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琥
【摘要】閱讀屬于外語專業學習過程當中的關鍵課程之一。國內高校德育專業基本上還處在基本時期,部分高校有設立閱讀課程教學。因此,文章圍繞高校德育閱讀課展開了一系列的分析和敘述,首先說明了目前高校德育閱讀教學中的問題:其次敘述了德語教學問題存在的成因分析:最后闡述了德語閱讀課的設置以及教學。
【關鍵詞】高校 德語 閱讀課 設置及教學
1目前高校德語閱讀教學中的問題
1.1重視知識點的教學,忽略閱讀水平的培育
在過去的閱讀教學過程當中,語言點、句式語法構成等語法知識是閱讀教學的關鍵目標與任務,老師在講授我們所說的閱讀課程時候卻更好像語法的分析課程或者說是詞語講解的課程,他們常常把整篇文章的語篇分離成一句句話,同時在這個根基之上開展詞義、語法的教學。這樣的教學方式指引學生僅重視詳細的語言項目與具體的事實,而忽略課文上下文的邏輯關聯、段落的跨越、鏈接、文章構成、寫作風格等有關知識點的潛在關聯,讓學生生成“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思維方式,這樣的教學形式教導出來的學生溝通水平比較差,無法捕獲語篇整體的作用與關鍵的信息,長期下來閱讀會不僅僅是閱讀,而僅是詞語等知識點的單一構建。在錯誤的引導下學生在閱讀過程當中太過關注語法分析、語言細節,對閱讀內容無法開展準確的分析、認知、總結,閱讀能力僅停駐在最初的狀態。
1.2新舊教學方式在高校德育教學中的沖突
近幾年來,大多數學校都在試著開展德語的教學革新,中國的高校德語課堂教學已經慢慢在出現變化,在新課標的引導之下,高校德育教學在教學模式層面慢慢展現多樣化的形勢,但是,在試著全新教學方式經過當中,察覺出來一些問題,新的教學方式和德語教學之間具有沖突。因為新課標背景下注重學生的課堂主人地位的關鍵性,倡導大學生主動性、探索性學習,需要老師把課堂教學的自主權還給學生們,鑒于此,部分德語老師開始實施“任務式教學法”、“主動式學習”、“探究性學習”等等全新的教學方式,需要學生們去自主思考問題,老師指引學生主動去察覺問題、分析問題與處理問題,繼而培育學生的創造力與主動能力,這樣為了探索需要而規范學生進行探索的經過,實際就是把教學引進了一個誤區,對德語課程的教學提高并未有實質上的幫助,對于剛入學的新生而言,在剛開始學習德語知識的時候,如若老師無法具體地講述德語的詞語和語法,那么必然會影響到學生后續學習繁瑣的語法,由此可見,在提倡全新的教學方式時,還應該兼顧過去的舊教學方式。
2德語教學問題存在的成因分析
2.1從市場需求方面分析
各個高校都在開設德語課程,學習德語的學生也越來越多,那么在德語專業畢業的學生,在找工作時的就業前景,就業壓力和就業競爭壓力就會增加,比如:各個企業在招聘時,也
在挑選德語口語和寫作能力強的學生。這些都會造成德語專業學生學習的壓力,甚至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對學習成績造成影響。
2.2從教師方面分析
德語教師要具備很強的專業知識,這樣才能培養出更加優秀的人才。但是,根據調查發現,各個高校中的德語教師,尤其是年輕的德語教師,他們對德語語言教學研究不是很透徹,只是單純的對德語的理論知識比較了解,對于德語的背景知識和德語的歷史掌握都不是十分清楚。
2.3從學生方面分析
通過對各個高校德語專業的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發現,大部分學生學習德語,主要是因為為了以后可以找到一個薪資和環境不錯的工作。只有少部分學生是因為真正喜愛德語,想學習德語,才報考德語專業啊。我們就會發現,大部分學生因為只是這種想以德語為職業,而不是真正的喜愛,這種學習心態,會導致學生在學習德語的興趣和積極性處于被動狀態。學生真正德語能力的提高,會收到很大影響。
3德語閱讀課的設置以及教學
3.1閱讀技巧化重于閱讀理解化的教學模式
在如今大多數學生都已經掌握了德語閱讀文體的基礎特征,但是老師也要進行相應的指導,例如:閱讀技巧方面,那么如果另教師幫助學生掌握閱讀技呢,要對學生進行訓練,并且學生在課堂內要進行閱讀,帶有一定的目的性的閱讀。教師也要針對不同類型的閱讀材料掌握不同的閱讀技巧,給予學生相應的任務以及獎勵,具體的閱讀指導方法如下:(1)教師可以在學生閱讀前提出和文章相關的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閱讀,能夠使學生們熟悉所讀材料的相關內容(2)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們互相根據所讀材料設問,相互之間進行討論,更深理解所讀內容,加深印象;(3)教師讓學生對所讀材料進行分段,更有利于主要文章的內容更加突出;(4)教師可讓學生參照文章插圖進行閱讀,這樣方便學生對文章的理解;(5)教師讓學生閱讀應用文的時,可將專業術語用有特殊顏色的筆做標記,便于學生查閱和積累;(6)教師讓學生根據所讀內容尋找關鍵詞,從而進行課文的復述。
3.2三位一體的德語閱讀教學模式
大家所說的三位一體,德語閱讀就是指在課堂上將老師,學生文章為對象,然后在以文章為中心,將教師備課,學生閱讀,將閱讀的文章進行處理,緊密的集合起來,從而形成一種效率極高的德語閱讀課,教師們在授課的時候,可以根據學生的優勢進行對文章內容,進行細化分步的進行講解,可能學生在閱讀時遇到多種體載,背景知識等不同的文章。所以教師要根據對文化,語言,情景等方面進行授課,把著重點放在外語和母語文化上,不單單要把文章點三個方面結合起來,更要在詞匯語法上引導學生產生聯想、記憶、類比、對比等手段去掌握語言知識。
結束語:
總而言之,課堂是組織德語教學工作開展的關鍵場所,新階段德語教學的關鍵之處就在于提升學生的綜合運用水平。現在,怎樣在有限的課堂教學過程當中提升德語教學的實際效率是我們德語教學工作人員應該關注到同時應該不斷探究的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