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摘要】面對“互聯網+”時代對企業管理會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業應以“互聯網+”的角度落實相關政策,進一步提升信息化水平,注重創新,將企業管理會計的主要功能得到良好的發揮。本文以“互聯網+”時代為研究背景,重點闡釋了企業管理會計的目前應用狀況,為企業管理會計的創新給予有效建議,希望能夠為相關企業提供理論參照。
【關鍵詞】“互聯網+” 管理會計 創新
面臨互聯網技術和信息技術的發展和創新,人們的生產生活在互聯網技術和信息技術的作用下得到了改變。當前“互聯網+”時代影響到了企業的發展,并且對改變整個社會經濟發展方向。企業面臨此種態勢應注重與時俱進的適應時代發展。
一、以“互聯網+”為背景企業管理會計概述
管理會計是企業會計體系中較為重要的一種會計,屬于會計體系下諸多分支的一個,管理會計參與企業業務活動和企業的財務活動,并且綜合各方面有效信息,推進企業內部管理有效性,這些信息能夠對于企業計劃的制定以及績效管理等方面給予有效參照。管理會計在企業經營中具有核心地位,管理會計影響著企業的戰略發展。伴隨“互聯網+”的廣泛推廣,企業應注重對管理會計進行改革。“互聯網+”代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這并不是企業中增加“互聯網+”內容,而是“互聯網+”充分融合到企業的方方面面,在信息技術的應用下使互聯網和傳統產業產生深度交融,從而創造出新的企業發展體系。企業發展過程中管理會計是一項極為重要的工具,“互聯網+”時代將帶動企業管理會計產生新的變革,因此來推進企業經營活動的順利開展。
二、企業管理會計在“互聯網+”背景下的創新舉措
(一)管理會計功能方面出現的創新
1.具體在財務管理工具上體現出的創新。將企業內部各項業務進行流程再造,建立較為全面的信息管理系統。該項工作重點在于企業財務管理信息系統和電子商務交易系統呈現有效對接,按照信息需求針對性的進行各種導向的設定,例如核算導向、控制導向、決策導向等。開展對外業務時,企業可以依靠電子貨幣支付以及電子轉賬等手段完成快捷結算。企業內部可以迅速感知資金變動情況,動態監管各項財務管理工作。目前,人們開展財務活動的同時較為重視信息系統的安全性。信息系統一旦存在安全隱患或者出現安全問題,將為企業造成嚴重的損失。所以,企業要設置建立線管制度,例如分離監控和操作制度、設置內控部門制度等,并且在實踐中嚴格落實各項制度。企業能夠使用網絡財務系統以此來達到自身信息化特點,利用網絡財務系統能夠達到共贏資源、市場調控、資金周轉、供應鏈協調一致的運作。
2.具體在支付模式方面體現的創新。當前社會各種快捷支付層出不窮。交易主體通過電子交易的方式依托網絡應用安全電子支付方式,從而達到快速轉結資金的目的。“互聯網+”時代產生了電子支付,電子支付決定了電子商務的發展速度。人們日常生活繳費、網上消費等都能夠應用電子支付實現結算。移動終端技術不斷創新和突破,微信是當前使用頻率較高的電子支付方式,微信和銀行卡綁定之后,能夠體現出快捷、方便的支付特點。通常看來,常用的電子支付方式包括電子貨幣、電子支票、電子信用卡等。電子貨幣可以直接代表數字化存在的價值,體現了消費者在互聯網中的財富狀況。電子貨幣通常包括電子錢包和電子現金,電子裝置通常包括兩項內容,其中一項是智能卡;另一項是服務器。電子貨幣通常是虛擬性質的數據信息,通過加密處理,消費者的財務能夠以數值的形式得到充分體現。這些虛擬信息通過智能卡以及服務器發揮具體效果。電子支票能夠保證為交易過程中買方提供便利,買方無需攜帶大量資金用于交易活動,這種方式能夠有效解決紙質支票不便于保管的問題。應用電子支票,全部信息均通過數字化形式得以呈現,并且能夠成功備份,避免出現信息丟失等問題。電子信用卡僅僅能通過網絡渠道使用,具備便捷性,能夠根據發卡機構信息了解到持卡人信用狀況,使信貸風險進一步降低。
