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帥
摘要2017年3月8日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關于推進學校體育場館向社會開放的實施意見》再次強調學校體育場館的對外開放,并提出具體措施。而目前學校體育場館對外開放卻面臨著諸多問題,本文通過文獻資料法、專家訪談法研究學校體育場館的現狀并分析出影響因素,從而提出學校體育場館對外開放的發展路徑。
關鍵詞學校體育場館 對外開放 影響因素 發展路徑
2017年3月8日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關于推進學校體育場館向社會開放的實施意見》強調學校體育場館的對外開放并提出具體措施;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參加體育鍛煉、增強體質、愉悅身心火速提上居民的生活日程;學校體育場館雖多為政府撥款興建,但設備的維修維護、日常開銷以及員工的工資也是一筆相當大的開銷,僅僅依靠學校的財政扶持,終究不是長久之計;在國家政策和社會需求以及學校本身三方面的驅動之下,占據體育場地資源相當比重的高校體育場館的對外開放成為形勢使然,然而伴隨高校體育場館對外開放工作的逐步深入,所面臨的障礙慢慢的呈現出來,越來越成為政府社會學校三方關注的焦點。本文通過分析影響高校體育場館對外開放的因素,從而試圖為高校體育場館對外開放、服務全民健身的困境提出解決辦法。
一、高校體育場館對外開放的現狀
自從學校體育場館對外開放起,存在的情況多種多樣,本文從高校體育場館對外開放的形式、時間、管理模式、撥款情況四個方面,以期為影響因素找到根源。
(一)對外開放的形式多樣
高校體育場館在對外開放的過程中,會出現這樣一種情況,對外開放的項目不一定都是體育相關,也有可能是非體育項目,如文藝演出,公司活動等,這些開放的項目類別跟體育并沒有實質性的關系。當高校體育場館對外開放的主要方向還是以體育項目為主,形成了“以體為主,多種經營”的形式。與體育相關的主要以全民健身的項目為主。如大小球項目、游泳、健身等。同事還存在體育比賽、運動訓練等形式。
(二)對外開放的時間
高校體育場館首先應該對自己的責任有一個清晰的定位,高校體育場館首要的任務是滿足正常教學和學生的日常訓練,在此基礎上盡可能的對外開放,所以對外開放的時間一般定為下午六點以后、周末、節假日。因為白天的有學生的正常教學,必須避開這段時間,而六點以后、周末、節假日正常教學一般都已經結束并且居民也已經結束一天的工作。這個時間段是對外開放最好的時間段而且也是居民選擇最為頻繁的時間段。
(三)對外開放的管理模式
目前高校體育場館的管理模式主要存在以下幾種模式:1、體育部門管理模式,這種管理模式的優點在于能夠更好的發揮學校體育場館的本職工作一一滿足正常的教學工作和學生的日常訓練,而且專業針對性強,對于器械的維護和使用有高水平的理解。不過此種模式也有不完善的地方,如對外開放的程度底,管理能力弱等問題。2、學校體育場館管理中心模式——這種模式是學校專門成立的場館管理部門,能夠聘請專門的場館管理人員維護人員來進行日常的場館管理工作,能夠很好的統一調配學校資源,在保證教學和學生訓練的情況下,更好的服務對外開放,增加創收點,減輕學校財政壓力。3、后勤管理模式一一由于后勤處有相當豐富的管理經驗,所以對于流程和規章制度這方面來說還是比較完善的,不過由于缺乏專業性,相對來說不如成立學校場館管理中心的益處多。
二、高校體育場館對外開放的發展路徑
針對以上影響因素,提出相應的對策,希望可以有效的解決學校體育場館對外開放的問題。
(一)學校領導應提高開放意識
政策的利好和社會的需求以及自身發展的需要,迫切的需要高校體育場館的對外開放,即便存在多方需求,還是需要學校領導的一錘定音,最終的決定權在領導而不再客觀需求。所以學校的領導在對外開放的意識上,要緊跟現實需求,實事求是的根據學校的情況實行對外開放,實現多方利好。全方位體現學校體育場館的自身的功能。
(二)出臺具體措施,指導學校體育場館對外開放的具體工作
很多情況之所以遲遲未開放,很大原因是不知道自己究竟應該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責任意識模糊。政府應該根據各地不同的情況,實行對外開放的具體措施,指導體育場館的對外開放。這樣學校才會步步為營,不會出現患得患失的情況。
(三)提高社會人員文明意識
高校畢竟是文化的集散地,社會人員的一舉一動無不在在校師生的眼里,社會人員應該時刻注意自己的行為意識。避免出現和高校格格不入的現象。在進入校園的一刻就應該意識到自己身處的環境是一個充滿文學氣息的地方。避免以為自己的不文明行為造成師生的反感,同時社會人員應該明白體育是具有相對危險的項目,應該明白自己的責任歸屬。
三、總結
體育場館的對外開放是多方面的期待,是大勢所趨。而在對外開放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也會不斷地出現,無論是政府、高校、社會都應該明白自己在高校對外開放過程中的責任,對癥下藥。我們都應該相信高校體育場館的對外開放一定會使多方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