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創
摘要:互聯網的發展給高等院校實驗實踐教學來新的機遇,依托“互聯網+”的背景,探討開放實驗實踐教學模式的可行性,為創新型人才培養提供新的思路。
關鍵詞:互聯網+;創新型人才;開放實驗實踐教學模式
隨著科技不斷發展,互聯網已經對社會上各行各業產生顛覆性的影響,搭上科技發展的潮流,傳統的行業就會發生翻天覆地的改變。高職院校的職業教育,也同樣收到新科技新技術發展影響,作為培養高素質人才的搖籃,高校的教育教學必須利用最新科學技術,來推動自身的改變和發展,才能培養出更符合時代需求的人才。
“互聯網+”是創新社會互聯網發展的新業態,也是知識社會創新推動下的互聯網形態演進及其催生的經濟社會發展新形態。2015年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互聯網+”行動計劃[1]。高等職業學院以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為主,其中實驗實踐教學環境最為重要,隨著科技發展和教育改革的進行,高等職業院校試驗實踐教學環節,也面臨重大挑戰,基于“互聯網+”的創新實驗實踐教學模式改革也成為迫切的要求。
1.傳統實驗實踐教學模式
目前大部分高校實驗室管理都是采用“教室+設備+管理員”的管理模式,教師在規定的時間和規定場所內完成指導學生各類實驗實踐工作,其他時間,無論教師或學生,想要使用某實驗,就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約。實驗室的首要任務是為了保證完成正常教學任務的進行,每天都是圍繞教學任務進行運行工作的。雖然能夠體現實驗室作用,同時也大大限制實驗室的功能,在科技高速發達的進行,顯得特別明顯。
傳統的封閉的教學已經無法適應教師和學生的需求,如何將傳統封閉實驗實踐教學轉變實時都可以用的實驗室,已經成為各高校面臨首要問題。
開放實驗實踐教學是一種依托科技高速發展而產生的全新的實驗教學模式,將原來封閉的靜態的實驗室變為動態開放的實驗室,將學生作為實驗實踐教學中的主體,推動高等職業院校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培養和創新人才培訓的發展。
2.開放性實驗實踐教學面臨的問題
(1)實驗室運行問題
開放性實驗實踐教學模式是指學校教學計劃之外的試驗實踐教學活動,以學生為主,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性和提升學生的創造能力[2]。學生可以根據自己興趣愛好,自由選擇實驗,不受時間和地點的約束。這就對實驗室管理提出新的要求,不能按照原來本“作息時間表”進行開放。如果還是按照原有的時間,就會成為開放性實驗實踐教學的絆腳石。
(2)實驗實踐指導的問題
原有教學模式下,教師在規定時間內必須在規定場所內進行實踐教學指導工作;在開放性實驗實踐教學模式下,每位學生都可以自主選擇實驗時間和實驗項目,這樣教師指導和學生的學習就不能同時進行,學生遇到問題無法及時得到解答,教師也無法及時監督學生實驗過程。在線學習的效果,學生對實驗的效果評價,都是我們要解決的問題。
(3)實驗室管理問題
進行開放性實驗實踐教學模式之后,要求實驗室管理必須靈活,這樣勢必會增加實驗室管理員的工作強度,同時開放實驗項目的發布、管理等工作也對管理員提出新的要求。制定合理的獎勵措施,提高工作人員主動工作積極性,也是影響開放性實驗實踐教學模式能否實施關鍵因數之一。
3.開放性實驗實踐教學模式的機遇
“互聯網+”正在潛移默化的改變人們的工作方式、生活習慣、學習方式。傳統的教學模式日益受到挑戰。互聯網的發展,同時也重新定義教師和學生在教學過程地位關系。通過互聯網+而構建的新型實驗實踐教學平臺,凸顯以學生主體的新的教學模式的重要性,教師和學生之間可以進行多種互動交流,學生自主去學習,教室也可以針對不同學生的興趣進行“私人訂制”性質的輔導。老師從原來的教學過程中的第一主角,變成以學生為第一主句,老師為課堂的配角,知識的引導者。
互聯網發展給教學提供更大舞臺,為很多“科幻電影模式的教學”找到現實中的案例。傳統的實驗實踐教學已經阻礙了創新人才模式的培訓,也正在一步一步被以多媒體技術、移動互聯網技術、VR虛擬現實技術等相結合的創新教學模式打破。構建基于互聯網+和云平臺的開放性試驗實踐教學實驗室,充分體現了新科技在創新人才模式培養中起到重要作用。
4.基于“互聯網+”背景下實驗實踐教學創新
依托于互聯網的開放性實驗實踐教學模式,主要針對目前教學實驗室中存在的矛與盾問題,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教師成為教學的輔助,以微課等在線教學平臺與基于web的云實驗平臺作為實施的支持。
(1)在線發布
通過在線教學平臺,管理員或教師可以發布實驗任務,學生可以通過網站或手機APP進行查看相關任務。學生根據自己學習興趣進行選擇實驗項目,老師可以從后臺的管理模塊里查閱每人所選的實驗課題。同時學生可以查看各個實驗項目的計劃、預期結果等內容
(2)通過在線實驗平臺,進行對應實驗。開放性實驗實踐教學項目可以設置多種類型,如基礎網絡實驗,網絡配置實驗,服務器配置實驗等。實驗平臺也是開放實驗實踐教學模式能否實施的關鍵。
(3)根據學生提交的實驗結果對學生實驗進行評價,學生同時可以提交在實驗室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教師根據實驗結果給實驗項目的綜合意見,包括是否完成實驗要求,有什么不足,實驗過程的注意點等。學生也可以通過平臺查看成績等。同時學生可以通過匿名或實名方式提交實驗建議,為教師以后授課提供真實依據。
5.結束語
依托“互聯網+”作為背景,我們針對高等職業院校實驗實踐教學進行研究,探討適合新時代環境下新的試驗實踐教學模式,創新實驗實踐教學體系,在創新型人才培養計劃制定過程中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參考文獻:
[1]趙國慶.“互聯網+背景”機遇、挑戰與應對.光明日報
[2]鄭文娟, 郭德明.網絡新媒體下高校實驗室的技術管理研究.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 2015 (15) :26-27
基金:基于互聯網+背景下試驗實踐教學改革研究(以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為例),項目編號:GF2017JXYJY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