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現如今我國出現了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導致大學生畢業即失業,這與我國現在大學生數量急劇增加、高校專業設置不科學以及產業結構調整等多方面因素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而大學生作為我國的主要人才基礎,對推進社會進步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就需要對大學生的就業和創業給予更多的關注。本文將首先概述大學生就業創業的特點,分析當前大學生就業創業的現狀,詳細闡述大學生就業創業的有效路徑。
關鍵詞:大學生;就業創業;特點;現狀;路徑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和進步,人們對教育也是越來越重視,我國的大學生數量也是與日俱增。有資料統計,我國的在2015年應屆畢業大學生有749萬,而2016年則達到了765萬,到了2017年則將近800萬。然而隨著應屆畢業生的增加,雖然各種用人單位的需求量也有著一定的增長,但是總體來說是“供過于求”,這就導致大學生畢業之后,難以獲得令自己滿意的工作,從而出現先就業再擇業或者是自主創業。
一、當代大學生就業創業特點
(一)當代大學生就業特點
現在這個時期,大學生在就業中很容易受到社會經濟形勢、企業人事制度以及高校人才培養機制等方方面面因素的影響,導致大學生的就業壓力是與日俱增。特別是在當前經濟體制轉型之后,資本主義價值觀對我國人們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帶來很大沖擊,這也使的當代大學生的就業觀念也出現了極大的變化,有的大學生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抱負,有的大學生則愿意服務社會為國家做貢獻,還有的大學生則是為了獲得更高的物質利益,這就會使每一個大學生的就業標準各不相同,會有著不同的就業方向[1]。
而且,現在的大學生基本都是“90后”,其物質生活條件也比較優越,思維也十分活躍,再加上家長對其也比較寵溺,在大學畢業后有著很強的自信心。因此,在就業問題上就不愿意“遷就”,想要獲得高收入、理想型的工作,對一些又苦、又累的工作不愿意去干。然而,大學生在大學期間所學習的各種知識,基本上都是偏理論的知識,這就導致他們缺乏良好的時間能力,這就造成企業不愿意使用這些“眼高手低”的年輕人。從而出現了大學生看上的企業,企業看不上他;而能看上他的企業,他又看不上。而就業則是雙向的選擇,只有雙方能夠互相認同,才能夠順利就業。
(二)當代大學生創業特點
隨著現代大學生的創業意識不斷增強,許多大學生在畢業之后紛紛選擇自主創業,通過自主創業不僅能夠解決自己的就業問題,還能夠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但是,大學生創業通常缺乏良好的資金來源,普遍都是白手起家通過自籌資金進行創業,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人能夠獲得家庭或者社會資金的支。并且,在創業進入后期之后,難以獲得銀行機構或者資金風投的支持,這就導致其容易出現資金鏈斷裂的問題,資金問題也是制約當代大學生創業的主要問題。因此,大學生創業通常都是選擇互聯網行業、高科技行業以及服務業等對資本要求不高的第三產業,這些行業對管理制度有著很高的要求,經營管理方面相較來說也比較靈活,是一種比較適合大學生創業的行業[2]。
二、當代大學生就業創業現狀
在當前我國大學生就業創業中,最為顯著的問題就是供求關系錯位,用人單位難以招收到符合企業自身需求的高素質人才,大學生的就業壓力也十分大,這就使的許多的大學生都是畢業即失業,這是由于學生的創業意愿以及就業期待等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有研究資料顯示,我國的很多大學生通常擁有豐富的理論知識,但是其實踐能力卻不是很強。許多的大學生雖然擁有著相關的技能證書、學歷、文憑等,但是在實際的工作之中,卻難以將各種理論知識有效的應用到實踐之中,不能夠滿足企業崗位的需要,這就為大學生的就業創業造成了極大的不良影響。并且,及時大學生選擇自主創業,資金問題和社會關系也會為其自主創業帶來很大的麻煩,這就需要大學生能夠對現在國家的相關政策進行全面的了解,還需要承擔著很大的風險。這就造成大學生雖然想創業,但是又不敢創業,致使大學生創業有著很大的難度。同時,現在的很多大學生通常都是獨生子女,家長對其通常都比較寵溺,甚至有些家長對其是溺愛,這就造成現在大學生缺乏良好的適應能力,對父母也比較依賴,無法做好自己的人生規劃,很容易會被各種挫折打擊,使其喪失了創業、就業的信心,對其創業就業帶來極大的阻礙[3]。
三、當代大學生就業創業的路徑
(一)學校要重視對大學生開展就業創業教育
大學生在畢業之后,除了少部分要繼續深造之外,大部分都是要走向社會。因此,我國的高校不僅要讓學生在校期間學習各種的專業知識,更要有意識的提升學生的就業創業能力,建立健全就業創業教育模式,提升學生的核心競爭力,能夠在畢業之后獲得心儀的崗位。學校不僅要為學生開設有關課程,在其他學科之中也要有意識的滲透就業創業思想,讓學生能夠擁有就業創業意識。比如,在思想政治課程中,就可以通過思想教育,讓學生能夠對自身有明確的認識,對當前十分嚴峻的就業創業形勢有著深入的理解,從而能夠對就業壓力擁有直觀的感受,就可以有效的調整自己的心態,使得就業期望值能夠符合自身的實際能力。還可以有效緩解學生的負面情緒,對社會環境也有一定的認識,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三觀”。
(二)增強國家對大學生就業創業政策支持力度
當前我國大學生在就業創業之中遭受的各種阻礙和困難,和政府創業機制建設不完善也有著一定的關系。有鑒于此,政府就需要施行更多良好的就業創業政策,重視宏觀調控責任,增加各種就業崗位。比如,可以對一些中小城市進行適當的政策清晰,從而吸引社會資金的投入,使大學生不用再緊盯著大城市,能夠回到自己的家鄉和中小城市進行就業創業,使得我國能夠獲得全面的發展和進步。而且,政府還需要建立完善的就業創業法律制度,對現在大學生在就業創業之中,提供良好的保障。比如,可以為失業人員提供救濟保險和培訓等,為大學生免除后顧之憂,使其能夠大膽創業[4]。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當代大學生就業創業問題是當今我國社會的重點問題,為了有效的緩解大學生的就業壓力,就需要社會各界以及大學生自己共同努力、團結協作從而有效的解決這一問題。從而使的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不在是成為社會難題,這也需要大學生能夠積極提升自己,可以認清現實,從實際上出發,能夠突破自己,從而能夠在當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并且實現自身的人生價值,更好的為國家做貢獻,促進我國社會的發展和進步。
參考文獻:
[1]王妍. 當代大學生就業創業特點、現狀與路徑探析[J]. 現代經濟信息, 2017(7):21-22.
[2]張瑛. 大學生就業創業指導現狀、問題與對策[J]. 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版, 2017(5):210-210.
[3]唐秋紅. 當代大學生就業創業特點、現狀與路徑探析[J]. 高教學刊, 2016(12):68-68.
[4]王聰慧, 王永淇, 孫佳. 對當代大學生創業就業現狀的調查分析[J]. 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17, 19(4): 37-39.
作者簡介:康鵬,1994年9月13日,男,漢族,四川達州,712100,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本科,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陜西省楊凌區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北校區食品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