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泳欽
【摘 要】近幾年來,隨著我國各大高校教學改革的深化和整個社會綠色環保理念的發展,作為現代醫學教育基礎組成部分的機能實驗學課程教學中也積極引入了綠色環保理念,構建資源節約型的綠色化機能實驗學課程已經成為各大醫學院教學改革的重要任務之一。為此,本文概述了機能實驗學課程的教學現狀,全面分析了構建綠色化機能實驗學課程的主要原則,并提出了構建綠色化機能實驗學課程的有效途徑,以供相關人員參考。
【關鍵詞】綠色化;機能實驗學;必要性;主要原則;有效途徑
【中圖分類號】R3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8--01
機能實驗學作為一門融合了多學科知識的綜合性實驗課程,非常有助于鞏固醫學院學生的醫學理論知識,能夠很好地提高醫學院學生的實際操作技能與創新能力。而綠色環保理念的發展則標志著人類文明的進步。在機能實驗課程教學中,將二者有機結合,構建綠色化的機能實驗學課程,目前已經成為機能實驗學科發展的必然趨勢。
一、構建綠色化機能實驗學課程的必要性
因為機能實驗學課程從本質上講是一門生物類實驗課程,在教學活動中,參與人員多,涉及的學科知識也多,而且其實驗程序較為復雜,實驗時間也較長,實驗耗材也非常多,相應的教學成本自然就居高不下。而我國目前各大醫學院在機能實驗學課程教學中又普遍存在著“重效果,輕過程”的現象,一味片面的關注機能實驗學的教學效果,而對于機能實驗學課程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實驗項目設置的科學性不高、機能實驗室設計未達到相關的環保標準、實驗參與人員缺乏環保意識等問題的重視程度不夠。這就決定了我國必須推行綠色節約理念,盡早構建綠色化機能實驗學課程,以在實驗教學中科學引導醫學院學生樹立良好的節約環保意識,最大化減少機能實驗課程教學中的資源消耗,有效降低醫學院的教學成本[1]。
二、構建綠色化機能實驗學課程的主要原則
構建綠色化機能實驗學課程主要是在相關的綠色化理論與綠色化方法指導下,依據國家相關的法律法規,制定出綠色化的機能實驗學課程教學標準,有效改進與革新醫學院機能實驗學課程的教學方法,增強機能實驗教學過程中的綠色性、集約性、環保性與有效性,最大化地減輕由其教學活動引起的環境污染。而在具體的構建實踐過程中,相關工作人員必須遵循以下四點原則。第一,在課程規劃與課程建設方面始終堅持綠色、環保的可持續發展觀念,將綠色環保意識貫穿于整個教學活動中。第二,確保實驗參與人員具備相應的綠色環保意識,正確掌握相關的綠色操作技能,以最大化的降低機能實驗課程的教學成本。第三,將有效降低實驗安全風險,營造綠色、安全的實驗環境作為構建綠色化機能實驗課程的高層次目標。第四,通過綠色化機能實驗課程,潛移默化地提升師生的綠色思維水平,促使師生更正確地認識人與環境之間的彼此影響、相互依存關系,引導師生養成良好的綠色環保行為習慣。
三、構建綠色化機能實驗學課程的有效途徑
(一)學校方面積極革新實驗室建設方法與實驗室管理方法
第一,創建綠色化的機能實驗室硬件是構建綠色化機能實驗學課程的前提和基礎。因為機能實驗學課程所進行的各類實驗多屬于生物類實驗,以動物為主要實驗目標,所以它必須嚴格依據相應的生物安全等級要求來創建。比如實驗室的位置應該選擇在人口密度較小的區域,而且其內部的辦公區、實驗準備與實驗操作區都應該是相對獨立的區域,在實驗室的建設過程中宜選擇那些綠色、環保、無污染的建筑材料等等。第二,制定綠色、環保的實驗室管理制度。綠色、環保的實驗室管理制度能夠從制度層面有效規范與改進實驗室管理方法。在實踐中,學校相關部門一方面要盡早制定出健全完善的機能實驗室綠色管理條例,最大化營造綠色、環保、安全的機能實驗室環境。另一方面要持續優化機能實驗室管理組織,將學校、相關職能部門以及實驗室參與人員等都納入到機能實驗室綠色化管理網絡中,同時進一步明確不同管理主體的綠色化職責,以確保不同管理組織積極履行相關的綠色化任務,共同提高機能實驗室的綠色化管理水平[2]。
(二)機能實驗學教師積極改進機能實驗學課程的教學方法
教師的教學方法直接決定著構建綠色化機能實驗學課程的教學效果,為此機能實驗學教師隊伍一方面要在彼此相互交流、深入論證的基礎上,制定出符合學校機能實驗學實際情況的教學方法。另一方面教師在教學設計過程中要以綠色化思想為指導,確保機能實驗課程安排具有一定的層次性和逐層遞進的邏輯性,盡量選擇那些精簡、優化、數據穩定、集約性強又具有一定啟發性的實驗項目,最大化刪減那些粗放型的重復性驗證型實驗項目。
(三)利用虛擬仿真實驗教學有效補充機能實驗學教學
所謂虛擬仿真實驗教學就是以現代多媒體、計算機數據庫、現代網絡通信技術以及人機交互技術等為基礎構建元素,營造出虛實結合的高度仿真性虛擬化實驗對象與虛擬化實驗環境,而學生在這種虛擬化仿真化的實驗環境中,通過重復性的綠色環保操作,就可以學習到相關的醫學知識。但是虛擬仿真實驗教學只是一種輔助性的機能實驗學模式,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注意虛實有效結合,本著能實不虛的基本教學原則,先通過虛擬化仿真性的視頻演示與人機互動操作,將機能實驗項目中的重點部分與難點部分逐一演示出來,然后在熟練掌握各項基本操作技能的基礎上,進行實踐實驗。這樣既有助于提高機能實踐實驗的成功率,又能有效減少實驗過程中的耗材,最終達到綠色環保的目的[3]。
結語:
現階段綠色環保的理念已經成為一種備受國民推崇的文明發展理念。而醫學院的機能實驗學課程在教學過程中普遍存在著實驗項目設置不科學,實驗過程耗材嚴重,實驗參與人員缺乏環保意識等教學弊端。這就需要將綠色理念積極融入到機能實驗學課程的教學改革中,通過革新機能實驗室的建設方法與管理方法,改進機能實驗學教師的教學方法,以虛似仿真性實驗有效補充機能實驗等方式,有效構建綠色化的機能實驗學課程,進一步提升機能實驗學課程的集約性、環保性與安全性。
參考文獻
馬月宏,金蓉,王鋒等.構建綠色化機能實驗學課程的教學改革探索[J].中華醫學教育雜志,2016,36(6):898-901,947.
胥曉麗,周芳,曾菊絨等.將職業素養教育融入機能實驗學教學的思考[J].中國醫學教育技術,2013,(4):469-471.
宋芳婷,王洋,高音等.翻轉課堂在機能實驗學教學的應用與探索[J].繼續醫學教育,2016,30(6):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