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麗敏
摘要:在繪畫創作中應如何運用創新思維?什么怎么樣才能合理思考?如何理論指繪畫創作?本文從就思維創新在繪畫中的影響,認識創新思維的建立以及其對繪畫創作的重要性。
關鍵詞:創新思維;繪畫創作;主觀感受
中圖分類號:J2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8)23-0176-01
一、什么是創新思維
論述這個詞語?首先筆者認為先將其拆分理解。就像一篇文章中說道的首先應搞懂到底什么是“創新”?我們有知道的東西,就是所謂的知識。創新是什么?實質應突出“新”這個此,同時“創”也是很重要的。我們習慣新性用傳統的思維去定義某一樣東西的概念,利用絕對的話語權去指導某一項工作的進行。諸不知道其實這種思維也在限定著我們的想法。筆者認為建立創新性的東西應要注重事物本質的獨特性,就如美術史發展的長河中,能名留史策的同時也極具代表性的美術作品都有其時代性的特點。魏晉時期的書法藝術達到了巔峰,王羲之的蘭亭序顯示出他的書法造詣至今仍受贊美;一談到工筆花鳥畫我們首先想到的是宋代時期;明清的寫意畫徐渭的墨花圖把水墨畫發揮得淋漓盡致。每個時代都有其時代特點與個性,在欣賞繪畫作品的時候,筆者認為在學習的時候更應該看到其背后的故事與審美高度,不應被其表象的技藝所限定我們的思維模式。假若每一個時代都在學著上一代的東西,不加思考地按部就班地進行,那就不會有今天所見到的歷史長河上的百花齊放了。
二、繪畫創作在思維下的影響
在進行一幅繪畫創作的時候,整個過程其實就是思考加以表現的一個過程。在美術史上,如米芾的山水畫作品從視覺藝術上讓人悅目,再到內在情感中使人賞心,從整體到局部,其在山水畫上的表現技法上把“創新”這兩個字發揮到了新的高度,放在以往的山水畫中使人序眼前一亮,創造出米氏的獨特的風格:米氏云山。在表達山水畫中運獨創的米點皴與大量的云朵元素作畫,從中體現出其新穎極具個性的革新創造精神。無疑當中其思維創新在繪畫創作中起到必要的作用。在視覺效果上,其獨創的“米氏云山”無疑是極大成功的,其辨識度高而又體現出了作畫者的以主觀感受為創作表達的傾向。
想象是人類文明進程發展的重要的思維活動。想象是人們在客觀事物的影響下,大腦對記億的表象進行加工改造,形成和創造新形象的心理過程。人們在認識客觀世界的過程中,不僅能感知到直接作用于感覺器官,回憶起曾經感知過的事物,而且能在思維的參與下,加工改造腦子里積累的表象和知識經驗,創造出從未經歷過的或現實中尚未存在的,甚至根本不可能存在的新事物的形象。創造性的加工思考筆者認為其實質就是創新思維的一個過程。
在現實當中抽取元素,也可以把物體超現實化。在這種超現實創作之前是要思維原始積累的,才能憑空匿造出來的東西。這些超現實的東西在真真正正地了解到現實事物的本質之后才能創造出超現實的事物。
三、如何建立繪畫中的思維創新
如何建立思維創新?關于這個問題的思考,這讓作者想起在一老師課堂上的講課內容。談到創新的問題。人們總是說尊重傳統,在傳統的基礎上加以創新。試問對傳統的東西了解嗎?連傳統的文化,民族傳統的東西都不了解,何來談創新?所謂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無論在做任何事時,說到創新,首先得了解舊有的模式所存在的問題。加以注入新的想法與理念。例卻不了解此事的來龍去脈,談何進行預示此事的未來發生的趨勢呢?可是如何才能進行符合邏輯地思考問題呢?怎么才能從一點發散到多點?就像是樹的生長規律那樣,慢慢地發芽開枝,越長越茂盛呢?就此事上,在有關于這方面理論的書,發現這個問題最終落下與哲學有關的思辨問題。如何思維?如何建立思維創新?在繪畫創作過程中發散性思維是重要的思維能力,在大體上講發散性思維能夠積極運用不同的思維方式進行思考,在整體上沒有局限于單一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中。在此發散思維中注入新的想法與理念去完成創新。如何發散?在有關資料論述為發散性思考就是每一樣事物進入大腦中,無論是感覺、記憶或想法中的任一事物,如圖文、景物、質感、音符節奏等,都可以成為一個思考的中心,由此發出無數個節點從而建立個人的數據庫。在此結合下,在建立思維導圖的時候,也應建立屬于自己個性的創新思維的獨特性。在繪畫創作之下不應機械性地模仿的已有的作品。應在了解熟悉的前提下而超越。如明代的潑墨大寫意畫派創始人徐渭是一個極具個性和創新精神的畫家,其代表作《墨葡萄圖》,畫面上的墨色酣暢淋漓,給人眼前一亮。這種創新,改變了人們的審美趣味與視覺習慣,為中國畫美術史發展上創造了一個新的里程碑。
在創新思維的指導下,繪畫創作應極具可塑性,不應畏畏縮縮,應多點嘗試一大膽試錯,跨領域去思考進行實踐。從中獲取新的靈感,也許在試錯的過程中會有新的突破,醞釀著革新創造性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