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華美
【摘要】本文以對黔貨出山現狀進行具體的分析,探尋貴州省電子商務發展對策,希望對“黔貨出山”的快速發展有所幫助。
【關鍵詞】黔貨出山 電子商務 發展現狀
隨著網絡經濟的蓬勃發展,由貴州省委、省政府幫助貧困地區名特優產品走向市場的扶貧戰略行動,在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的時代,貴州梳理出了“黔貨出山”的理念,黔貨欲出山,則電商必先行。貴州電子商務發展正在進入密集創新和快速擴張的新階段,日益成為拉動貴州消費需求、促進傳統產業升級、發展現代服務業的重要引擎。
一、貴州省電子商務發展的現狀
(一)2015——2016年電子商務發展基本概況
商務部電子商務和信息化司司長騫芳莉在“中國電子商務創新發展峰會主論壇”上指出,貴州省2015年電子商務迅猛發展,年交易額達到1066億,同比增長41%,增速超過了全國14個百分點,截至2015年底,貴州共有電子商務企業和網店3萬多家,電子商務從業人員達到了39萬人。2016年全省加快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深入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通過互聯網創新商業模式,不斷匯聚經濟社會發展新動能。全年新增市場主體37萬戶,平均每天增加1000多戶。新增的市場主體對商業模式創新起到助推作用,2016年,全省限額以上企業(單位)通過公共網絡實現商品零售額51.81億元,同比增長100.7%,網絡商品零售額占限額以上商品零售額的比重為2.5%,同比提高2.1個百分點。由此可見貴州電商經濟在快速的發展,成為全國電商的黑馬,同時為社會提供相當一部分的就業崗位。
(二)黔貨出山模式——公司+合作社+農戶
全省堅持念好“山字經”,種好“搖錢樹”,以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發展為重點,以“云上貴州”平臺建設為基礎,加快發展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互聯網生態體系,實現農村發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據農業部門統計,2016年省、市、縣、鄉四級農業園區總數達到1014個。其中省級農業示范園區發展到385個,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達1300萬畝,入駐園區新型經營主體8802家。全省已建成“貴州電商云”、“貴農網”和規?;娚踢\營中心42個,信息化改造線下農村電商服務站1219個,通過“公司+合作社+農戶”等方式探索構建農產品營銷體系,1300余個貧困村設立了電商網點,農村電商交易額增長27.1%。各類電子商務的農業企業已超過1000家、農業園區超過200個。
(三)貴州大數據一電商巨頭入駐
作為中國大數據產業發展制高點和創新創業首選地,越來越多的國內外大數據信息產業投資者扎根貴安新區,一批重大產業項目集聚在此,自2014年1月6曰貴安新區批復設立以來,電信、移動、聯通、富士康、美國高通、華為、騰訊、浪潮、東軟、賽飛科技等百余家大數據及關聯企業紛紛落戶,總投資超過1000億元。僅中國電信、移動、聯通三大通訊運營商在新區建設的全國性云計算中心,就將形成共10萬個機架、200萬臺服務器的巨大存儲和服務能力,在中國獨一無二。截至2015年底,貴安新區已注冊大數據及關聯產業企業超300家,園區大數據產業就業人數超過1.2萬人。例如阿里巴巴、京東、蘇寧易購、國美在線等辦事處基本覆蓋全省各縣。其中京東、蘇寧在貴安新區建立了貴州區域物流倉庫等。
(四)物流覆蓋面不夠廣
雖然貴州目前已實現縣縣通高速,但是由于貴州地處于云貴高原,任然有很大一部分鄉鎮級邊遠地區存在部分縣市大件貨物物流通達度不佳,貨物入鄉難、出去更難的情況。
(五)政策支持
大數據企業享受西部大開發和國家支持貴州大數據創新發展等先行先試開放政策,加之貴州省舉全省之力加快新區建設,能夠有效整合和集成全省數字資源加快建設貴安新區大數據基地。開拓創新是實現大數據在貴安新區生根發芽的源動力,為大數據產業發展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在行政審批事項從700多項精簡到149項、實施“先照后證”和“三證合一"Xi商注冊登記制度改革的基礎上,圍繞“放”、“管”、“服”,進一步壓縮行政審批環節、推行“一站式”服務,成立了行政審批局、市場監管局和綜合執法局,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為大數據產業發展提供優質高效的政務服務。
二、黔貨出山發展的具體對策
(一)大力推廣“黔系列”品牌,做強是關鍵。
1.品牌是產品商品化的重要依托,也是實現增值溢價的重要途徑。對已有知名品牌的推廣方式,調查了解貴州品牌普遍存在“酒香藏深山,無人知”。要提高產品知名度,當務之急,主要是對“黔系列”產品從傳統媒體渠道上進行品牌推廣。
2.與電商平臺進行戰略合作,通過產品促銷打開銷售渠道。期初由政府牽頭與阿里巴巴、天貓、京東、蘇寧在線、唯品會等電商巨頭進行戰略合作,針對“黔系列”產品,做專場活動,在做產品促銷的同時,也在對外做品牌的推廣,增加品牌的知名度。此外,“黔系列”品牌產品比較單一,可以對其做加法,豐富單一品牌的產品線。
3.加強對“黔系列”實業企業給予扶持。例如以稅收減免、貸款免息等惠民政策等方面進行扶持,讓更多的“黔系列”實業企業加入到“黔貨出山”的隊伍上來,為“黔貨出山”在產品質量和服務做好后勤保障工作,讓企業更加的放手著眼于未來,電商反哺實體經濟,同時實體又為電商提供充足的、高質量的貨源。
(二)加強物流建設,達到村村通物流。
1.搭乘“高鐵經濟”。貴州境內高鐵有“貴州廣高鐵、貴昆高鐵”,通道和陸橋、沿江等“八橫”通道為主干,城際鐵路為補充的高速鐵路網?!鞍丝v八橫”可實現高鐵經濟相鄰大中城市間卜4小時交通圈、城市群內0.5-2小時交通圈。大大的縮減 了貴州與沿海東部城市的往返時間,為黔貨出山從時間和距離上提供了更加便捷的物流渠道。
2.搭建“農村客運+快遞”物流模式。因農村客運淡、旺季比較明顯,所以可從農村客運著手,從時間和成本上減少很多成本,使社會資源得到合理的利用,使雙方達到共贏的目的。
3.通過對整合物流資源。搭建物流網絡平臺,加強信息的流通,提高物流的綜合效率,以便黔貨出山在時間上與東部地區物流速度接軌,同時進一步提升顧客在網絡購買“黔系列”產品的消費體驗值。
(三)黔貨出山——線上與線下同時互動
在加快“黔貨出山”的銷售渠道上,不能單純的依靠線上B2C、C2C、B2B常規網絡消費模式,更應該看中020模式下的市場前景,做好線上與線下同時的互動,做好實體與網絡平臺的兩條腿走路,使得其實體經濟和網絡經濟共同繁榮。
(四)創新人才隊伍。
創新帶動創業,以大學生創業和全民創業為重點,圍繞大數據及其關聯產業,制定“眾創大空間”戰略規劃、三年行動計劃和支持政策,推動貴州成為創業基地、創新高地,同時為農村電子商務服務站輸送緊缺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