫作素材除了極少部分學生能親身經歷外,絕大部分同學對生活的認識還得靠進行大量的、廣泛的閱讀和交際。同時,通過這些閱讀和交際還能提高學生對生活的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加深對生活的理性認知。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對于習作來說,讀書當然不僅是寫作之源,但我們從許多優秀作品的閱讀中,能獲得思想上的教益和寫作技巧上的借鑒。我引導學生看《小學生閱讀天地》《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中華上下五千年》等書籍,讓他們在閱讀中互相交流,鍛煉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并把自己看的好書介紹給周圍的朋友。這樣大量的閱讀和交流,可以讓孩子們更多地了解世界,了解周圍的人和事,開闊視野,從中感受語言文字之美妙。這樣,學生再寫作文,便不會覺得頭腦空空,胸中無物了。
三、教會孩子們要熱愛生活,注重觀察,在觀察中尋找快樂
生活是海闊天空、豐富多彩的。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可以成為作文的素材。而要做生活的有心人應要從觀察開始。在生活的每一刻,任何一件事情都有可能成為學生觀察的對象,如一棵草,一朵花,一只小鳥學生可能在不知不覺中用心觀察著,可這些印象他們可能很容易就遺忘了。我們可以利用語文口語交際課,讓學生講講身邊的事,引導他們有意識的思考、觀察。但學生的觀察不能是漫無目的的,老師要引導他們有意觀察,在觀察時要引導學生變換角度,互相交流。 一篇課文也可能會給我們的作文教學帶來很大的啟發:人教版語文第六冊《畫楊桃》一文中,我把楊桃畫成了五角星,同學都覺得好笑,但老師卻嚴肅的說,把楊桃畫成了五角星不好笑,他還叫同學們到我的座位上看看就知道了。從這篇課文同學們知道了事物的外表不是一成不變的,從不同角度觀察樣子就不同。我們要引導學生學會從不同的角度、有目的地觀察事物。秋天的田野讓學生們覺得很美,那我們就領學生們去觀察、體會金色的稻田美在什么地方?讓學生在細細觀察中體會到一望無際的金色稻海帶給人們豐收的喜悅。春天是美麗、迷人、播種的季節,我們就讓學生走進田野,走進山間,走進農家,去觀察春,去體會春,去領悟春這樣的有意觀察,相信學生再寫作文時便不會覺得無話可寫了,他們會寫出自己的真實感受,會讓他們的文章充滿真情實感。在生活的海洋里,有著取之不盡的素材,而多引導學生在生活中有意地觀察這些素材,會讓他們的作文因生活而閃亮,寫作文再也不是頭疼的事,而是快樂的、有意義的事了。
四、教師要放開學生的手腳
對待小學生的作文,教師不要總用成年人的眼光去看,總覺得不成形。其實小學生的作文并不是將要出版的文章,非得寫出高水平,弄的學生手足無措,只好寫送老奶奶過馬路,揀錢包等。我認為,只要是他們認為可以寫就讓他們寫。那怕是一件最微不足道的小事。比方說小鳥、鉛筆、一件小事等,隨他們自由的寫,不要限框框。 例如,我教三年級時有個學生在《弟弟愛小鳥》一文中寫小鳥死了,它死了足足一天了,可弟弟仍舍不得扔它,弟弟在一個小紙盒里鋪上紙,把小鳥放在里面,然后裝在玩具箱里。這段話寫得真實,反映了兒童的心理特點。也寫出了弟弟愛鳥的心情。這篇文章寫的事是學生親眼所見,寫起來就有內容、具體、感人,不受約束,真實展現兒童生活特點。
參考文獻:
[1]小學語文現課程標準.
[2]殷明.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文教學[J].教育科研與實踐,2014,(5).
[3]王小薇.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文教學反思[J].基礎教育理論,2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