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啟強 王天霞 袁列 周曉 陳寰
[摘要]交通是經濟發展的基礎,經濟要發展交通要先行,常見的交通類型有陸運、水運、空運,川南地區水運條件良好,有著眾多大江、大河,更有長江得天獨厚的條件,發展低成本、大批量、高效率、遠距離的水運經濟有著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水運 激勵 四川
近年來我國經濟飛速發展,基礎設施的建設也在逐年加快,四川有著“千河之省”的美譽,境內江河遍布,更是萬里長江的起點,作為南方絲綢之路的一個節點,非常適合發展水運。但是最近幾年我國重點發展高速公路、高速鐵路、航空產業,由于水運的一些特點,政府對水運的投入不足,導致發展緩慢。本文結合四川水運的一些現狀,采用科學的方法,提出一些切實可行的建議。
一、四川水運經濟面臨的問題
(一)航道等級低,通航能力弱
航道就像電腦的芯片一樣,其等級高低關系著水運效率的高低,水運能力的增減,航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雖然水運有著成本低、距離遠、運量大的優點,但是四川的水運主要是內河運輸,在宜賓至重慶段長江航道水深僅3.5米,三級航道等級低,只能通行3000噸左右的輪船,船舶吃水淺,功率小,水運成本低的優勢難以發揮,水運速度與鐵路、公路、航空相比速度慢,發展不協調。
(二)投入資金不足
任何一個行業或大型項目的發展,離不開資金的大量投入,資金投入的多與少,決定了行業發展的快與慢。中國經濟的騰飛也帶動了基礎設施的升級,國家對基礎設施的投入非常大,然而四川在水運經濟方面的投入少,且不穩定。雖然國家加大了對水運經濟方面的投入,但是相比高速、高鐵、航空的投入還是較少,受市場競爭的影響,水運經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四川的水運經濟發展主要依賴國家投入,然而近年來國家投入量不足且資金不穩定,影響力水運經濟的快速發展;由于資金有著趨利性,無論是外資還是內資企業的資金都投向了回報率更高的高新技術行業或高周轉率高收益行業,企業對水運經濟的投入相對減少,規模化的水運企業少,競爭力低,管理模式、管理經驗與大型航運企業的差距較大,嚴重影響了當地水運經濟的發展。
(三)集裝箱市場不穩定
水運經濟中大量的貨物需要依賴集裝箱作為載體來完成,今年以來中美貿易戰開打,預計有上千億美元的貨物受到加征關稅的影響,水運市場出現了一些不良的變化,很多行業受到打擊,由于關稅的沖擊,影響了很多行業的發展,突如其來的變故讓集裝箱市場的穩定性受到挑戰。集裝箱市場在水運經濟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該市場出現嚴重的問題會影響到水運行業的信心,會大幅度地降低水運企業的盈利能力,增加水運企業的負債,嚴重影響水運經濟的發展。
(四)配套設施發展落后
航道是水運經濟的大動脈,如果港口配套設施落后,效率低,周轉慢,水運經濟就會面臨轉型困難。目前四川內河航道通行能相對較差,政府投入相對少,設施配套相對落后,信息化水平、服務水平和儲運能力有待大力提升。水運信息交互系統不健全,運力供需信息、船舶交易信息、運價信息、水運行業動態信息的更新不足且不及時。
(五)管理效率低
目前水運經濟管理制度不夠完善,管理模式滯后,存在管理脫節等問題。部分航道與港口年久失修,維護較差,地方政府利益短視,隨意招商,對優質深水岸線保護力度不足,對船舶的管理不夠規范,在有些方面存在著只管不理的問題,嚴重制約了水運經濟的發展;當今的競爭是科技的競爭,是信息化的競爭,水運企業在信息化手段的運用方面有待提高,信息整合能力不強,整合效率低。
二、四川水運經濟激勵政策
(一)升級航道等級,加強航道維護和管理
水運經濟中航道非常重要,水運航道的維護與管理對于提升水運系統的運行效率至關重要,政府要加強航道的整治和管理。加快內河航道整治力度和速度,對基礎設施不健全的航道,提升支流航道的通航條件,加強基礎設施投入,至少以三級航道的標準和要求來提升航道的質量和運行效率,對有條件升級航道標準的江段做好升級規劃和實施工作;對基礎設施好,效益高的港口和航道進一步優化,讓水運經濟效益、效率進一步提高。加強對不可再生戰略資源優質深水岸線的保護力度,對非法采砂、損壞航標、臨河占道等一些破壞航道的行為進行管制,地方政府在建水電站、建閘等項目中要加強與航道管理部門的溝通,在不影響航道的正常運行下進行合理開發,在航道的建設和升級前認真做好規劃和系統評估,做到科學開發,提升航道的使用壽命和使用效率,讓航運的整體優勢發揮出來。
(二)資金激勵,加大投入
水運經濟的發展資金投入主要來自國家,政府資金投入占水運經濟投入的絕對地位,因此水運經濟要快速發展,國家務必加大資金投入;通過制定相關優惠政策,提高水運行業對外來資金的吸引力度,吸引海內外更多資金投入到水運經濟中來;培育優質的水運企業,加大對優質水運企業的扶持力度,給予優質水運企業貸款融資等方面更多優惠政策,孵化出一批水運龍頭企業,讓優質的水運企業帶動整個行業的復興。
(三)穩定集裝箱市場
集裝箱市場的穩定性,也決定了水運經濟發展的穩定性,政府應當采取措施維護集裝箱市場的穩定,出臺一些穩定集裝箱市場的政策措施,獎優扶弱,對集裝箱市場的違規違法行為加大治理力度,通過政策引導促使企業升級提升競爭力和盈利能力。作為水運企業也應當未雨綢繆,時刻關注國際、國內市場的變化,做好應對措施,學會隨機應變。
(四)提升水運配套設施
改善航道、港口配套設施,從硬件和軟件兩方面來提升運行效率,提升經濟效益。科學技術就是生產力,提升水運經濟的科技含量,用現代最新的信息化技術提升傳統的水運經濟,讓水運交通實現質量型、效益型的發展。加快水運信息化建設,建立水運大數據系統,及時發布運力供需信息、船舶交易信息、運價信息、水運行業動態信息,讓水運行業實現信息流、物流高效率運作,提升水運客貨的生產組織水平,提供船舶使用效率,提升水運的競爭力,為行業企業提供更加快捷、高效的航運服務。
(五)提升管理效率,激勵企業規?;?/p>
水運管理制度要根據新時代的特征進行調整,確保高等級航道的運行暢通,提升船舶運行效率,加強對船舶的管理,對小型船舶和老化的船舶要建立數據庫,對不適宜繼續航行或要限制航行的船只加強監管,運用經濟手段促使船舶大型化、規?;?、效益化。培育優質高效的航運龍頭企業,促使水運企業規模化、集團化、科技化發展,擺脫規模小、經營散、效益差局面,簡化水運項目的審批、申報流程,開辟綠色通道,切實提高管理效率。推動水運企業整合重組,建立大規模、專業化的煤、礦、石油、鋼鐵、大宗農產品運輸隊,充分發揮國有大型航運企業的引領作用,充分發揮民營航運企業的靈活性,整合運輸資源,保障水運市場份額,提升水運企業的經濟效益。
四川作為西南地區的區域中心,作為萬里長江的起點,孕育著有強大競爭力的新一線城市,將境內多條水運航道與蓉歐班列、空港產業園、自貿區很好地對接,利用好一帶一路的發展契機,走整合發展的路線,四川水運經濟將會大有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