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高彥
摘要:現代學徒制研究與實踐是現代職業教育一項重要的工作。雖然國家近幾年在部分職業院校和企業中開展了各種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并取得了很多優秀的成績,但在實踐中仍存在學生參與面不高、企業參與熱情不足、學校政策仍有障礙等問題。本文立足于普惠學生、普惠中小企業的理念思考藝術設計專業現代學徒制工作的實施,探索了分層次、多形式、學分貫通的混合式現代學徒制工作方式。
關鍵詞:現代學徒制;職業教育;普惠;藝術設計
中圖分類號:G718.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8)20-0259-02
一、前言
2014年5月,《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明確指出了現代學徒制對現代經濟社會發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年8月,《教育部關于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的意見》進一步說明了現代學徒制工作的內涵和要求。2015-2017年,國家先后遴選了兩批共368家單位作為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和行業試點牽頭單位。在國家的高度重視下,眾多高校和企業加入了探索和改革的行列,但這其中仍有一些瓶頸問題亟待解決。
二、高職現代學徒制工作中的主要問題
近幾年來各高校關于學徒制的探索越來越多,各種研究成果也層出不窮,然而,從實施與研究情況看,卻仍有著許多困難和瓶頸,要面向更廣泛的學生、更多的高校、更多的企業落實卻仍有一定困難。主要問題包括以下幾方面:
(一)學生參與覆蓋面不高、學生缺乏參與積極性
現代學徒制可以使學生獲得更多的實踐機會,本應受到學生的熱烈歡迎。然而實踐中不少學生對這項工作的響應度并不高,只是被動的按學校要求完成任務,缺少主動參與的熱情。有些學校雖然學生參與積極性高,但覆蓋面卻不廣,只限于一些表現較優秀的學生,學徒形式主要是在教師辦的設計工作室中當學徒。
(二)企業參與熱情不高,主動參與意愿不夠強烈,特別是中小企業參與有難度
現代學徒制要真正落實到實處,需要學校、企業、學生三方的共同重視。然而,由于制度可執行性、責權利等方面的保障措施不夠明確,讓一些企業也感到茫然而缺少熱情,特別是中小企業雖有需求卻又不知如何參與。實踐中,有一些中小企業向學校表達了想要積極參與現代學徒工作的意愿,然而到后期的落實階段,卻常常因為對此項工作的認識理解程度不夠、學校與企業間的配套管理跟不上、企業執行力不夠等各種原因而流于形式。
(三)學校政策仍有障礙,部分學徒制流于形式
主要表現在學生學校學習與企業學徒的時間分配不盡合理、學生有畏難情緒;學分轉換等配套管理政策不具體、不通暢,執行到位有難度;有些只是普通的工學交替,缺少實質內涵等等。
三、普惠理念的內涵與意義
普惠,根據辭海解釋,普指全面;惠指給人以實惠。在現代學徒制中的普惠理念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
第一是普惠全體學生。指學徒制除了要給所有學生以學徒身份的形式選擇權外,還要能夠因材施教,使所有學生在不同形式、不同層次的學徒制學習中受益。
第二是普惠更多的中小企業,要使更多的中小企業愿意參與學徒制并能通過此項工作在員工培養、選聘、人才儲備等方面真正受益;
第三是普惠更多高職院校特別是經濟欠發達地區的學校,要使因地域、經濟條件等資源受限的廣大地方高職院校也能有效開展學徒制并從中受益。
基于普惠理念開展研究,可以為高職開展現代學徒工作提供一些新的參考和借鑒;可以進一步增強區域優勢不明顯、基礎條件較一般的高職院校的自信心和動力;可以為中小企業參與現代學徒制工作提供一些可見的行動參考。
四、高職藝術設計類專業基于普惠理念的現代學徒制工作探索
藝術設計類專業是比較適合于師傅帶徒弟學習形式的專業群,藝術設計類行業卻是不太適合較多的學生集中于一家企業當學徒學習的行業,而且高職藝術設計類專業學生又是學習主動性、自覺性普遍不強、學生個性化特點比較明顯的學生群體。針對這樣的行業特征和學生群體,不適用于“一刀切”的整體、批量學徒安排,如果能夠采取多層次、多形式、學分貫通的混合學徒制方式開展工作,因材施教,或許能夠解決當前學徒制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實際問題。
(一)關于學分置換、學分認定的探索
現代學徒制學生參與熱情不高的原因之一在于學生同時兼具兩種身份,一旦受到時間的約束與學習與學徒安排的沖突,就會令學生出現顧此失彼、無法兼顧兩方的問題。學分置換和學分認定的目的則是為了在一定程度上打通學校課內學習和企業學徒學習的限制,讓學生在企業學徒期間同樣可以獲得學校的學分。
學分置換主是要通過在人才培養方案中充分考慮學生進行課內學習和學徒學習的主要時間安排,將一部分課程設定為可與企業學徒實踐相通的課程,即學生如果能在企業完成相應的實踐,經過相應的過程考核和期終考核,就可以將企業期間的學徒學習項目或內容置換為課內對應的課程的學分,這樣的好處是可以使學生在某些方面的專業能力與技術獲得更為精準、實用的培養。學分認定則主要是針對專業拓展課開展。通過學生申請、企業認可、學校批準,學生在企業進行的部分學徒學習內容可以認定課內拓展課學分,從而使學生在專業拓展課方面獲得更多的可選性,以此激發學生參與學徒的學習動力。當為學生去企業當學徒提供了一定的制度保障后,可以提高學生的參與積極性。
(二)關于分層次開展學徒制的探索
藝術設計類學生的就業面向多為設計公司及一些生產企業的企劃部或廣告部門。相當一部分公司每次能接納的學生人數十分有限。同時,學藝術設計的學生將來可從事的設計崗位也分為許多層次,不同層次對學生創意能力、制作能力的要求不盡相同。高職學生生源質量參差不齊,如果采用同等要求對待學徒學習,可能會出現有些學生企業不愿意接受,有些企業學生不愿意去的尷尬局面。因此,可以考慮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將學生分成多個層次,不同層次的學生允許在不同的時段內開始參加學徒學習,而不是整班學生同時在規定的時段內開展學徒學習,學徒的內容也可根據學生的特點、能力、企業需求而各不相同。這樣可以盡可能照顧到企業的實際需要和學生自身的特點,如果找到滿足雙方的訴求點,則可以較好地解決企業和學生的一些困惑與窘境。
(三)關于多形式開展學徒制的探索
一般來說,學生學徒必須要下到企業中才能成為真正的學徒。然后在實踐中,有些學生在校內尚且管不住自己,如果讓其去校外企業學徒,有可能因為學生自我約束能力太差而出現企業管不了的局面或是學生學習質量不過關,企業不愿接收的情況。同時,中小企業不比大型企業,在不同時段對學徒的需求也不盡相同。為了適應企業和學生的這種情況,讓所有學生都能參與到學徒學習模式中,可采用多種形式結合的方式為學生安排學徒學習。這些方式除了學生真正下到企業中進行學徒學習的形式外,還可以采用如學生到教師工作室當學徒、企業提供企業項目任務和要求,學生在校內由校內導師現場指導并結合校外企業“遠程”指導的學徒方式。
五、結語
現代學徒制是在傳統學徒制基礎上與新時代特點結合一種新形式,要想使其落地生根,必須要學校、企業、學生三方都聯動起來并能從中受益,才能獲得令人滿意的效果。樹立普惠理念是保障三方權益并令各方受益的一個基礎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