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改霞
【關鍵詞】 數學教學 ;微課;應用
【中圖分類號】 G633.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8)14—0104—01
隨著網絡的進步,人類逐步進入“微”時代,很多新鮮元素也逐漸出現在大眾的視野中。在這種社會背景之下,為了讓數學教學尋找一個新的突破口,教師可將信息技術和學科相結合,滲透微課的理念,以一種新穎的方式啟迪學生的智慧,進而促進新時代環境中課程教學改革的實施和進步。下面,筆者結合教學實踐,就微課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談談自己的體會和看法。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掙脫傳統教學的桎梏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不難發現一個共性:往往一些對數學有極大興趣的學生會在成績方面取得巨大的進步,同時他們也會表現出勇于質疑、敢于提問的好學態度。因此,教師的正確做法是努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營造相應的學習氣氛。而微課是實現以上目標的非常有實踐價值的一種教學方法,因為它既保證了知識的傳遞效率,同時也從一個新的視角帶領學生走進數學的世界,進而引導他們自發地去接觸新的知識,消除探索新領域的膽怯心理。
例如,在開展微課“無理數的誕生”中,教師可以先向學生介紹如何通過有理數來構造“勾股定理”,然后進一步向學生解釋“無理數”這一概念的由來。數學教師須持續奉行“將教學活動視為高級游戲來進行”的理念,從而以趣味性極強的故事來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和濃厚的學習興趣。同時,教師還要能夠在“無理數講解”的課堂上恰當地運用微課的特有功能,將文字描述的概念用非常形象的數學語言表示出來,促使學生對數學內容的理解。這樣一來,學生便能滿懷熱情地投入到學習中去,進而促進學生積極地開放性思考。
二、豐富教學內容,增強教學效果
教師將微課引入到課堂之中,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將抽象的教學內容具體化、形象化,同時微課還擁有圖文并茂的優勢,可以將常見的原理借助微課視頻中的變化過程將其形象地演示出來,便于學生直觀地理解。
例如,教學“各種幾何圖形的形狀及特點”時,教師可以利用微課視頻中提供的組合、剪裁、拆分各種空間圖形的功能,以Flash動畫的形式展示給學生看。在此過程中,教師還可以利用視頻中隨機暫停、播放的功能,向學生細致地講解每一個步驟的來龍去脈。這樣一來,整個圖形的形成過程在學生的腦海中就有了清晰的思路。在此基礎之上,學生對圖形的記憶也會變得更為深刻。
三、延伸教學空間, 引導學生自主思考
在傳統的初中數學教學模式下,“新課導入”、“習題的練習與強化”、“知識的復習鞏固”是必備的“三部交響曲”。同時,數學教師還需要在備課之時提前準備好一系列與書本內容相關的拓展資料。這些成果若是教師通過查閱一本一本的習題集錦得來的話,將會是一個非常繁瑣、費時的復雜過程。顯然,當今的信息網絡教學技術不僅巧妙地化解了這些技術難題,還提供給教師一個簡便、廣泛的教學平臺,而后教師便能利用這些寶貴的有效資源制作成10分鐘以內的微課視頻,從而節省大量的備課精力與時間,更加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與態度。
例如,伴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社交軟件越來越盛行,它們成為了微課視頻的最佳傳播媒介。因為在節假日或者寒暑假時,教師與學生無法進行近距離交流與講解,但是學生的學習進度也不能落下,所以教師可以通過這些渠道將視頻傳送到一個公共平臺上,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來延展知識的廣度。再者,目前針對數學題目的練習軟件和測驗軟件隨之產生,學生可以在教師正式講課之前將自己的學習情況與微課進行對比。若發現問題,則要努力地去解決問題,憑借自己的努力不斷縮小差距,完善學習體系。在多次測驗的過程中,若仍有部分問題無法跨越,就需要將這些難題反饋給教師,雙方進行互動,進而進行解決。
總之,對于當代的教師而言,引進先進的教學思想與技術是一種嶄新的指導方向,所以初中數學教師有理由在教學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充分利用微課的輔助教學作用,挖掘并發揮其在課堂教學中的優勢,進一步優化課堂教學,以加速智慧課堂的誕生。
編輯:謝穎麗