3.具體反映在工作場地方面的創新。面臨“互聯網+”時代,企業開展管理會計工作較之以往有很大改變,工作人員可以不搜到場地的限制影響。相關人員開展辦公活動可以在辦公室或者其他場所,利用互聯網渠道可以及時取得所需要的數據、信息。
(二)企業理念創新方面
1.零存貨理念的開創。企業中應注重控制存貨環節,貨物的存儲量應保持在合理范圍內,貨物存儲量過多將導致資金大量積壓,最終導致產品品質受影響;貨物存儲量過少,將導致銷售業務不能順利開展。當前面臨“互聯網+”時代,供需雙方都通過互聯網了解彼此需求,企業根據客戶需求來設定存貨量,從而保障企業存儲貨物成本的降低。大多數企業都興起了零存貨方式,企業在庫存儲備、原材料儲備方面基本達到零的目標,試圖改變以往存貨占用大量資金的狀況,避免存貨時間過長導致貨物質量下降、跌價等情況的出現。企業通過和客戶溝通過程中對貨物的需求量進行明確確定,以此為基礎展開具體的生產活動和原材料購買活動,呈現零存貨狀態。
2.零運營成本理念的建立。通常,企業運營過程中企業營運資本額基本等同于企業資本額和短期債務額之間的差額。傳統企業經營,在提升企業抗風險能力時采取提升短期償債能力作為主要方式,保持流動性比率大于1。流動性比率過高將造成企業應收賬款、存貨額普遍提升。此種方式并不能提升企業抗風險能力,同時為企業經營帶來一定風險。面臨“互聯網+”的時代特點,企業應改變過去的運營控制指標,設立零營運資本為企業運營的核心目標。此種情況下,企業流動性比例將在1左右,體現其營運資本數值是零,證明企業資本額和短期債務額保持一致。“互聯網+”時代,企業資本周轉率對比過去有較大程度提升,一些企業在流動性比例提升的影響下逐步實現了自身抗風險能力提升的效果。企業存貨和企業應收賬款如果占據總資本較大比重,將對企業資本的周轉造成影響。所以企業應對營運資本采取有效控制手段,使企業資本得到有效利用。
(三)創新籌資渠道方面的有效舉措
大多數企業目前面對的問題是較難取得金融機構融資支持,在企業和金融機構之間呈現出信息不對稱情況。企業有大量的資金需求,金融機構能夠通過信貸業務帶給企業資金支持。如果雙方信息溝通存在問題,銀行等金融機構對于企業經營狀況不了解,將不能為企業發放貸款。“互聯網+”時代出現的網絡融資有效緩解了這種狀況。第一,企業依靠互聯網渠道尋找資金提供者。企業需要大量融資的時候,可以在互聯網金融平臺上發布自身相關信息,以此來與資金提供方聯系。第二,互聯網金融平臺起到了溝通和橋梁的作用,企業的融資渠道逐步拓寬,同時降低了融資時間成本。第三,互聯網渠道為雙方創造低廉的成本。互聯網金融平臺向資金供求雙方架起了溝通的橋梁,使雙方實現信息互通。互聯網金融平臺的建立僅僅需要很少的投入,如此一來進一步降低了雙方成本。第四,擴大了資金供需雙方的選擇范圍。對比傳統融資方式,互聯網金融平臺能夠為企業提供更加適合的金融機構。
三、結束語
“互聯網+”時代,企業管理會計將推進財務活動和業務活動呈現一體化標準,使企業數據分析、數據處理的能力增強,進一步融合信息流、資金流和物資流,為企業建立科學性經營理念。相信在“互聯網+”時代,企業必將建立起科學的信息系統,利用電子結算方式,落實零存貨、零營運成本措施,推進企業的持續性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安娜.“互聯網+”背景下管理會計推動企業管理創新及價值創造探究[J].商場現代化,2017(17):120-121.
[2]黃隨生.互聯網+時代:企業管理會計信息化建設的新起點[J].當代會計,2017(6):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