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瑞澤
摘要:在新課程改革的教育背景下,越來越多的教師意識到教學定位以及教學改革的重要性和必然性,大學公共音樂科目的教學也應如此,在實踐教學中,積極總結學生的學習需求,同時做好教育定位工作,從改革的角度提出解決對策,提高教學有效性,基于此,筆者主要針對大學公共音樂教育定位和改革這一問題進行了相應的分析和探索,提出了自己的見解。
關鍵詞:大學;公共音樂;教育定位;改革;問題;分析
中圖分類號:G633.9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8)08-0252-01
最近幾年,我國的大學公共藝術教育發展水平整體不高,同時未來的發展前景也不樂觀,為了提高大學公共藝術教育的發展水平,就應對教育實踐中的常見問題予以總結,而后實施教育定位工作,結合最終的教學目標,制定極具針對性的改革策略,希望筆者的分析給有關教師以借鑒和參考。
一、大學公共音樂教育定位環節的典型問題探討
l.教育體系之內的定位不清,課程設置已呈現邊緣化。大學階段的藝術教育是極為重要的課程內容,可給人才日后的發展帶來極大的影響,此時,大學音樂教師所肩負的責任在不斷加重,實施全面素質教育已成為大學公共音樂教育過程中的重點和要點,在藝術教育工作中,需提高學生的藝術教育實踐能力,但是,部分高校在公共音樂教學過程中,容易忽視傳統教學模式的更新和創新這一問題,從而致使部分大學生缺少審美情感,隨之的音樂知識學習也會局限在狹窄的區域內。另外,一些高校在公共音樂教學環節,更加強調專業化教學,對于音樂教育給學生思想道德以及文化素質所帶來的正面影響未能給以重視,這就會相應的給院校的公共音樂教學工作的開展形成阻滯性作用,一定程度的降低教學效果較差,致使課程設置也會面臨著各類問題。
2.大眾傳媒給教育工作造成影響,難以對教學方向進行定位。當前的時代背景下,大眾傳播媒介的迅猛發展,各種各樣的音樂形式不斷的在人們的生活中滲透,這一過程中,群眾更容易接受流型音樂,大學生也會受到這一趨勢的影響,過分追求流行音樂,過多的吸收“快餐文化”,這些都會導致大學階段的音樂教學出現教學內容上的偏頗,基于學生所喜愛的音樂形式,開展大學公共音樂教育工作,在這樣的音樂氛圍影響下,學生容易出現盲目崇拜歌星的現象,對流行音樂過于狂熱,致使大學公共音樂教學內容呈現邊緣化,難以精準的做好教學內容上的定位工作。
二、大學公共音樂教育定位和改革方式探析
高校在開展公共音樂教學工作時,會面臨著許多的問題,使整體的教學體系無法做到精準的定位,基于此,需給以針對性的解決方案,提高教學有效性。
l.對教育體制進行改革,明確公共音樂課程的地位。高校在落實公共音樂教學工作的過程中,要基于音樂教育定位的“邊緣化”問題,制定切合實際的解決方案,可強化公共藝術教育的指導和規劃力度,對公共藝術的教育機制不斷的完善和優化,充分汲取域外公共音樂教學中的先進理念,將公共藝術作為高校教學體系中的重點和要點內容,體現公共音樂教學的制度化和規范化,將藝術教育課程落實到實踐中,將美術以及音樂兩大公共藝術鑒賞課程作為必修課,與此同時,制定切合實際的教學評估標準,融入到高校的教學體系之中,明確公共音樂課程在課堂體系中的關鍵性地位。
2.強化對于音樂教育的研究力度,增加音樂藝術形式。教育方式和教學內容,都會給最終的公共音樂教學效果帶來影響,當下,公共音樂教育過程中實際的開課率相對較低,因此,高校就應基于這一問題,制定教學計劃,做好實踐研究工作,不可僅僅重視專業技能訓練,也不可將公共音樂教學停留在音樂知識的普及層面上,課程的設置,要體現出多元化的特點,運用輔導課程和公共選修課程相結合,將增強學生音樂素養和人文素質作為公共音樂教學目標,使學生在擇選這些公選課時有一定的選擇余地,參照“循序漸進”的原則,將音樂藝術落實到實踐中,最終達到事半功倍的目標。
3.強化公共音樂教育課程建設力度。高校開展公共音樂教學工作時,要明確此課程在整個教學體系中所發揮的作用,凸顯其實際地位,可在最短的時間之內,選擇選修課和必修課二者有機結合的方式,相應的提高公共音樂教學課程所占據的學分數,使此課程教學環節,可實現進度考核以及課時考核的正規化和穩定化,為公共音樂課程教學提供良好的教學條件,提高教學質量,盡可能滿足大學生對于音樂知識的學習需求。部分高校為公共音樂教師提供的薪資待遇相對較低,致使教師的教學積極性較差,難以實現教學改革這一任務,此時,就應當引導教師做好發展和規劃工作,制定相對應的鼓勵政策,結合公共音樂教學的需要,提高音樂教師的綜合素養,實現他們的社會價值,為學生的發展和成長提供相應的保障。
三、結語
綜上所述,現階段,高校在開展公共音樂課程教學的過程中,常會面臨著諸多的阻礙性問題,導致教學效率難以提高,使公共音樂教學形式以及教學內容等均處于邊緣化,難以做到教育工作的準確定位,基于這些問題,應當制定切合實際的解決對策,本文主要從教育體制改革、提高公共音樂課程地位、增設音樂藝術形式以及強化公共音樂課程建設力度等方面提出了相應的思考和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