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勝輝
摘要:結合當前小學德育教學工作的開展情況,分析了關于小學語文教學與德育之間的關系,并在此基礎上結合實際分析了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滲透德育教育的措施,分析了小學語文教育中德育滲透的重要意義,希望對于今后的德育教學開展有所幫助。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德育教學;教學改革;教學方法
一、關于小學語文教學與德育之間的關系思考
1.1 小學語文課程的內涵
在小學生的語文教學過程中,他們要求一上學就應該會寫自己的名字,然后開始進行拼音、漢子的學習,由此可見,小學語文是其他學習內容的基礎工作,對于學生的后續學習和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語文課堂的學習過程中,應該要求教師積極負責,讓學生掌握漢字語言,能夠不斷進行相應語文知識的積累,以求不斷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能主動地進行自我表達,不斷提升學生的交流表達能力、閱讀思考能力以及識字能力,滿足小學語文教學的相關要求。
1.2 小學德育的內涵
在新課標的教育要求下,應將德育教學活動滲透到小學語文教學中,以便能夠培養學生具有科學、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通過正確的政治觀念以及良好的道德品質,培養未來祖國建設的合格接班人,在各個方面要重視學生在政治品質、思想道德方面的良好教育的開展。對于小學階段的德育教育來說,教學內容大都是集中于日常行為習慣培養、國民公德啟蒙以及社會公德培養等方面,通過相關的教育主要來實現學生具有良好的遵規守紀的好習慣。
1.3 如何處理小學語文教育與德育教育的關系
在小學教育過程中,應該充分重視德育教學工作的開展,為了進一步落實好各項德育教學工作的開展,則應該充分利用好語文課堂教學,充分將德育教學工作滲透其中。在小學語文課堂中,應通過相應的觀察、朗讀等活動,夯實學生的語文素養,培養他們具有良好的行為習慣,以及懂得師生、學生之間的關愛,具有良好的感情意識[1]。由此可見,小學語文教學和德育教育工作開展具有相互促進的作用,應積極將德育教育滲透到語文課堂教學的每個環節中,充分發揮好語文課堂教學的作用,不斷提升學生的德育教學工作水平。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滲透德育教育的措施探討
在具體的小學語文教學實踐過程中,課堂教學則是開展德育教學的重要場所,應該重視課堂教學中采用合理化的教學方式,可以通過閱讀以及課外實踐等環節開展教育,主要涉及到關愛、誠信以及愛國等主要內容,能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德育教育。
2.1 教師的引導
學生則是課堂教學工作中的主體,但千萬不可忽視教師在教學中的引導作用,廣大一線語文教師應充實教學方法的創新,努力實現德育與智育相結合。在語文課文內容的基礎上,不斷引導課堂教學活動的開展,進一步幫助學生理解相應的語言文字講解內容,不斷構建學生的正確的認知框架,能形成自我的判斷標準,能更好地認識到世界的發展規律[2]。在此過程中,教師應該開展耐心引導,能積極引導學生在心理上的向優、向善的思想品質。在實踐教學中,開展滲透德育教育活動中,可以積極利用豐富多彩的語文教學內容,鼓勵學生開展自主閱讀形式,其中,應該不斷加強教師的引導作用,不斷提升學生所具有的熱愛自然、熱愛祖國的情感,在學生掌握必要的語文知識的基礎上,還能進一步感受到思想道德的熏陶,在各個方面不斷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2.2 教材的選編
從小學語文課本內容選編來看,其具有一定的時效性、科學性,應該結合相關的教學情況開展來積極進行德育工作的滲透,并能向學生傳遞對應的德育教學內容。比如,對于英雄事跡來說,則應該一定要結合當時的歷史背景情況,重點介紹英雄生活的背景環境情況,讓學生能感受到英雄的光輝事跡以及性格特點;有的則是利用引人思考的寓言故事,幫助學生更好理解人生道理,鼓勵學生具有創新性的發散思維能力;有的則是歌頌大自然的偉大,讓學生感受到享受美好生活的快樂。
2.3 學生的作文
小學生的作文應該具有一定的開放性,鼓勵教師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積極培養良好的仔細觀察的品質,并能通過文字進行表達,更好將思維中的閃光點表達出來,進一步磨練學生的寫作能力和技巧。在進行評價作文過程中,能將德育教育內容進行必要滲透,有助于學生具備豐富的情感。
2.4 豐富多樣的課外實踐及活動
在開展小學德育教學工作中,不可忽視課外實踐活動的作用,應通過多樣化的課外閱讀形式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良好人格品質,實現學生的思維品質的不斷加強。在具體實踐中,教師應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以及興趣愛好,積極將多樣化的課外讀物推薦給學生,通過閱讀,不僅掌握閱讀的方法和技巧,還能從中獲得良好的德育品質,體會到閱讀的快樂。
三、小學語文教育中德育滲透的重要意義
3.1 有利于小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形成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應該鼓勵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再局限于學科間的限制,應該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以及學科特點來積極推行道德教育,鼓勵學生具有良好的情感教育,會主動去關愛別人,在知識傳授的過程中,重視學生的人格品質的培養,特別是情感方面的培養。
3.2 增加小學德育教育的途徑
通過德育教學工作的開展,應該不斷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綜合素質能力的發展,使其具有較為健康的生活態度以及情感世界,各項教學工作應該遵從德育為中心的要求,這樣有利于實現小學生的良好的人格培養。
3.3 提升小學語文教學有效性的實現
在基礎教育范圍中,語文教育應該重視學生的多元化發展趨勢,并積極推行合作探究性學習,以有利于實現學生的全面性成長。因此,語文課堂教學應該一方面重視學生的基本知識的培養,另外一方面,則更應該加強學生的思維道德品質的培養,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滿足素質教育的各方面的要求。
四、結語
由此可見,德育教學工作應該是新課標要求下的重要內容,小學語文教學應該遵從德育教學工作的開展,積極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幫助學生逐步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以滿足未來社會的發展需求。
參考文獻:
[1]黨丹華. 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教育[J]. 小作家選刊, 2018,14.
[2]唐雷. 加強小學語文教育發揮語文教學的德育功能[J]. 科學咨詢, 20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