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桂娟
【摘要】多年來,長春市緊緊圍繞公益性、普惠性兩大基本主題,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公辦民辦并舉的發展原則,將學前教育作為重要的社會公益事業、作為關系到群眾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作為推動教育事業科學發展的重大舉措來謀劃發展,統籌推進,初步構建起覆蓋城鄉、布局合理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有效緩解了“入園難”“入園貴”等問題。
【關鍵詞】公益性 普惠性 學前教育 深化改革
一、高位統籌、科學謀劃,用機制助力學前教育發展
1.進一步強化頂層設計。市政府高位統籌,科學謀劃,出臺《長春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學前教育發展的意見》,對我市學前教育進行總體安排部署。從資源建設、投入機制、隊伍發展、保教質量及幼兒園管理等方面,保證學前教育事業科學發展,穩步推進。
2.進一步明晰管理體制。按照地方負責、分級管理、部門分工合作的管理體制,各縣(市)、區充分履行轄區內學前教育事業發展的主體責任,將發展學前教育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全面落實政策支持、統籌協調、投入保障和監督管理等方面的責任。
3.進一步推進統籌聯動。隨著我市學前教育的深入推進,制約事業發展的重點、難點問題逐漸凸顯出來。為此,市政府牽頭,進一步發揮由教育、發改及財政等部門組成的學前教育聯席會議作用。
4.進一步完善督導評估。建立督導檢查、考核獎懲和行政問責機制,將發展學前教育列入年度教育工作目標管理責任制和縣(市)、區政府教育工作督導評估的重要內容。建立科學全面的指標體系,嚴格落實指標體系的實際運用,以督導評估著力推動學前教育的長效發展。
5.進一步關注民生保障。我市連續將公辦幼兒園建設、民辦園扶持、幼兒教師培訓等工作納入民生行動計劃。
二、以公益性、普惠性為基本原則,持續發展學前教育
1.加快公辦幼兒園資源建設。我市充分考慮城鎮化進程中的焦點問題、人口變化趨勢及“開放二孩”等因素,統籌推進,多措并舉,充分利用中小學閑置資源,采取政府出資建設小區配套幼兒園等辦法,積極擴大公辦學前教育資源。
2.扶持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發展。2014年,我市出臺了《長春市普惠性民辦幼兒園認定及管理暫行辦法》,該辦法規定了嚴格的認定資格、完備的認定程序及詳盡的管理辦法,發揮了對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在起始發展階段的扶持與規范作用。
3.進一步完善資助體系建設。我市對城鎮低保和低保邊緣家庭的幼兒實施學前教育救濟。
三、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為學前教育持續發展提供人才保障
1.強化幼兒教師師德建設。近年來,我市深入開展了幼兒教師師德建設系列活動,先后組織萬名教師文明保教公開承諾活動,簽訂保教承諾書,下發《幼兒教師保教工作規范用語》;推選師德高尚、熱愛兒童的“最美幼兒教師”,開展巡回師德報告會。目前,我市學前教師隊伍熱愛兒童、崇尚師德蔚然成風。
2.提高幼兒教師專業化水平。我市共有10所中、高等職業院校設置學前教育專業,辦學規模達6000人,2015年10所院校全部通過省教育廳辦學資質評估。
在強化學前教師培養的同時,我市進一步完善學前教師培訓制度,全面落實國培、省培計劃,著力開展市級、區級及園本培訓,全面構建起五級培訓體系,有力的促進了教師隊伍的專業化成長。落實兩期行動計劃以來,共計培訓幼兒園園長及專任教師1.2萬人次,實現了一輪全員專業培訓。
3.加強園長隊伍建設。近三年來,我市相繼認命了65名骨干園長,在此基礎上3名省級示范園園長被命名為“長春名園長”,接受市委的表彰,成立名園長工作室,充分發揮了優秀園長的輻射帶動作用。
