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卉
摘要:由于學生學習情況的不同,教師在中專學校數學教學中要立足于學生的全面發展,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課程實際等進行積極主動的思考、探索,在教學原理的指導下,進行區別化的課程設計,提高學生學習的融入感,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促進數學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
關鍵詞:提高;中專學校;數學;教學效果;做法;思考
1、中專學校數學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重習題練習,輕原理講解
在中專學校數學課堂教學實踐中,教師通常是在對公式、概念進行簡單講解后,要求學生在習題練習中,逐步應用公式、概念進行解題,加深對相關知識的理解。這樣在練習的過程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深入認知,是一種學習方式,但這種方式并不是適合所有的學生,基礎不好的學生由于不能馬上理解,導致不會做題,甚至對數學產生厭惡的心理。其實,枯燥的公式、概念背后隱藏的是豐富的數學思想,對這些知識的講解可以使學生形成所學知識的全面理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1.2重成績提高,輕能力培養
“高分低能”的現象也存在于部分中專學校生中。出現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受傳統應試思維的影響,教師過多關注學生的卷面成績,而忽視了對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培養。
1.3重知識掌握,輕思維養成
中專學校階段是學生各種思維習慣形成的關鍵時期。良好的數學思維習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還可以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為學生以后的學習奠定基礎。但就目前的中專學校數學教學實踐來看,教師習慣于一味地灌輸知識,只關注于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而忽視了學生數學思維習慣的培養。
2、提高中專學校數學教學效果的做法與思考
2.1重視建構數學的知識框架體系
數學學科的基本特性是系統性和知識結構性。強調知識結構的學習,有利于學生系統地掌握數學知識。數學教學中,從章節導入到課題呈現,從新知的出現到新知的認識、研究與應用,都應在尊重學生的認知規律與心理發展規律的基礎上,幫助學生構建知識的邏輯結構體系和研究方法體系。這樣才有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思維習慣。
2.2有意滲透數學思想和數學方法
數學家喬治波利來長期奉行的教育宗旨就是強調把“有益的思考方式和應有的思維習慣”放在教學的首位。數學學習的根本就是數學思想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從而提高數學素養,最終形成數學能力。數學教師在研讀教材時,要充分挖掘數學知識中所蘊含的數學思想和數學方法,引導學生感受數學的本質,從而更好地學習數學,運用數學。
2.3以導代講,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在傳統的初中數學課堂上,教師是主要的講解者,把教材中的內容詳細地講解出來。學生作為聽眾,一方面對枯燥的知識不感興趣,另一方面對教師存在畏懼心理,使他們在課堂上被動接受。這種狀態下的教學活動,不能得到教和學的統一,很難使教學效率達到預期的效果。在素質教育中,教師要堅持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讓學生成為學習活動的主體,以他們的數學知識和數學思維為基礎進行自主學習。在教學環節,教師要作為指導者參與其中,關注學生的學習進步,了解他們對知識的理解程度,在適當的時候進行指導和啟發,使學生能夠有效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問題,有效掌握教材中的內容。以導代講的課堂,給了學生充分發揮的空間,讓教師和學生之間建立良好的關系,學生敢于說出自己的疑問,敢于質疑教師的說法。通過師生之間的思維碰撞,讓學生掌握正確的思維方法,不斷深入探究數學知識。在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時,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給學生設計學習提綱,把重點知識用問題的形式展示出來,讓學生通過回答問題逐步掌握所學內容。通過問題的引導,學生能夠建立新舊知識的聯系,讓他們用掌握的知識進行思考,思維向新知識延伸,自然地過渡到對新知識的探究中,在深入挖掘中獲得新的發現,掌握所學內容。例如,在教學“軸對稱”時,教師要讓學生對教材內容進行自主學習,在學習過程中,教師引導他們進行操作和觀察,借助操作活動發展他們的空間觀念,讓他們初步認識軸對稱圖形的基本特征,知道對稱軸,能夠判斷一個圖形是否是軸對稱圖形。在掌握了軸對稱的基本概念后,教師要學生展示一些圖形,讓他們能夠正確判斷哪些圖形是軸對稱圖形,并找出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通過自主學習和練習環節,學生對所學的知識理解得更加深刻,大大提高了他們的學習效率。
2.4培養課前預習習慣,提高聽課的針對性
數學課程具有的特點是抽象、概括,課程中涉及的概念、公式、原理等需要學生進行深入思考。由于中專學校生特有的思維習慣,整節課都專注聽講是不容易實現的,同時,受班容量和教學任務的影響,教師只能最大限度地考慮不同學生的學習情況但不能做到適合所有學生,這就要求學生進行課前預習。課前預習可以使學生針對自己不懂、不會的內容重點聽,有利于學習效果的提高。由于中專學校生的自學能力相對較弱,教師要對學生的預習活動提供必要的指導,如教師可以提前告訴學生即將學習的單元和知識點,使他們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優勢,討論交流、互相幫助,為預習活動的開展搭建好平臺。
結束語
在中專學校數學教學過程中存在一些較為常見的問題,這些問題使得課堂教學效果低下,部分學生逐漸喪失學習的信心。所以,為了進一步落實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在中專學校數學課堂中獲得學習新知的喜悅,為學生今后的學習生涯打下堅實基礎,教師要反思教學中的問題,并對教學方式以及教學內容作出積極調整。綜上所述,以上內容就是對提高中專學校數學教學效果的做法與思考的論述。
參考文獻:
[1]李少霞.淺談高中數學教學有效性的提升[J].教育觀察,2017,6(22):103-104.
[2]王曉杰.數學文化教學對中專學校生數學抽象素養的影響研究[D].西南大學,2017.
[3]朱琳.基于發生教學法的線性空間概念的教學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7.
[4]劉歌.信息技術環境下提升數學應用意識的教學策略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7.
[5]王梅,徐天艷,楊英,彭洪,徐建明.提升中專學校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研究[A].北京中教智創信息技術研究院.新課改背景下課堂教學方法與手段的有效性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四卷)[C].北京中教智創信息技術研究院:,2017: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