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成濤
摘要:教育從不是墨守成規的,而是需要根據時代的變遷與時代的需求在適當時候進行必要的改革創新,從而實現提高教育質量與水平的目標,適應時代發展的需求。隨著新課程標準的不斷實施,小學語文教學也應作出調整,本文探討了新課改下小學語文教學的方法,以期對小學語文教學起到一定參考幫助作用。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方法課堂效果
新課改是教育部最新推出的在傳統教學基礎上實行新的教學改革方案,同時要求教師對自身教學方法和課堂效果進行更新,事實證明,不斷進行教學方法的改革創新可以持續不斷推動語文教學質量與水平的提升,所收獲的實際效果成果顯著,小學語文教師應當用新觀念武裝頭腦,優化課堂質量,從而全面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水平。
1.營造和諧自然的課堂學習環境
環境對于人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因此,我們需要在課堂上為學生營造輕松自然的氛圍和環境。課堂效果往往不是受教師或學生一方影響的,需要雙方合作來打造課堂環境。教師需要以學生為根本,這就需要教師一切為學生的發展著想,鼓勵學生積極發表自己的看法,讓學生互相評價,互相支持,互相合作,解決問題。教師是課堂的一員,與學生處于平等的地位,應當多與學生交流討論,春風化雨將知識和知識的精髓傳授給學生。亦師亦友,關注學生在課堂上的每一個方面的表現,使課堂氛圍融洽自然,輕松融洽,學生得以輕松學習,從而提高課堂效率,收獲良好的教學效果。
2.在新媒體教學的促進下提高課堂效果
在現代新媒體教學應用得越發廣泛的背景下,課堂教學的內容變得豐富多彩,這很大程度上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課堂更加輕松,學生接受知識也變得更加快捷方便,各種知識點通過多媒體的應用變得由抽象到具體,由生硬到直觀,由內容單一到豐富多彩,這就在很大程度上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課堂“活”起來,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如古詩文類教學,學生不易理解,但通過多媒體動畫直觀的展示,學生便會很快地接受教學內容,從而很大程度提高了教學效率,教學難題迎刃而解,也可以收獲良好的教學效果;又如科普類文章,只靠教師口頭傳授,無法在學生腦中形成具體直觀的印象,而通過多媒體展示,學生接受到的教學內容也就更加震撼而具象。寫人敘事的文章中,通過多媒體課件的播放,課文情節內容清楚地展現在屏幕上,課堂容量大大增加。多媒體教學的運用使課堂內容更加豐富多彩,有助于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自然會收獲良好的教學效果。
3.教材與方法相匹配,使得課堂效率得到提升
我國古代圣人孔老夫子曾主張因材施教,即根據不同的學生特點展開不同模式的教學。對于新課改的落實有一定的幫助。所以,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當中,應該根據學生的興趣、個人特點進行不同的教學,使得教學教材與教學方法相適應,擴大學生的發展空間,故此,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建議:第一,教學過程當中,突出教學的層次性,使得上等生、中等生、下等生都能夠吸收教師的教學內容;第二,對學生進行適當的鼓勵,使得優等生能夠更好地發展,中等生朝著優等生方向前進,下等生在取得進步之后能夠有信心像中等生發展。以此增強學生的自信心;第三,對每個學生都給予適當的關注,發現不同層次學生的優缺點,揚長避短,使得學生獲得較大的進步。
4.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與此同時,學生的創新能力與意識也應該得到培養,在積極、自由的課堂之上學生的創意意識與能力更容易得到激發,所以,積極向上的課堂氣氛應該建立起來。學生在學習當中占據著主體地位,而主體地位的基礎是課堂氛圍的狀況。同時,積極向上的課堂氛圍對于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有一定的幫助。教師應該擁有個人正確的價值觀,學生的人格尊嚴應該得到教師的尊重,以此促進師生之間的交流,曾強師生之間的情感,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可以激發學生本身具有的強大的潛力。在課文講解時,教師可以運用網絡上的資源,找出可以與其配套的故事,幫助小學生更好地去學習課文中所講內容,并且可以讓小學生在和諧自然的氛圍中去學習知識,了解知識,最后掌握知識。
5.實現情景教學
語文知識大多來源于現實生活,因此教師要結合現實生活進行語文教學,將課文場景和學生生活緊密結合進行教學,小學的語文學習不應太過死板局限,語文教師應當讓語文教學擺脫固定場所,將語文融入學生的生活,這樣可以加深學生對語文知識的理解,積累學生的基礎知識。而要實現這一點,便需要教師靈活運用生活中的事物,使其在課堂上發揮重要的作用,同時,利用語文課堂上的知識來解釋生活中的種種現象,鍛煉學生的動腦能力以及自主學習能力,而在這其中,語文的學習融進了學生的日常生活,學生對語文這一學科有了更加豐富的情感體驗,這也會在提升學生語文成績的同時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并給出對策予以解決的能力,一舉多得。
參考文獻:
[1]鄭君芝.新課改背景下淺談小學語文教學方法的創新[J].中外交流,2018,(16):269.
[2]臺艷麗.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方法探析[J].學周刊C版,2014,(11):172-173.
[3]紀國慶.新課改下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方法初探[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3,(3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