四、深化改革,強化管理,為適齡兒童提供有質量的學前教育
在政府逐年加大學前教育財政投入的前提下,在全社會關心支持學前教育發展的氛圍下,提升保教質量是當前和今后發展學前教育的必然方向。
1.實施幼兒園分類指導、分類管理?!秶鴦赵宏P于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指出,對幼兒園實施分類指導、分類管理。我市按計劃開展幼兒園動態評估工作,從硬件建設、教育教學、衛生保健及幼兒園管理等方面進行評估驗收。強調公辦幼兒園起到示范引領作用,校辦幼兒園努力實現法人、財務、園舍、師資獨立,民辦幼兒園依法依規辦園。通過評估,我市具有一定規模、設施配備齊全、保教行為科學、社會反響良好的一類以上幼兒園達到130余所,實現了辦百所優質園的目標,為適齡兒童提供了有質量的學前教育。
2.加強幼兒園安全工作建設。我市以政府辦公廳名義出臺了《長春市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幼兒園)安全管理工作意見》等規章制度,所有幼兒園每月開展一次安全演練,全體教師和幼兒的安全意識明顯增強。按照省教育廳校園警務室建設規定,所有幼兒園按要求完成了警務室的建設,同時配備安保器材,有效提升了幼兒園的安保力量。
3.探索“托、幼一體化”的發展模式。2012年,我市成功成為教育部“0~3歲嬰幼兒早期教育”試點城市。2014年,我市教育、發改及財政等7部門共同印發《長春市中心城區0~3歲嬰幼兒早期教育試點工作實施方案》,建設7個早教試點社區,認定20所早教試點幼兒園,組建0—3歲嬰幼兒早期教育試點專家顧問團,出版《長春市嬰幼兒家庭指導手冊》。
4.強化教研、科研興園力量。我市學前教育教研、科研進一步健全。市區兩級教研、科研力量得到有力充實,定期對全市進行業務指導。我市“十二五”專項課題——“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的成因及對策研究”,取得了預期成果,已成功結題??蒲兄笇Ы萄校岣弑=藤|量的做法在保教實踐中得到充分運用。
5.融合信息技術,提高教育質量
(1)加強硬件建設。在當今信息化時代,幼兒園始終將信息化建設放在至關重要的位置上。信息技術環境的優化,能夠滿足教師利用信息技術手段開展教育教學活動,滿足幼兒園管理的需要,提高信息化工作水平。
(2)建設信息化平臺。幾年來,長春市加大了各幼兒園在信息化應用方面的督導和管理。建立信息化管理平臺,實現園內事務電子化、數字化,提升管理效率;建設門戶網站,加大對外交流、宣傳力度;創設網絡溝通平臺,探索應用網站、微信、QQ等信息技術手段,達成家園溝通常態化、即時性;利用先進的網絡監控系統監管園內教育活動,掌握園內工作狀況,及時發現問題、處理問題。
(3)網絡資源建設?,F代化的信息技術資源能把各種教育因素與教師的教、幼兒的學有機的聯系在一起,形成最優組合,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長春市各園利用云存儲技術,建設網絡資源庫,共享各種課件、軟件和幼教產品,使教學更輕松,同時也能幫助教師和家長提升幼兒學習的針對性和趣味性。
近幾年,長春市一直定期組織開展教師信息化應用培訓、遠程培訓和舉辦“以賽促學”活動等,以提高教師的信息素養和信息化應用水平。
在發展的同時,我們清醒的意識到學前教育依然存在諸多問題,如普惠性資源仍需進一步建設,各級各類投入仍需進一步增加,教師隊伍專業化仍需進一步發展,學前教育依然是各類教育的薄弱環節。
今后長春市的幼兒教育會繼續秉承“改革、發展、創新”的思路和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向著更高的目標努力,使我市的園所管理更加精細化;環境建設更加生態化;課程模式更加多元化;教師隊伍更加個性化;教學內容更加生活化;教學方式更加游戲化;服務品質更加特色化。努力打造幼兒、家長信賴,社會、公眾認同的優質學前教育。
參考文獻:
[1]徐靖程.教育改革:向著更加公平普惠的目標——《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3,(12)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