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磊
【摘要】通過文獻資料法/觀察法和訪談法對中職學生足球傳接球技術進行了分析闡述。在激烈的足球比賽中,高水平的傳接球是取勝的關鍵,這就需要提高訓練質量/細致扎實地抓好傳接球技術的訓練加強其間的技巧性;提高運動員在比賽中的心理素質;提高教練員素質和科學訓練水平。
【關鍵詞】足球 少年運動員 傳接球 技術 訓練法
傳接球在足球運動中是非常重要和關鍵的技術之一,也是最基本技術,它是構成整體戰術配合的基本要素,也稱之為基礎戰術。觀看國際高水平足球比賽,我們會常常看到一些激烈的對抗中即興發揮的高難度動作,令人拍案叫絕。我們還可以發現,出現這些情況一般都在高水平運動員身上發生。而從技術上看,這些高水平運動員所做出的高難度動作是從他們觸球時身體和球的距離、觸球部位,其實都是我們所了解的標準動作。也就是說,是以規范的技術動作為基礎的。
1研究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重慶市機械高級技工學校學生男子足球隊。
1.2研究方法
文獻資料法:查閱大量書籍、報刊。
觀察法:通過對重慶市機械高級技工學校學生男子足球隊訓練課進行觀察。
訪談法:關于傳接球的重要性的問題向多位職業足球運動員和退役足球運動員進行訪談。
2結果與分析
觀察重慶市機械高級技工學校學生男子足球隊比賽以及訓練中傳接球技術動作時,發現中職學生對傳接球的技術動作掌握不夠熟練,技術動作容易變形,在傳球時,注意力過于擊中在足球上,從而忽略了傳球時技術動作和觀察隊友的跑位。擊球時,腳踝過于放松,導致出球時擊打部位不準確,傳球缺乏準確性。在接球動作上,身體無法放松,動作僵直,不能有效控制來球并卸力,并且注意力也不夠擊中。
2.1腳內側傳球
觸球腳,腳外轉并使之在觸球時以腳弓部分以正確角度對準來球線路,腳踝要緊張并保持堅硬。為了傳出低平球,腳觸球時應使作用力通過腳的水平中線。支撐腳的放置應該與球有足球高度和遠度以保證觸球腳能夠自由擺動。
2.2腳背傳球
觸球腳的腳趾應指向地面,這樣腳背觸球時可使其通過球水平中線。若腳趾不指向地面,觸球腳的觸球部位將在球的中部與底部之間,使球飛離地面。擊球時的作用力也應通過球的垂直線呈30°夾角。在正式比賽中,腳背傳球很少會出現角度呈垂直位置。支撐腳的選位應與球平行,距離球的距離約為2.5cm至5cm(1—2英寸)。否則觸球部位將在球的中部與底部之間,踢出的球將飛離地面。
2.3腳外側傳球
腳外側傳球是那些希望達到高水平的球員必備的技能。該技術適宜在密集情況下進行短距離精準傳球。以較大的角度輕擊足球且隱蔽性強。長距離的腳外側傳球可使球繞過防守隊員。觸球腳外轉后輕擊球的內側,為了讓球低平飛行,觸球時應使作用力通過球的水平線。這一技術只適宜做近距離傳球。
2.4腳內側弧線球
這種傳球技術和腳內側傳球技術是分開的,不能混為一談。腳內側弧線球技術無論是長距離還是短距離的傳球都可適用并可使球產生極強的旋轉,能使球在飛行過程中產生較大的弧度。觸球腳要用內向外橫向切踢足球。觸球時有一個腿部外轉的過程。以右腳為例,應以第一足趾關節部位擊打球的右中部,就可以使足球自右向左旋轉并呈弧線飛行。觸球點在球中部以保證球低平前進。如想讓球大范圍飛離地面,則觸球點在秋冬中下部,越靠近底部,球飛離地面的高度越高。支撐腳的選位在球的側方20cm至30cm(8—12英寸)且稍后的位置。
3結論與建議
3.1結論
通過熟練傳接球的技術動作在比賽中與隊友配合融洽,觀察場中球員跑位,達到傳球到位、目標準確、力度適中、球到人到,進而提高球隊的整體配合流暢度,減少失誤讓進攻更具有威脅。
培養中職學生初步掌握足球整體性,掌握傳球的動作要領,體驗足球的樂趣,起到鍛煉身體,增強學生身體素質,培養愛好并能爭取更多榮譽。更為普吉中職學生足球打下基礎。
3.2建議
在現代足球快速發展的今天,足球傳接技術在校園足球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建議在訓練中加強傳接球技術的基礎動作訓練。通過本文對技術動作的論述,進而強化學生技術動作,并以游戲的方式進行傳接球練習,增強學生的積極性和對足球的熱愛,從而達到改變身體素質的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