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曉維
摘要:隨著現在的教育水平的不斷改革,家長對學生的教育期望也發生了變化,不在像以前一樣只是希望學生能夠考上一所優秀的大學。并且教育的目標也不斷在改變,現在對學生的綜合能力的培養逐漸成了教育的重點。所以基于加強數學中核心素養的培養,在高中數學中的培養是十分重要的。對于課堂上教師如何講,以及講什么等問題,成為了教師需要探索的問題,教師的教育理念就是把核心素養的培育思想融入進去,從而能夠真正地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關鍵詞:核心;培養;數學
0 前言
在這個社會上有多少人因為數學成績不夠優秀,沒能走入自己理想的大學,又有多少人因為數學的阻礙沒能選擇自己喜歡的職業。中國的高中數學難度可以與國外大學數學相媲美,這讓多少高中生在數學這扇大門前撞的頭破血流。因而在高中教育中,教育部提出了培養學生們核心的數學素養,讓他們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這種素養不僅對學生的數學學習有所幫助,還有利于學生自身長期發展和社會學習需求。
1 高中數學核心素養的特點
高中數學核心素養是說培養學生的優良數學學習品質和能力,使他們擁有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效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貢獻力量。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可以不斷地提高自己的能力,逐漸達到社會對于數學專業畢業生的要求,在將來的就業中具有明顯的優勢。而高中數學核心素養包含一下三個特點:階段性、持久性和綜合性,這三個特點分別從三個方面對學生的數學能力進行考察。階段性是指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的養成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學生在不同的階段所具備的核心素養是積累起來的。例如,高一學生具備的核心素養是從初中數學積累起來的,其可以完美地解決初中數學的所有問題,但對于以上年級的數學問題無能為力。高三同學的數學核心素養是積累高中經驗所產生的,他們可以解決自己在高一時無法解決的問題,在解決問題的能力方面得到了極大的提升,但依舊無法解決大學數學問題。如此看來,數學學習的過程是一個逐漸積累的過程,沒有人可以一步登天。持久性則是對學生學習數學知識堅持情況的考核,不僅涉及到課堂上的數學學習,而且也包括在日常生活中的數學學習。學習是是個需要長久堅持的事情,沒有一個人可以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達到優異的程度。綜合性則是說高中數學核心素養需要考察學生在數學學習態度、思考能力、解決問題能力等全方位的表現,是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具體考驗。通過對這三方面的學生數學能力進行考察,可以判斷學生的高中數學核心素養狀況,有針對性的查缺補漏,使學生能夠對數學學習具有充足的興趣和良好的學習品質,養成積極主動的數學學習態度,適應現代社會的變化。
2 克服數學建模困難的對策
針對學生解決實際應用問題的困難以及解實際應用問題的思路和方法,我認為在平時的應用題教學中應重視對學生進行數學應用意識的培養。如數學語言,數學閱讀理解等方面要對學生進行有計劃,有針對性地訓練和培養,具體地講,應抓好以下幾個方面的教學。
2.1 著力培養學生的自信心。
一個人的自信心是他能有效地進行學習的基礎,更是他將來能適應經濟時代必備的心理素質。基于這樣一個事實,許多國家都把對學生自信心的培養作為數學教育的一個基本目標。因此,在平時教學中,應加強實際問題的教學,使學生從自身的生活背景中發現數學,創造數學,運用數學,并在此過程中獲得足夠的自信。
2.2 培養學生閱讀理解能力,使學生逐步學會數學地閱讀材料了解材料。
通過數學閱讀,能促進學生語言水平的發展以及認知水平的發展,有助于學生探究能力和自學能力的培養;通過數學閱讀,有助于學生更好地掌握數學。數學教師不僅要重視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還要注重教給學生科學有效的閱讀方法,使學生體驗到數學閱讀的樂趣及對學習的益處,從而使他們在興趣和利益的驅動下自覺主動地進行數學閱讀。
2.3 構建知識網絡,強化從整體的角度選擇思維起點的能力。
數學實際問題最突出的特點就是數據多,變量符號(字母)多,數量關系隱蔽而且數據具有“生活實際”的本來面目,并非“純數學化”的數據。學生對數據的感悟能力較差,對已知所求之間的數量關系比較模糊,如果從局部入手,則頭緒紛繁,不易突破,但若能從客觀上進行整體分析,抓住問題的框架結構與本質關系,常能出奇制勝,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具體地講可以運用結構數據表格的整合信息,理順數量間的關系,從而建立相應的數學結構,凸顯數學“建模”。
3 高中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策略
3.1 理論與實踐結合
高中數學教育應掙脫傳統的應試教育模式,作為數學老師要有全球化的數學教育觀念,不能局域簡單的做題,而是注重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培育。數學核心素養是未來國際化數學教育理念和目標,但是由于這一理念提出的時間較短,很多老師缺乏一定的經驗,因此要在一步步的實踐當中吸取經驗教訓,讓學生學習和老師教學過程具有更高的靈活性與可行性。
3.2 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
學校辦學、老師教學的最終目的是教育學生,培養學生學習、思考、創新的能力。在傳統教育中,老師在課堂中扮演的往往是主導者,但是這不利于學生們核心素養的培養,極易使學生們養成依賴老師不能獨立思考的壞習慣。在核心素養培養的過程中老師呢應該給予學生們更多自由發揮的空間,讓他們充分的釋放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不要隨意打擊學生們的自信心,在課堂上將教學內容與數學思想相結合輔助學生們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建立一套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和理念。
3.3 傳播數學文化
在日常的教學過長中老師不能在應試教育中急功近利,忽視數學文化的傳承,要從學生們全方面發展的角度出發。例如在學習圓與直線的關系時很多學生不理解為什么用數字就能計算出來答案,這屬于數學抽象性的明顯弊端,這時候老師就應該從數學文化角度來為學生們講述這一理論知識的由來,從而加深學生們對這一理論的認識。
4 結語
總而言之,高中數學對于很多學生來說是一個不容易解決的難題,這并不是說明這些學生不夠聰明,只是他們沒有你養成良好的數學素養,沒有形成完善的數學知識體系,作為高中數學老師有責任幫助學生們培養良好的數學核心素養,提高學生們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張智燦.基于高中數學的抽象思維能力培養的若干問題研究.《福建師范大學》.2012.
[2]關晶.高中數學核心素養的內涵及教育價值[J].亞太教育,2016(26):165.
[3]靳國林.淺談高中數學不等式的解題策略[J].高中數理化,2012(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