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波
摘要:單簧管因其青色的渾厚、優雅和清新而為越來越多的人所喜歡,單簧管也逐漸成為管樂器中比較普及的一門樂器。在單簧管的學習和演奏過程中,準確掌握其演奏技巧是使演奏者發揮技術水平并能達到藝術效果的重要方面。因此,如何掌握好演奏技巧,縮小與國際水平的差距,也成為國內單簧管演奏教育中關注的重要問題。
關鍵詞:單簧管;演奏;技巧
隨著音樂實踐活動的開展,單簧管演奏技巧與音樂表現力不斷拓展與豐富,這就使得一個優秀的單簧管演奏者不僅需要擁有高超的演奏技巧,更應該深入了解音樂存在的本質,從而將演奏技巧與音樂表現相融合,充分發揮出最佳的演奏效果。單簧管在演奏表現上更豐富,使觀眾更能感受到音樂的魅力,那么在呼吸、發音、吐音以及長音方面應該熟練掌握基本的技巧。
一、呼吸的運用方法
在單簧管演奏中氣息的運用對口腔與舌的控制有很高的要求,包括呼氣和吸氣。呼氣和吸氣的協調有助于提高音色的準確性。呼吸的方法分成三種:胸式、腹式以及胸腹式,尤以胸腹式比較普遍。胸腹式的呼吸方法充分利用了胸部與腹部的隔膜來換氣,這樣呼吸氣量比較大,演奏者也不易疲勞。在單簧管學習中,初學者吸氣時極易出現肩膀上抬的現象,但這并不代表已經吸足氣。在演奏過程中,應該首先將身體放松下來,在呼氣過程中雙腳打開與肩其寬,頭自然向下,腰略向前彎,在呼氣時體會腹部隨著吸氣逐漸進入并膨脹的感覺,隨后將氣慢慢吐出。當然,演奏者平常練習的時候也可以向后彎腰,同樣雙腳打開與肩齊平,頭自然向后仰同時吸氣,尋找呼吸的最佳角度。剛開始練習向后彎腰的時候可能會比較累,練習者也可以讓其搭檔在側面用手拖住腰和脖子,這樣可以減輕自己的腰部負擔,練習起來也能夠更加輕松,效果也能夠深刻。單簧管的高音和低音的運氣方法有一定區別。高音區的音色喝振動頻率比較高,氣流也急,在吸氣的時候氣量要小,音色也要更加柔和和明亮。二低音區的音氣流緩、振動頻率也低,氣量要打才能產生渾厚飽滿的音色。演奏者在氣息的運用中也要把握好高低音的區別,在準確運用氣息的同時把握單簧管的音色。
二、發音的技巧運用
在單簧管的演奏中起音的好壞對樂句的整體演奏中呈現的音色和力度有非常重要的關系。在同一力度的情況下,能否將發音和音準相統一也關系樂器演奏的效果好壞。在發音練習中要注意嘴形,只有正確的嘴形才能發出明亮、穿透力強的聲音。在單簧管的演奏中,嘴形也是演奏的靈魂,對呼吸、吐音也有重要影響。發音技巧在于把笛頭放到嘴里,嘴唇往里包,上牙放在笛頭一公分處成斜面,此時上唇與上牙應該緊挨閉住,上牙用下嘴唇墊住并自然地包在哨片與笛頭面板分開的位置。當然,笛頭與哨片包在嘴里的多少可以根據笛頭口縫的大小長短來決定。一般而言,笛頭和哨片不宜在嘴里包太多,也不能咬緊,如果咬太緊也會影響演奏時吐音的靈活性,同時也會影響到聲音的松弛和哨片的振動。如果想要達到比較好的演奏效果,還必須充分利用氣息、口腔和舌頭的配合,表演者可以根據自己演奏的經驗靈活運用吹奏多樣化的聲音。
三、吐音的基本規則
在單簧管的演奏中,吐音技巧比較難掌握。從演奏技術角度來講,吐音的方法主要有兩種:一是用舌頭碰觸哨片的頂部;二是把舌頭貼在下牙,用舌頭拱起碰觸哨片。
如果演奏者屬于初學者那么應該避免過早地使用舌頭以防止口形的失誤。在吐音練習中,可以首先嘗試脫離樂器練習。在使用前兩個音節時,舌頭要比較軟;后兩個音節舌頭應該比較硬。選擇使用哪個音節比較隨意,只要能夠達到舌頭動作的輕快自如目的就達成了。在練習舌頭的時候,舌根一定要保持平穩只讓舌尖活動。筆者認為音階練習、吐音練習可以有針對性地練習哨片觸動的感覺,從低音到高音都可以進行吐音練習。堅持科學性和自然性在吐音技巧練習中很重要。從理論到實踐,每個不同的表演者都有各自的演奏感受,每個人的口形、嘴唇、舌頭的形狀和大小都各有不同,即使用相同的方法練習,還是可能會產生不同的效果。
演奏單簧管音樂是通過其獨特的音色來表達出音樂的思想內涵的,它要求音色優美統一,聲音干凈清晰,像歌唱一樣做到聲情并茂。舞臺表現是演奏者綜合素質的重要內容之一,是演奏者的內在精神面貌內化與外顯的綜合過程。演奏者通過舞臺演奏的機會,將自身的能力展示給觀眾,更是對自身的一種訓練。演奏應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平穩的控制自己的呼吸,保證演奏的順利進行,發揮出自身應有的演奏水平,而舞臺表現能力便是演奏者通過面部表情以及自身氣場而將演奏表演進行點綴,展現出自身的藝術修養,讓演奏更具有吸引力。
四、結語
總之,牢固的音樂基礎知識、熟練的演奏技巧、對樂譜的熟悉、對音樂的理解、舞臺上的表現力都是一個演奏的基本素質,而就單從一名演奏者而言,應該具有的基本素質便是對作品的尊重、對舞臺的尊重、對觀眾的尊重、以及對單簧管演奏藝術的尊重。演奏者在演奏中,將作品的情感正確的表達,尊重舞臺演奏的規則,體會觀眾的感受,用專業的演奏征服觀眾的耳朵,用明朗的微笑征服觀眾的雙眼,更要用對單簧管藝術的熱愛去尊重單簧管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