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代科技革命加速了全球商業模式的轉型升級,企業的營利模式從傳統的“產品經濟”逐步向“客戶經濟”和“系統經濟”轉變,行業之間的競爭轉變成為商業模式的競爭。文章通過具體介紹當代科技革命下產生的三種新型全球商業模式及其創新內容,為當前國際形勢下的生產者應該如何開拓新型商業模式提供了對策分析。
關鍵詞:科技革命;商業模式;經濟發展;創新
一、商業模式概述
當代科技革命高速騰飛,為商業模式的創新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當前人們對商業模式的了解還比較模糊。簡單來說,商業模式是一種包含了系列要素及其關系的概念性工具。公司綜合運用多種商業模式運轉,本質是通過客戶福利的最大化,來實現公司價值。圍繞客戶福利,產生了六種予以支持的邏輯關鍵詞,分別是:系統、整合、高效率、核心競爭力、持續盈利和整體解決方案。系統代表著個體的最佳組合;整合是指企業的內外部和企業的經營管理系統形成一個整體;高效率是指系統內外部各種元素通過整合,高效率的運行運作。企業在成長過程中不斷增強核心競爭力,面對問題能提供整體解決方案,才能為不斷盈利提供保障,從而提高客戶福利。
商業模式的核心在于價值創新及占領客戶,模式為企業強化供應鏈管理,打造核心競爭力提供保障,最后能應變于多變市場也是關鍵,能讓企業節約更多時間,制定個性化策略和適合市場的戰略方案。當今社會,科技創新是在新一輪科技革命競爭中,提高國家競爭力的重要基礎。本文基于對當代科技革命下全球商業模式發展歷程的研究,深入探討新商業模式下企業為謀求更好的發展應采取的對策。
二、科技革命下現代商業模式的發展歷程
當代社會,科技創新和科技革命是推動人類社會持續發展的根本動力,是在新一輪科技革命競爭中,提高國家競爭力的重要基礎,同時,科技創新的成功--智能科技也被廣泛引用于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生物識別、區塊鏈、智慧城市等領域。互聯網的發展產生了大量的數據,當人類自身不足以處理這些數據時,擁有更強大計算能力的東西應運而生,這就是人工智能。在現代商業中,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當今商業模式和人類生活,加速了全球商業模式的轉型升級,經濟發展越來越強調需求導向和完整解決方案的提供。下面將具體介紹三種新型的商業模式,并深入挖掘其產生原因和具體表現形式。
1.傳統產品智能化
伴隨著人工智能為代表的科技革命進一步的深化,傳統商業模式已不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從而無法為生產者帶來新的利潤點。受到當前消費者的消費層次和生產者的研發水平的雙重限制,傳統產品智能化這一商業模式應運而生。發掘傳統B2C產品的新價值成了企業尋找新的增長點的新途徑。商品本體與過去的大相徑庭,但是通過運用智能化及其他增值服務等形式來實現消費者對高新科技的需求。最常見的是產品銷售搭配免費的APP軟件,通過手機智能APP與產品產生“1+1>2”的效果,產品本身的附加值通過APP表現出來,人們能夠直接獲取大數據計算后得出的結論信息,減去復雜的中間環節,通過對賦予傳統產品新的附加值,如智能家居產品,在未改變傳統家具設計或其他方面的前提下,通過植入智能芯片,使得用戶可以遠程操控各種電器,為用戶生活提供了方便。
2.B2C租賃服務
價值鏈理論認為,產品的價值創造可分為若干基本及輔助環節,但是價值并非均勻地在各環節中分布。企業在研發設計、品牌運營環節可占據價值鏈的領導地位,而在生產制造環節卻處于戰略劣勢的價值鏈底層。輕資產運營模式通過資源的整合將傳統資本與知識資本進行戰略剝離,形成以自己為中心、集成眾多聯盟伙伴的價值網絡。企業憑借這種避“重”就“輕”的運營,可以降低生產成本,建立核心競爭優勢,增強組織結構適應性,實現企業內部各類資源的優化配置,提升組織結構的靈活性,使企業能更好地適應變幻莫測的市場。
