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娜
摘要:高校舞蹈教育是培養大學生藝術修養、增強藝術素質的主要途徑之一,也是提升大學生審美水平和審美能力的重要方式,對高校舞蹈教育事業的持續發展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本文結合高校舞蹈教育教學的實際情況來闡述高校舞蹈教育對培養大學生藝術素質的重要意義,從而進一步完善高校舞蹈教育課程體系,采取針對性的措施來提升高校舞蹈教育教學水平,為大學生的全面發展創造有利條件。
關鍵詞:高校舞蹈教育;大學生;藝術素質教育;培養
隨著高校素質教育改革的深入發展,高校教育教學模式的改革創新,更加注重學生藝術修養的培養和審美能力的提高。將舞蹈教育設為高校教育的重要內容,不但可以引導學生掌握基本的舞蹈藝術技能還能陶冶情操,提高發現美、創造美的能力,符合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順應高校教育的未來發展趨勢,促進大學生正確人生觀價值觀以及世界觀的形成。
一、高校舞蹈教育對大學生藝術素質培養的積極影響
1.舞蹈是一種強健體魄方式。練習舞蹈可以促進大學生身體血液循環速度、新陳代謝速度,加快身體內毒素的排出,增強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和對各種細菌病毒的抵御能力,增強免疫系統,降低生病幾率,提高學生身體的協調性和柔韌性,從而提高大學生的身體素質。同時,堅持舞蹈鍛煉還可磨礪大學生堅持不懈的意志,對大學生的學習、生活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2.舞蹈是一種情感交流方式。不同類型的舞蹈所表現的情感也各不相同。大學生學習不同類型的舞蹈組合,有利于提高大學生的情感表達以及情感交流能力,拓寬大學生情感傾訴的途徑,有利于促進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引導大學生塑造健全的人格,減少心理疾病發生。另外,大學生通過欣賞優美的舞蹈或者舞蹈藝術實踐等方式身臨其境的感受舞蹈獨有的魅力,體會舞蹈藝術的美感,掌握舞蹈的基本技巧,主動成為舞蹈藝術的演繹者和傳承者,提高大學生鑒賞美的能力。
3.舞蹈具有美學價值和人文價值。通過舞蹈的學習動作的練習,大學生不僅能從肢體上感受到美,而且能讓大學生在學習舞蹈知識背景過程中,增加對真善美的理解,在無形之中讓學生更深層次的理解舞蹈,在之后的學習過程中讓舞蹈表現力更豐滿。
二、采取措施推動高校舞蹈教育水平的提高
1.轉變高校舞蹈教育理念,創新高校舞蹈教育模式。很多高校管理人員對高校舞蹈教育存在偏執的理解,他們認為高校舞蹈教育不僅不能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展,還會占用大學生學習時間,不利于大學生專業能力的提升。于是對高校舞蹈教育存在輕視心理,很少甚至拒絕增設舞蹈課。因此,必須加強高校管理人員素質教育以及舞蹈教育等知識的學習,了解舞蹈教育的核心內容以及基本目標,正視舞蹈教育對學生藝術素質培養的積極影響,適當的提高舞蹈教育教學的地位,增設舞蹈課程或增加舞蹈課程的數量。
2.增加高校舞蹈教育的資金投入,完善舞蹈教學的設備。舞蹈教育和數理化教育不同,數理化教育只需要教室和黑板就可以授業解惑,而舞蹈教育設備的投入較前者來說就會比較多,比如:大平方教室;把桿;鏡子;音響設備等等。如果高校舞蹈設備比較落后,破損嚴重,就將會影響到舞蹈教學的效果。因此,高校相關部門要為高校舞蹈教育活動的順利的開展提供充足的資金保障和設備保障,購買舞蹈教學的基本設備,并由專門人員來管理舞蹈設備,及時維修損壞的舞蹈設備,滿足正常舞蹈教育教學活動的基本需要。
3.創新高校舞蹈教育教學模式,提升高校舞蹈教育教學水平和實際教學效果。許多高校雖然開設舞蹈課程,但主要以理論教學為主,忽略了舞蹈實踐能力的培養。應以舞蹈實踐課程為主,結合舞蹈理論的教學方式,為大學生提供舞蹈理論知識實踐化的平臺,促進大學生舞蹈專業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的提高。
4.加強高校舞蹈教師隊伍建設,提升教師的專業能力以及教學水平。高校應建立健全舞蹈老師培訓機制以及晉升機制,比如定期組織舞蹈老師進行外出培訓,交流學習或訪學機會,借鑒其他高校舞蹈教學模式,結合自己學校的實際情況,探索出適合本校的舞蹈教育教學模式。
5.豐富舞蹈教學內容,創新舞蹈教學手段。高校老師在舞蹈教學活動中,除了規定教材之外,還可以結合當地民族民間舞蹈進行教授,豐富教學內容。同時,鼓勵大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多學習舞蹈作品,并給學生創造學習成果展示的機會,適時讓學生參與到教育教學活動當中來,激發學生學習舞蹈的興趣。老師可以使用現代化教學設備,比如PPT等,讓深奧抽象的舞蹈知識變得更加形象具體,也可以播放不同地區的舞蹈節目,讓學生感受不同地區舞蹈文化的魅力,提升學生舞蹈欣賞能力以及創造能力。
三、結語
重視高校舞蹈教育,培養大學生的藝術素質,符合高校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高校相關人員必須意識到開展高校舞蹈教育教學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豐富舞蹈教學內容,實現大學生身體健康素質以及藝術素質的共同提升,為大學生的全面發展以及終身發展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