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長蘭 劉洪程
摘要:老師要轉變教學理念,改進教學方法,做到:“老師主宰”轉變為“老師引導”;“注入式”轉變為“啟發式”;“學生被動”轉變為“學生主動”;“注重知識接受”轉變為“注重知識發現”, 情境創設,滲透數學思想,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利用有趣的數學故事進行教學,提高了課堂效率,增強學生的興趣。藝術性的提出問題, 從生活實際中引出數學問題,并充分調動每一個學生的積極性,使教師與學生平等交談、平等討論、平等探索,增強學生的求知欲望。建立平等良好的師生關系, 讓學生“想學”,教學語言風趣幽默,是教學的潤滑劑。促進了學生的思維發展,拓寬了他們的思路,才能夠提升其探究能力,引起他們對數學的熱情。
關鍵詞:實現;高等數學;教學;有效性
高數課堂教學的現狀是:1、學生抽象思維處于不很成熟階段,數學知識學習對他們來說需要一種具體、形象、生動的情境,這樣才能理解所學的內容。2、教學模式落后。有不少老師一手操辦課堂,完全停留在初中,高中的教學模式中,學生無更多的思考空間。教學是教與學相互作用的過程,也就是說,高數教學要以高等數學教材為中介,以教學課標為依據,以教學目標為指導,教師積極組織和引導學生掌握數學的知識原理,培養他們探索挑戰數學的能力。教師一手操作教學過程,就會讓學生處于被動的地位,不利于他們的全面發展。
下面就如何實現高等數學教學的有效性,談談我的幾點方法:
1、轉變教學理念
在高等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學目標要定位于“全面、持續、和諧地發展”,不僅要關注學生知識領域的發展,還要關注學生情感領域的進步。為此,老師要轉變教學理念,改進教學方法,做到:“老師主宰”轉變為“老師引導”;“注入式”轉變為“啟發式”;“學生被動”轉變為“學生主動”;“注重知識接受”轉變為“注重知識發現”。只有注重學生在課堂中的參與性,課堂教學效率才會有穩步提升。
2、情境創設,滲透數學思想,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一定要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利用有趣的數學故事進行教學,不僅能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還可以揭示數學學科中的人文精神,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數學審美能力。例如在進行“概率”教學時,可以講述梅勒和他的朋友賭局分配金幣的故事,讓學生感悟概率的簡單應用。展現了數學的魅力,提高了課堂效率,增強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將課本上比較抽象的知識通過淺顯的、具體形象的事物來幫助學生理解。創設輕松、和諧的教學環境,把學生引進愉快、積極、自覺、主動的思維境界,這有利于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此外,教師還要在教學中進行“數學美”的滲透,這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還可以啟迪他們的思維,開闊他們的視野。
3、藝術性的提出問題
在教學實踐中,問題是教學課堂的引領者,數學課堂也因為有了提問而充滿活力。課堂提問必須以教學目標為指南,教師要根據教學的要求設計目標明確的問題,要充分挖掘數學知識與學生生活實際的內在聯系,要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從生活實際中引出數學問題,并充分調動每一個學生的積極性,使教師與學生平等交談、平等討論、平等探索、合作學習并提出新的問題,從而增強學生的求知欲望。在進行課堂提問的過程中,教師要做到心中有學生、有目標、有策略,教師應從多種角度、不同方位提出問題,并且要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從而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學生就會順利地成為課堂的主體、學習的主人。很多學生剛開始學習數學的時候還存有濃厚的學習興趣,但是時間久了,數學的學習興趣就逐漸消失了。數學雖然具有高度抽象性,但并不神秘,并非天外來物。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充分挖掘數學知識與學生生活實際的內在聯系,要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從生活實際中引出數學問題,并提出新的問題,從而增強學生的求知欲望。
4、建立平等良好的師生關系
素質教育要求師生之間是一種平等的關系,師生雙方在教學內容上是傳遞與接受的關系;在人格上是平等關系;在社會道德上是相互促進的關系。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充分發揚民主,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比如,在數學課堂上,有學生認為教師有的地方講的不對,然后在全班同學面前給教師提了出來。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應該大度寬容,首先應該表揚學生積極思考問題,其次,仔細考慮自己是否真的出錯了。最后,如果有錯要及時改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形成互動、互惠的師生關系。
5、讓學生“想學”,教學語言風趣
美國心理學家調查發現,學生都喜歡幽默的教師,這樣學習氛圍輕松愉快,這一點是促使學生“想學”的主要因素,什么學科概莫能外。這就要求教師具有很高的綜合修養。其中一點,要語言幽默:幽默是偉大的智慧,是教學的潤滑劑。不能夠激發學生思考的提問是失敗的,只有促進了學生的思維發展,拓寬了他們的思路,才能夠提升其探究能力,引起他們對數學的熱情。即使學生回答問題偏頗,即便是并非盡善盡美,教師也要表揚其優點,給予贊美,加以挖掘。
隨著數學課程改革的深入發展,在課堂上,老師應緊跟改革步伐,更新教學觀念,不斷改進教學方法,不要一成不變地將講授法放到首位,而是要采取各種教學方法,要讓學生對學習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喜歡上數學。老師要尊重并鼓勵學生提出與眾不同的疑問,發表與眾不同的觀點,并肯定他們的探索、求知欲望,以促進他們的知識得到擴展,使他們的思維得到發展和完善,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這樣才能使教學效果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培養出高素質有能力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