輕資產戰略在各行業領域的應用多種多樣,但主要有經營創新、金融創新、縮減固定成本三種模式,例如飛利浦在荷蘭機場推出的“不賣燈泡、賣照明時數”的創新服務,全美金融公司對資產的證券化,花旗銀行售后租回ATM機等,均實現了企業的輕資產運營。
3.轉嫁第三方補貼
隨著網絡科技的快速發展,電子商務已成為日常交易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從B2B到B2C到C2C,新型的商業模式不斷出現。B2B2C是根據已有的模式衍生的新型電子商務模式。第一個B即我們熟悉的商家,第二個B類似于一個平臺,是商家與消費者直接聯系、交流溝通的橋梁,C即指消費者。以淘寶網為例,淘寶平臺以創新的商業模式,通過建設移動支付、在線客服、移動終端、大數據整理等電子化平臺,降低運營成本、提高溝通效率。免費開店,提升資源整合力。同時分發代金券之類的福利回饋消費者,促進物品的流動性和重復購買力。B2B2C的商業模式逐漸形成商業價值循環的價值鏈,實現了商家、平臺、消費者的三方共贏,這樣的商業模式極大地影響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也將成為未來電子商務的發展趨勢。
共享經濟商業模式的出現使得人們有渠道分享自己的閑置資源,從而激活了閑置物品的存量,提升了資源的利用率,也促進了經濟的發展。并且共享經濟使得整個消費的過程更加移動化、社交化、數據化,互聯網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也促進了以用戶為中心的新型共享經濟商業模式的實現。
三、為開拓新型商業模式應采取的對策
1.培養全局思維
企業產品設計生產的本質是為迎合消費者的需求,企業應該培養以消費者為核心的全局思維,創新市場營銷戰略。一方面,面對不同年齡層的消費階層,企業應充分考慮提供服務的便捷性與簡易性;另一方面,根據擁有不同消費水平的消費階層的習慣與偏好,產品的技術水平及服務效率占需求主導地位,企業需要利用互聯網平臺打造富有創造性的商業模式。
2.實現價值創新
互聯網時代的價值鏈不再是單純的鏈式結構,而以價值網絡和價值商店的形式存在,商業模式的創新從根本上來說是價值的創新,價值創造的邏輯轉變為:跨界創造效能、信息直接傳播、注重市場出清、產品宣傳脫媒。如何利用有限的資源與銷售渠道優化商業模式,在為消費者創造實際效用后,實現產品的價值創新,增強市場競爭力,擴大市場占有份額,是企業需探尋的新增長點。
3.明確商業規劃
企業必須明確自身的商業路線及發展規劃,才能進行準確的市場定位及用戶細分,從全局與整體調控生產與流通的關系。人工智能時代企業若想要進行跨界創新向周邊領域發散,就必須擁有海量數據,并能充分利用好科技革命的優勢,通過大數據分析和云計算,在明確潛在用戶的需求這一前提下,發揮共享經濟的優勢,開拓新的商業模式及后續。
四、結語
對現代企業來說,商業模式的創新對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科技革命下互聯網平臺及各類金融科技產品不僅為企業的生產模式、營銷戰略、管理理念帶來了新一輪的換血,推動企業走向智能化與多樣化,也改善了市場的宏微觀環境,促進消費者交易需求的轉型升級。未來科技創新對全球商業模式的改革仍然具有重大意義,兩者創新融合的機制與途徑還有待展開進一步的探討研究。
參考文獻:
[1]任宏偉.創新商業模式,實現企業又好又快的發展[J].中國商論,2015(29):16-18.
[2]吳樂,惠寧.科技創新和科技革命新趨勢研究[J].科學管理研究,2016,34(01):25-28.
[3]趙承,孟亦菲,石海娥.人工智能助力經濟社會轉型升級[J].封面故事,2017(10):36-37.
[4]張曉芹.共享經濟下的商業模式創新[J].安徽商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15(03):11-14.
[5]鄭志來.共享經濟的成因、內涵與商業模式研究[J].現代經濟探討,2016(03):32-36.
作者簡介:胡以璇(1998.11- ),女,在讀本科,研究方向:國際經濟與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