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都勻一中 姚孟汝
高中階段的數學學科在抽象性和邏輯性上相對于初中數學有很大提升,同時運算過程也更加復雜,學生學習時的難度也增加很多。所以,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如果教師按照運算過程一步一步地進行講解,再加上大量的板書時間,就會造成后續的教學時間緊張,從而影響教學進度。如果教師省略一些步驟講解,就會讓一些基礎知識薄弱的學生學習起來更加吃力,久而久之就會失去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因此,充分利用寶貴的課堂時間完成教學任務,就成了廣大數學教師的共同追求。也就是說,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活動中應用微課的形式能夠幫助教師減少板書時間,充分講解教學難點,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從而完成教學任務。接下來,筆者將從教學實際出發,對高中數學課堂上如何充分應用微課形式進行探究,希望能為廣大教師提供一些借鑒和思路。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在傳統的高中數學教學活動中,教師對課程導入環節的重視十分有限,沒有認識到導入環節對后續教學活動的重要影響。由于高中數學具有很強的抽象性和邏輯性,所以在正式教學之前,讓學生對將要學習的內容有一個大致了解,并對教學內容產生學習興趣能夠極大地提高后續的教學效率,而這就需要一個高效的課程導入。微課可以充分應用在課程導入環節,利用視頻的形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將后續的教學內容進行全面而簡單的概括,讓學生在正式學習時不會產生完全陌生的感覺,反而被微課內容所吸引,產生強烈的探究欲望,最終在教師的引導下快速進入學習狀態,進行相關內容的學習,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例如:在學習《空間幾何體的三視圖和直觀圖》時,如果直接給學生講解相關內容,學生可能需要較長的時間來想象、思考,所以筆者在上課之前制作了微課視頻,將生活中的投影現象、對生活物品的不同觀察角度等錄制在視頻中,這樣就將要學習的內容隱藏在微課視頻中,并在講課之前播放微課視頻,學生被投影現象、物品不同角度所展示的不同形狀所吸引,對空間幾何體的各種視圖產生了強烈的探究欲望,從而在教師的引導下快速進入學習狀態,提高教學效率。
板書是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在講解難題時,需要教師在黑板上詳細寫出運算過程,一步步引導學生理解解題思路,掌握解題技巧。但是板書又存在很大的弊端,一方面是無法長久保存,在黑板寫滿以后就需要擦去這些板書內容,為后面的教學騰出空間,另一方面是板書會占用大量的課堂時間,使本就寶貴的課堂時間更加緊張 ,影響教學進度,甚至出現拖堂現象。因此在高中數學課堂上,教師可以采取微課的形式,將教學難點和經典例題的解題過程提前錄制成視頻,在課堂上講解到相關部分的時候直接播放,這樣可以減少板書時間,讓學生跟著視頻內容學習相關知識,同時還能讓學生在課下反復觀看。例如:m15+m12+m9+m6+m3+1,在分解這個因式時,如果全部詳細展開,就會造成以下情況:

這個因式的分解過程過于復雜,需要占用大量的時間進行板書,并且現場分解很容易出錯,這時候筆者將分解因式的步驟提前錄制好,然后根據視頻內容對每個步驟的原理進行詳細講解,讓學生能夠充分理解教學內容。利用微課講解教學重點能夠節約課堂時間,讓學生對相關知識點理解得更清晰透徹,最終提高教學效率。
課后復習是幫助學生鞏固課堂上學到的相關知識,提高相關知識的實際應用能力的有效方式。但是傳統的課后復習方式就是課后作業,學生在做課后作業的時候多是懷著應付的心態去完成的。這樣的方式就會造成復習效率低下,復習目標難以完成。所以,教師可以利用微課變革課后復習形式,激發學生主動性,最終提高復習效率。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課堂表現和課堂教學過程,將學生容易出錯的知識點進行總結回顧,并有針對性地設計一些課后習題。同時,將這些易錯知識點的講解與注意事項以及課后習題錄制成微課視頻,然后讓學生在課下反復觀看這些總結性的微課,并解答相關試題,從而鞏固課堂知識,提高學生實際應用能力,最終促進教學效率的提升。
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合理應用微課教學能夠幫助學生保持學習興趣,理解教學難點,提高課堂記憶能力,最終提高教學效率。但是,微課的應用要充分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狀況,科學錄制視頻內容,在有限的時間內最大程度地發揮其答疑解惑的作用。同時,教師要掌握好微課的應用尺度,嚴禁將微課當成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教學方式,而忽視教師的作用。只有這樣,微課才能成為提高高中數學教學效率的重要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