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雖然作為我國高等教育重要組成部分的高職院校的教育教學質量已經取得了長足進步,但是其教育教學質量監控管理仍有諸多不足之處。為解決此現實問題,本文將分析高職院校教育教學質量監控管理存在的現狀問題,并在此基礎上探討完善高職院校教育教學質量監控管理的策略,希望本文的粗淺論述對高職院校教育教學質量監控管理的提高與完善有所裨益。
關鍵詞:高職院校;教育教學質量;監控管理
0.前言
高職院校的教育目標在于為國家建設輸送大量的應用型、技能型人才,因此高職教育一直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高職院校教育教學的質量直接影響到技能人才的培養質量。近年來,隨著經濟和科技的迅猛發展,國家對應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強烈,因此除傳統的公立院校之外,很多民間資本也涌入高職院校建設中。各種性質資本的涌入,有利于改善高職院校的教學環境,但是目前總體而言,高職院校教育教學質量仍然有諸多不足之處,嚴重掣肘高職院校對應用型、技能型人才的輸出。有鑒于此,本文將探討高職院校教育教學質量監控管理對策,以期回應現實需求。
1.高職院校教育教學質量監控管理的現狀問題
1.1高職院校教育教學質量監控管理體系與院校實際情況脫節
高職院校的教育教學質量監控管理體系是根據高職院校教育教學目標、結合國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的要求同時立足自身院校的實際教學情況制定的監控管理體系。一般而言,高職院校教育教學質量監控體系包括對高職院校教學設施、教學組織、教學考核、教學成果評價等方面的全方位考核,以期綜合并宏觀的把握高職院校的教育教學質量,并通過監控管理的結果分析高校教育教學中的優勢和薄弱點,以在此基礎上不斷改進和完善高職院校的教育教學。但是當前的高職院校教育教學質量監控管理,卻遠未取得與之相匹配的監督、管理、診斷、反思的目標。這主要表現在大多數高職院校教育教學質量監控遵循同一套監控管理目標,許多高職院校的教育教學質量監控管理卻存在復制照搬的現象,而相對忽略了自身專業特色,自身獨特的教學特點和教學條件,沒有結合自身院校的教學實際構建適合自身院校發展的監控管理體系,致使高職院校的教育教學質量監控管理成為千篇一律的擺設。
1.2高職院校教育教學質量監控管理體系不全面
如上文所述,高職院校的教育教學質量監控管理旨在對教育教學進行全方位的評估和考核,但是當前很多高職院校在監控管理的過程中時常出現監控管理環節的失衡,主要表現在大多數高職院校將監控管理的重點放在了課堂教學、實踐教學組織過程中,而忽視了教學設施、教學考核以及教學成果評價等方面的監控管理。雖然課堂教學、實踐教學組織過程是影響教育教學質量的關鍵因素,但是教學設施、教學考核等環節同樣對學生的學習態度、教師的教學質量等產生重要影響,對這些環節的忽視,將直接對高職院校教育教學監控管理的完整性產生負面影響。另一方面,眾所周知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直接面向社會和市場,培養學生的高素質強技能并為其提供就業機會、為社會輸送應用型技能人才是大多數高職院校的培養目標,因此學生的學習成果及其參與社會實踐、創新創業能力也應當是高職院校教育教學質量監控管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當前多數高職院校的教育教學質量監控管理都沒有對此部分進行覆蓋。
2.完善高職院校教育教學質量監控管理的策略探討
2.1更新高職院校教育教學質量監控管理的理念
高職院校教育教學質量監控管理體系被冠以“監控管理”之名,這一個概念帶有強烈的行政色彩,因此高職院校中的很多教師和學生都對高職院校教育教學質量監控管理懷有強烈的抵觸情緒。部分學生認為,這一監控管理的目的是為了控制學生的學習方式和學習成績,部分教職工則認為,高職院校教育教學質量監控管理的目的是倒逼教師的教學質量和學術成果,是對教師工作的施壓。然而本文認為高職院校教育教學質量監控管理的目的并不在于對學生和教師進行行政管理,而是通過科學有效的分析考核教育教學的全過程,并在此基礎上全面充分的了解高職院校在教育教學中優勢和不足,通過對教學設施、教學活動、教學成果考核的動態監管提高高職院校的教育教學環境,為學生提供更好的教學環境,為教職工提供更優秀的教學環境與學術環境。
2.2完善高職院校教育教學質量監控管理覆蓋面
如上文所述,當前大多數高職院校的教育教學質量監控管理側重于對課堂教學、實踐教學組織活動的監控管理,而尚未實現對教學設施、教學成果考核、教學反思等環節全方位動態管理,因此當前高職院校應當大力完善其監控管理的覆蓋面。首先,教學設施是提高教學質量的物質基礎,尤其是對于以培養技能性人才為目標的高職院校,如果沒有完善的教學設施,很多教學工作將無法開展,因此教育教學質量監控管理應當重視對教學條件、教學設施的管理,分析和正視基礎條件對教育教學質量的影響。其次,教學成果考核評估是教學活動的必要延伸,甚至對教育教學質量的提供起到直接的推動作用。因此高職院校應當建立健全的教學評估制度和專業的教學評估委員會,對學校所開設課程的教學成果進行客觀評價,通過規范的制度手段規范教學評估的公平、公正和科學。并參照教學評估的結果評價教師的教學完成度及其教學質量,對評估結果較好的教師進行一定的物質和精神獎勵。最后,教學反思是對教學評價的消化過程,促使學校加強教學環境生態建設,優化管理結構,推動教師改革與創新教學方法,提升自我業務水平能力,引導學生加強學習能力、創新能力,使之更契合職業崗位能力目標。
3.結束語
綜上所述,建立完善的教育教學質量監控管理體系,提高高職院校的教育教學質量十分必要。當前我國高職院校教育教學質量監控管理普遍面臨與高職院校自身實際脫節,照搬程式化、模板化的監控管理模式,而不能與自身的教學實際相結合。此外,片面重視課堂教學、實踐教學活動的監控管理,忽視對教學設施、教學成果考核評估的管理,也是當前高職院校面臨的一大問題。對此,高職院校應當更新教育教學質量監控管理理念,消除學生與教職工的抵觸情緒,同時完善監控管理的覆蓋面,實現對教學設施、課堂教學組織活動、教學成果考核的全方位動態監管。
參考文獻:
[1]孫玉鳳.高職院校教育教學質量監控與保障體系探討[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6-07-28
[2]王寶仁;姜海燕.高職院校教學質量監控體系現狀的調研報告[J].遼寧高職學報,2018-11-18
[3]劉明.高職院校教育教學質量監控與保障體系的研究[D].安徽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3-04-01
作者信息:譚文玲,女,(1980.04-),漢族,籍貫:湖南婁底,本科,實驗師,研究方向:教學質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