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遠芳
摘要: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當中,游戲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們的學習熱情,將娛樂和教育有力地結合在了一起,轉變了教學過程當中乏味枯燥的學習氛圍,有利于學生接收更加生動有趣的教學模式,在提高學習興趣的前提下,還保障了學生的學習能力獲得有效地提高,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在教學過程中融入游戲教學能更受學生們的喜愛。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數學游戲;課堂實踐
引言:
根據我國社會主義經濟的不斷發展來看,游戲融入課堂是一個特別正確的舉動,因為它不單單是一種教學的手段,更能夠潛移默化的培育學生的創新能力,要把游戲加入到課堂教學當中,就要求老師具備特別熟練的教學技能以及強大的課堂把控能力。如果老師自身能力不夠強,把控不得當就會造成很嚴重的反面效果,導致課堂秩序混亂,同時教學內容也會受到牽連。以上都告訴我們小學數學老師,在做教學設計的時候應該明確教育游戲融入課堂的基本準則,掌握具體的運用方法。
1、游戲化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當中應用的必要性
1.1激發學習興趣
數學課程的教學內容對于大部分小學生而言都是無聊乏味的,因為課本里的知識大多是一些計算題和理解應用題,而小學生還處于年紀較小、自控力弱的階段。我們平常的教學普遍都是教授的方式,老師把課本上的基本內容寫在黑板上進行逐一講解,學生了解課本內容之后進行練習,整個都是講練,導致學生很快就進入了待睡的狀態,使得學生學習效果不盡人意。因此在小學教學當中,老師要增強自身的教學技能,持續更新教學模式。游戲教學法在處理這種問題上具有一定的成效,這個辦法和學生的性格特征相一致,利用外部刺激法來引起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從而實現讓學生認真聽講的目的。
1.2培養創新能力
在新時代的背景下,我國發布了一系列和創新有關的政策,要求大家合理提升自我創造力,給社會發展帶來源頭和動力。就目前來看,大部分的小學數學老師都缺乏探索新鮮事物的能力,還需要不斷深入的認識,科學運用創新。同時游戲教學法在課堂當中的有效融入,一方面給了我們改善原本教學方法的勇氣和力量,另一方面也促使學生提高了自身的創新觀念,這種手段使我們的腦細胞可以更加活躍,對生活更富有激情和信心。游戲化教學和小學數學教學是存在一定的聯系,對小學數學教學的完善整改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負面的學習環境,是導致現在小學數學教學效果達不到預期的主要因素,而教育游戲可以改化學生的數學學習環境,還可以提升他們的學習興趣。比如:在學習“三角形的分類”一課時,在學生掌握了快速又精準地做出分類之后,老師可以設計一個“身高分類”的游戲,隨意抽取十五名同學,將身高順序打亂,再讓學生們由“從低到高”自行分類整理。從中學生們潛意識里就知道尋找分類的標準,而且不僅鞏固了課堂上新學到的知識,還使學生們深刻體會到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價值[1]。
2、游戲化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實際應用
2.1明確數學游戲教學目標
組織游戲化教學形式的關鍵前提就是把握好游戲的具體內容,設定清晰的教學指標,如此才可以確保游戲化教學的實際功能。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當中,老師第一應該確立教學內容的重點和難點,同時經過指引教學時期凸顯的教學核心與困難之處,使得學生對于知識的大概框架能夠具備一個充足的認知,繼而促進小學課堂教學可以順利的進行。比如,在教學 “表內乘法和表內除法”一課時,知識內容要求學生熟練背誦九九乘法表,這還是小學數學教學當中關鍵的一部分,不管是對將來小學數學教學還是說現實生活都具有關鍵的影響。對于九九乘法表而言,并不具備優良的記憶方式,始終是以熟悉背誦與平時的運用來提升背誦成效。為了可以提升背誦質量,老師在上課之前的導入部分應該講解乘法的有關知識,讓學生明白什么是乘法。在實際的教學當中,老師應給學生空余出足夠的時間去進行背誦,為了深化學生的知識記憶,可以選擇進行游戲教學,比如“乘法接龍”的游戲,學生回答完上一個乘法之后,即提出乘法內容讓下一個學生回答,如果學生回答錯誤,其他同學可以通過搶答的形式表述正確答案,繼而提高學生對九九乘法表背誦的實際質量。
2.2動作類游戲和數學教學相結合
動作類的游戲可以讓學生們投身到游戲當中去,在不自覺的情況下就完成了學習任務,根據調查研究所見,在許多歐洲國家,動作類游戲是數學教學中被廣泛應用的方式,通過動作類游戲,讓學生了解一些比較平常的數學知識,比如查找數字,引起學生專注力,對他們的反應能力和數字敏感技能的提高也有著一定程度上的益處。比如:在學習“認識圖形”一課時,在學生經過了對基本線條的基本了解的根本上,老師可以設定一個“聽指示”的游戲,在老師指示的帶領下,學生快速找出教室內存在的各種圖形,更進一步地加深學生們對圖形的認知,在游戲的過程中,老師還能夠通過學生的速度與準確度來判斷學生對圖形的了解程度,便于自己第一時間調整教學程序。
2.3益智類游戲與數學教學相結合
這種做法其實很普遍,比如,可以把一些數學知識隱藏在游戲里,讓學生一邊做游戲一邊解題,寓教于樂,在游戲當中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以及數學學習的邏輯能力。比如:在學習“積的變化規律”一課時,老師可以設計去逛超市的游戲,把學生分成四個小組,讓他們根據超市里擺放的物體尋找擺放規律,學生們綜合小組成員的意見,通過觀察,對比,最后找出物體擺放的規律所在,學生在游戲中輕松愉悅地了解本節課的重點知識,這樣一來,學生不是在硬學知識,死記硬背公式和規律,而是將數學和實際生活進行相結合,展現了學習數學的真正價值,而且在無形當中培養了學生們的思維拓展,一舉兩得[2]。
結束語:
游戲化教學其實是一種將游戲和教學有機結合在一起的教學模式,對于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過程來說能起到一定的作用,把數學教學從陳舊的教學模式當中解放出來,生成一種備受學生們追捧的教學方式。不單單能夠有效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積極性,同時對于數學老師來說,教學質量和課堂效率也獲得了顯著的提高,游戲化教學的合理運用能夠幫助小學數學的教學順利地進行,符合學生對于學習過程中的所有需求,切實做到小學數學教學模式的良性發展。
參考文獻:
[1]黃運玲.探索教育游戲與小學數學融合的途徑[J].中國校外教育,2017(02):105+107.
[2]席瑞伍.小學數學課程中游戲教學方法的結合研究[J].學周刊,2015(32):105.
[3]邱虹媚.淺談如何在小學數學中合理地利用教育游戲[J].中國校外教育,2013(1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