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軍銀
【關鍵詞】 學校管理;內涵發展;觀念;課程開發;文化;督導
【中圖分類號】 G63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8)14—0044—01
學校是教育的主陣地,是教師實觀人生理想的舞臺,是學生成長的搖籃。實現教育現代化,軟硬件都要現代化,特別是理念、意識、思想和文化上要不斷轉變,與時俱進。正是基于這樣一個考慮,為了提升學校發展內涵,特提出以下觀點:
一、轉變觀念
當前,教育發展日新月異,教育理念層出不窮。但是,教學評價單一、教學方法單一、課程設置單一,多元智力理論沒有陣地的現象依然存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學校發展。因此,學校要認真分析學校辦學現狀,積極配合各級各類培訓,組織廣大教師集中學習先進教學理念,盡快改變教學模式,樹立全面育人質量觀,為實現教育現代化奠定廣泛的群眾基礎。
二、正確定位。
鼓勵學校積極學習先進的辦學理念,特別要注意對教育思想的汲取,要根據農村學校地理位置不同、義務教育和普通高中學段不同、政府辦學與企業辦學文化影響不同、學生來源和結構背景不同、學校固有文化與現代教育理想要求不同、學生走向社會的層次不同等因素,綜合分析學校辦學現狀和存在問題,準確定位,立足本校實際,確定辦學思路,設計教育教學活動,形成獨具特色的辦學模式。
三、建立章程
章程是一個組織的規程或者辦事條例。沒有章程的組織辦事就沒有方向和規程可循。因此,各級各類學校要結合學校近幾年發展成績、國家教育政策、學校辦學目標、辦學措施、育人目標、課程設置等因素建立學校辦學章程。章程建立過程要廣泛征求學生、教師,家長意見,集思廣益,形成名副其實的綱領,要把制定章程的過程演變成研究教學、發現問題、統一思想、凝聚人心、提振信心的過程,充分挖掘內部潛力,激勵辦學動力,使學校辦學有章可循,依法辦學、規范辦學,為實現教育現代化提供制度保障。每個學校的章程應該是學校靈魂和思想的生動表現。
四、課程開發
狹義的課程是指教學內容即教材。但這里強調的課程不僅僅是指課本,而是學校一切教學活動要素的總和。可以說,目前部分學校對課程開發還遠遠不夠,對課程的認識還停留在開發課程就是把課本教好的層面上。有些學校唯成績論,忽視學校課程建設,極大地削弱了學校文化建設內涵,在培養學生藝術修養和人生品位功能上缺失。
因此,學校既要立足課本,抓好課堂教學,又要大力開發學校課程,在學校準確定位的基礎上,根據學校辦學章程,確定學校課程體系和實施措施,豐富學校教育教學活動,充分發揮學校育人功能。校本課程開發的原則必須是讓絕大多數學生受益。課程開發要堅持立足特色、百花齊放、因地制宜、措施得當、內容充實的原則。
五、文化育人
學校要根據學校發展實際,提煉學校文化精髓,并大力宣傳學校辦學文化,使學校文化上墻、入腦、入心,使文化育人成為學校師生的自覺行為,要從學校建設的細節入手,在校服校徽、校訓校風、校旗校歌設計上都要精心雕琢,使學校發展的每個環節都滲透學校文化元素,體現學校文化靈魂。學校要注重文化育人的途徑開發,讓文化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育人功能無處不在,打造“一校一品”工程,讓學校有品位,學生有品質,教育有內涵。
六、電化教學
教學手段實現電化教學是教育現代化的外部特征。學校要積極配置電腦、一體機、交互式白版等電教設備,為電化教學提供有力技術保障。學校要想法設法解決教師使用電教設備的認識問題;要通過多渠道解決教師使用電教設備的技術問題;要利用教研教改解決電化教學與傳統教學的銜接問題,最大限度發揮電教設備輔助教學功能,提高課堂效率,提升教學效益,使實現教育現代化有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七、回歸本真
教育的本真是讓學生成人,讓學生成才,是對生命的珍愛。人才具有多樣性,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也是不拘一格。我們一定要清醒認識到,教育是對全體生命的教育,因此,善待每一個學生,才能使教育現代化不會淪為一句空話,把教育當成對生命的敬畏,讓教育回歸本真,教育現代化實現才會顯得更加鄭重。
八、督導評估
督導評估的主導思想、評估內容、評判標準、評估手段會直接影響學校辦學方向、辦學特征甚至辦學目標。可以說,督導評估是決定學校發展方向的風向標。督導評估的較高階段是辦學水平評估,也就是對一個學校辦學路線、思想、手段、內容、效果等方面進行評估分析,目的是幫助學校發現問題,提供專業和技術指導,使學校越來越好,從而走上自主發展的辦學之路,走內涵發展和特色辦學之路,這才是教育走上現代化發展的根本途徑。現階段我們的督導評估還處在評價“誰最好”的階段,教育應該沒有最好,只有更好,要想走向評價“誰更好”的階段,還需要研究改變我們的督導評估方式,從而為學校發展松綁,解放思想,擴大學校辦學自主權,為實現教育現代化解放生產力。編輯:陳富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